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从社会总商品来说,交换价值总是与价值相等。但在交换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个别商品的价值和价格出现偏离的情况。马克思对此有深刻的揭示,他认为:“价值表现的秘密,即一切劳动由于而且只是由于都是一般人类劳动而具有的等同性和同等意义,只有在人类平等概念已经成为国民牢固的成见的时候,才能揭示出来。而这只有在这样的社会里才有可能,在那里,商品形式成为劳动产品的一般形式,从而人们彼此作为商品所有者的关系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关系。”文化商品作为商品的一种,其出现交换价值和价格偏离的情况也属于正常现象。从本质意义来看,人类的劳动创造了商品价值,人类的创造性的劳动使商品具有了交换价值,但是在经济社会的交换过程中,存在了很多影响交换价值的因素。因此,文化商品在交换过程中,也经常出现价格与价值背离的情况。现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促使生产和消费产生了分离,这促使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也为不同的文化商品交换提供了发展机遇。因此,商品交换需要解决生产和消费分离带来的影响。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他们自身生产的商品已经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差异性的产品满足不同的需求时,就产生了对交换价值衡量的产品出现,这时货币产生了。货币的产生使人们按照商品的交换价值进行货币交换。货币成为人们满足差异性需求的一种重要的交换媒介。人们对商品的需求变成了对货币的追逐。货币在经济社会的交换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当货币与商品交换的手段变成了人们追逐的对象时,商品价值和价格体现出相等幻象。经济社会中并不存在的商品形式,开始出现了经济性特征,并以货币表示为价格形式,可以进行交换和出卖,表现出商品特征。
对金钱的推崇使文化商品对人类社会精神境界的追求被削弱,人们精神境界的追求不被重视。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进行产品转型和创造性的体现时,往往被经济成本所限制,不能得到有效发展。这种现象导致,比较低俗的、迎合社会需求的,甚至是一些畸形的文化商品形式出现,并得到推崇,导致了生产与消费的幻象。沉迷于交换价值幻象的消费者们总是认为交换价值决定了商品交换。这不仅使人们在物质世界失去了理性的半段,在精神层面的需求过程中,更是不能找寻到正确的、理性的消费方式,产生了这个时代的文化上的问题和隐患。
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以金钱为目的的交换价值幻象导致了文化产品发展缺乏创意,不具备长期发展能力。追逐交换价值幻象的发展模式,最终也不能得到长远经济利益。只有对文化产品包含的丰富的人类创意性劳动内涵认可,才能正确认识文化产品的交换价值,因此那些背离了交换价值规律的经济现象最终不能长远发展。(www.daowen.com)
劳动才是人类一切文明和文化成果的本源,劳动价值论就是这一基本经济理论认知的体现。劳动本身就是人类社会的创造性活动。文化是一个由思想、价值、符号及价值意义等组成的价值系统。文化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更体现了人类改造社会的能力,人们对生活方式的追求。经济活动和文化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经济活动需要文化产品的出现,文化产品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从本质来讲,文化产品是经济产品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人类活动经济价值的体现。文化商品与其他物质商品具有显著的区别,它体现为对精神世界的价值贡献。这是深层次的需求,在人类智慧发展的重要活动领域中,文化产品充当了重要的发展工具。
重视文化产品价值中人类劳动的作用,就要强调文化产业,要根据马克思所说的“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来进行发展。文化商品既具有经济特征还具有创意性,更重要的表现为人类的社会活动特征,文化商品的发展需具备引导社会积极健康发展的功能,否则这样的文化商品是不具有经济价值的。需要增加对人类社会有贡献的文化商品,这离不开人类的创意性劳动,将创意性劳动融合到文化产品中,才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长足发展动力,也为良好文化产业发展打下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