创意在文化产品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已经被社会各界所认知,并给予了关注。但是在运用过程中,如何将创意应用到实践性产品中,成了限制文化产品的桎梏。这主要是由于个人知识水平或文化积累限制,不能达到创意的层次。第一步需要人们思考清楚,什么样的想法是创意,是不是具有市场潜力,是不是能获得好的市场效应。总体来看,一个好的创意,是贴合时代特征的,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适应潮流的。因此,将创意应用到物质产品时,要注重文化和经济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在满足创意的各种作用因素下,一个包含创意的新产品才能呈现出价值。
国家也非常重视创意在文化产品中的作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保障创意性产品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例如,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就把创意在工业中的应用加入其中,推动文化产业和工业的融合。各级城府也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从需求角度提高消费者的文化产品消费能力和水平,如举办创意性质比赛等。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不仅要注重在本国范围内的发展,更要提升国家竞争力,将民族的文化产品推向世界。但是从目前的情况分析,世界市场中来自中国的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多基于一些视觉设计领域,鲜见实体性工业产品设计。这表明我国文化产品设计的实践应用性和其他先进国家还存在差距。从中国各区域主导的一些创意比赛中,也可以发现中国创意文化产品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平面设计强、产品设计弱;模仿、浅层次设计居多,原创性、颠覆性设计少;题材和主题重复性大、多样性不足等。从理论角度出发,这些问题根源于对文化内涵的认知深度不够,创意仅仅停留在表面,没能深入并融汇到产品设计中,实践中的产品应用不能融合文化因素。我们所知的文化因素只体现在表面。因此,我国的创意产品之路还需要漫长的发展过程。
那什么样的作品算是一个好的创意、好的设计,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从日本文具设计师伊藤胜太郎那里找到答案。他创立了“伊东屋”品牌,这是一个很好的代表。在伊藤胜太郎的设计概念中,首先文具作为一种学习用品,必须便于在学习中使用。其次,为了引起学习兴趣给予了美观的设计,这些设计的研究是含有时代气息的,并且不会因为时间的改变而变得不再流行。第三层含义是最重要,设计的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后,能激发消费者的学习兴趣和使用灵感,对消费者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激励作用。当然,一项产品要包含上述三项功能是非常困难的,这样的产品才是有特质的,能形成广泛的市场影响力,形成品牌效应。这个案例表明,一项创意从产生到应用到产品上,再到产生良好的品牌效应是一个复杂的反映过程。创意的过程是复杂的,需要多种因素的配合,需要将创意应用到产品,还需要消费者感受的配合。供应者和消费者都是提升文化产品质量的重要主体。(www.daowen.com)
一个优秀的文化产品必定蕴含独特的文化创意,这种独特的创意赋予了产品特有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文化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独特的创意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需要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且存在复杂的作用机理。创意也不是简单的一个想法,而是需要一系列的后续工作,将思维付诸实践。完整的创意思维需要引入实践性内涵,在此前提下,创意思维包括了创意、创想、创境这三个构成要素与演绎过程。将思维运用到实践过程中,需要复杂的过程。一个原创性观点的实现需要环境的支持。例如,将历史性符号或者故事的思想融入现代产品中,形成富有文化内涵的产品,这就是一种创新产品。或者是运用传统的文化意境演绎现代产品定位,体现独特的产品设计理念,这也是一种创意的实现。创意不仅仅是思想上的体现,关键是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升生活中的文化品质。从世界各著名品牌分析,各品牌都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都是创意的体现。
在供给侧改革方面,文化产业亟须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内涵,打造知名文化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创造一批有原创力的产品,提高市场供给的质量。而生产高质量、高标准的文化产品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需要有深刻理解文化内涵的人才。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快速模仿产生的文化产品,但这样的产品只能创造短期利益,并不能产生长久的竞争力。因此,在激烈竞争的文化市场上,我们要打造原创的、特色的文化产品,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文化创意人才。在消费市场中,普遍提高消费的文化鉴赏品味,形成消费和供应的共同提高,这既有助于实现供给侧改革的目标,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