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胡九韶家很穷,一边教儿子读书一边耕种,但他却每天早上都要焚香感谢上天赐了他一天的清福。妻子笑他:“咱们家一天三餐都吃菜喝粥,你谢上天什么福啊?”胡九韶回答:“我有幸升在太平之世,没有刀兵劫难;又有幸一家人都能吃饱穿暖没有饥寒;又有幸家里没有人生病,没有人犯法被关在监狱里,这不是清福是什么呢?”
胡九韶可谓是善于享福的人了,因为他已经能够享清福了。
过去,熟人相见爱问:“吃了吗?”现在大家见了习惯问:“最近忙吗?”
可见时代已经有所变化,人们普遍的生活状态就是一个“忙”字。因此,每当问到这个问题时,大多数被问者总是一脸的无奈和痛苦状:“忙,忙得几乎都顾不上老婆孩子了!”其实仔细想想他们的所想所为,观察一下他们的心态,其实这种忙碌正是他们所喜欢的,因为忙碌可以给他们带来充实感、成就感,至少可以给他们带来一种“我没有荒废光阴”自得与安然。
很多人在内心里似乎很向往清静、简单的生活,但一旦清静了又会觉得百无聊赖,忍受不了那种清寒、寂寞,定会想方设法约上几个友人聚聚,给自己找点乐子。难怪南怀瑾老先生在《金刚经说什么》一书中说,人,享鸿福容易享清福难!就像《叶公好龙》的故事描述的那样:天天嚷着自己喜欢龙,而且还天天画龙,但当龙真的来了,又吓得昏死过去了!这就是不会享清福的人的真实心理。
很多已经退休的老人,在退休之前整天信誓旦旦地想好好享几天清福,一个人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好好地待着。但真退休了,到了享清福的时候了,可他们却偏不,像老母鸡抱窝般把家里一个又一个孙子、孙女拉扯大不说,还总喜欢找一些事情来让自己忙起来。有的人喜欢找一块空地,种几行蔬菜,细心地照料,常在大太阳下忙活,黝黑苍老的面容令人不忍,但眼光却是炯炯有神的;有的人喜欢找一些社会的活儿来干,比自己家的活都干得起劲;有的人喜欢跟人沟通协调,就主动去帮助解决邻里之间的纠纷,倒也其乐融融。这些生活状态虽然也不错,至少仍能保持一定的活力和充足的精神,但清福至少是享受不了了。
享清福确实需要一种能力,一种安贫乐道、甘于寂寞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一般人所具备的,需要人经过艰苦的心灵训练才能达到。因此,像胡九韶、颜回那样安贫乐道、享清福的人在现实中较为少见,更多是胡九韶妻子那样的人。
人之所以不会享清福,也与长久以来的习惯有关。从小到大,我们总被家长、老师、社会教育要成为一个对他人、家庭、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勤劳的人,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总是被安排学习干各种事情,似乎这样才是正理,闲下来就会有受罪一般的感觉。长久的,人早就习惯忙碌了,于是就有了清福难享的结果。(www.daowen.com)
生活在城市里,每天忙忙碌碌,何不让自己适当地闲一点,享一点清福呢?这就要对生活看淡一点,不要把工作看得太重,将生活、工作、休闲结合起来,该忙则忙,该闲则坚决闲下来,不要在闲的时候给自己找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来骚扰自己。
尤其是都市中的女孩,面对被严重污染的空气、拥挤的交通、繁忙的生活节奏,要学会适当地放松,学会忙中有闲,适当地享点清福,方能有一股淡雅的气质,一种“娴静时如娇花照水”的风韵,这种悠然自得才是世间最美丽的风景。
想通这个道理,不如趁早让自己清闲,放慢自己匆忙的脚步,享受一下慢节奏的生活,适当地无所事事一下,这样慢慢习惯后,也许会还原生命的本性也说不定呢!
【幸福随身听】
安静是一种有创造性的因素。它可以聚集、提炼、整饬一个人的内心力量;它可以把动荡所驱散的东西再收拢到一起。正像经过摇动的瓶子,你把它放到桌子上,它里面的东西就会沉淀下来,重的便会脱离轻的落到瓶底。人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性情中内含多种混合成分,冷静和沉思常可使其中的某些成分更清楚地显露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