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坚定五中的课改自信:一位中学校长的改变之梦

坚定五中的课改自信:一位中学校长的改变之梦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天多的课改盘点已接近尾声,全校上下围绕课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认真的梳理,精彩的展示,客观的盘点。三年课改最大的收获也是一个字——变。归结起来首先是学生变了,五中的学生变得自信、阳光、大方、大气。这足以让我们更加坚定课改的信念。

坚定五中的课改自信:一位中学校长的改变之梦

三天多的课改盘点已接近尾声,全校上下围绕课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认真的梳理,精彩的展示,客观的盘点。整体安排集中紧凑,主题活动务实高效,是一次很好的校本培训。

论坛开始,我给老师们抛出了四个问题:课改三年做了什么?课改三年收获了什么?三年课改最大的缺失是什么?现阶段课改最紧要的是什么?

我抛这些问题的意图有三:一是打开话匣子,引起回忆,让老师有话可说。二是作为学校,各处室(中心)、年级组、教研组以及老师个人不同层面反思工作的一个线索。三是以问题为抓手,继续推进我校方兴未艾的课改事业。

一石激起千层浪,果不出所料,老师们津津乐道,回忆起三年来、两年来、一年来自己手里出了多少活。不少老师如数家珍,从第一次看到新课堂,第一次外出培训,第一次组建小组,第一次编写导学案,第一次试着放手……从第一篇教学反思,第一份分层作业,第一门校本课程,第一本个人著作,第一届民主选举……从起始年级到毕业年级,从初中到高中,这种清单式的罗列、流水账式的回忆,看起来是在重复昨天的故事,其实是一种很好的再体验、再反思、再消化的“反刍”过程,其中的酸甜苦辣、得失成败,只有置身其中的课改人感触良多。活动到此,我们的一半目的已经达到,我们就是想让大家忙里偷闲,静下心来,把各自心中的课改晒出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样我们既置身山中看看自己,又跳出山外看看别人。从大量的信息中寻找自己最敏感、最有用的东西,兴许这其中就有我们要找的答案,有自己课改的灵感,有需要研讨的课题。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三年多的实践,前六次的课改论坛,都印证了这一哲理的普遍性,这也是我多次说过的课改中向广大老师“借力、借智、借风”,也是老师们的心智让课改走过一个个困难期。是校长引领,教师助推的效果。

如果要我说三年课改我们做了什么,其实就一个字——改。课改就是从改课开始的,而且必须从改课堂开始,课堂不改,其他都是白改。这一改一发不可收拾,我们一路改来,不细心想,还真有点剪不断,理还乱,有一首歌叫《心乱如麻》,歌词大意是“我心乱如麻,又心乱如麻,都怪自己爱得太傻……,这也许就是爱的代价……”这是小伙子追姑娘的歌,其实我们课改人对待新课改也应该有这种情怀,特别是几次课改到低谷段、艰难期,真让人心乱如麻。但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改了,从课内到课外,从老师到学生,从评价到管理,从机构设置到人员重组,从硬件到软件,需要什么改什么。有的一改就有效果,有的改来改去还是改不顺当,有的回想起来也是瞎折腾,但没办法,谁叫我们爱改爱得太傻呢?

三年课改最大的收获也是一个字——变。改的结果就是变,五中课改确实变出了成效,那么我们到底变了什么呢?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桔桃李次第开。因为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带来了一系列变化——教学方式变了,德育方式变了,师生关系变了,生生关系变了,评价方式变了,文化氛围变了。归结起来首先是学生变了,五中的学生变得自信、阳光、大方、大气。其次是老师变了,绝大多数老师到五中后都有“我的教育转身”的经历,都接受了新课改的洗礼。这就是“课堂驾校”的道理。在“变”中,我们的思路渐渐清晰起来,即以改变教师的成长方式和学生的发展方式为突破口,去改变学校教育。抓住了这两点,学校一切变改都有了总缆绳。这也是朱永新”新教育”十大行动中的两大行动。这也正好说明了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一样的。现在我们的一小部分老师已经享受到了阅读和写作给自己带来的成长幸福,我们的学生也在“先成人,后成才”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本真中享受成长的快乐。

三年来,我们的缺失很多。从学校决策层面说,就有太多太多的遗憾。从征集到的几十条“缺失”看,老师们大多是从局部看,从个人看。从学校整体看,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客观公正的、能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的评价机制,没有很好地发挥评价的作用。二是课程建设跟不上趟,学校目前没有开发出在县域内、市域内有影响的校本课程,这也许与我们这所学校太年轻有关吧。三是集体备课、集体研究氛围不浓,教学上单打独斗的人不少,特别是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班级团队研究氛围不浓。四是信息技术建设严重滞后,影响了教学资源的整合,影响了课堂45分钟容量。五是缺乏一批课改名师,或者说我们的名师推介工作跟不上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嘛。

下阶段我们最要紧的是什么呢?

1.坚定信念

环县五中的课改在艰难与争议和激进与稳妥之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们的两届初中毕业生无论从会考成绩还是综合评定看,都说明了课改与升学不矛盾,素质与分数有关系。第一届高三毕业生由于新建校条件的限制,虽没有全方位参与课改,但在“自主自立,立德树人”方面和特色化办学方面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这足以让我们更加坚定课改的信念。

2.即时评价

这是我们一直想做而一直都没有做好的事情,是我们从杜郎口到昆山到宜川到洋思到昌乐再到挥公以至全国各地,都想搞明白却一直没搞明白的东西。人家的好东西我们就是搬不过来,这也许就是齐白石“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道理吧。这方面我总的一个想法就是对一线教师要建立教育教学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机制,对学生要建立学习过程、学习行为的跟踪阶梯式评价机制,对全校教职工要建立激励性、发展性、目标性与过程性相结合的评价机制,而特别要强调的是各部门、各环节一定要加强及时反馈与评价,实践证明,好多工作时过境迁后再评价,便毫无意义。

3.合作共赢(www.daowen.com)

在传统学校教育中,教师工作的特点往往是劳动的个体性和成果的集体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劳动过程的合作性越来越重要,成果的多元性越来越显现。这种合作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特别是随着特色课程、校本课程的实施,“走班制”的出现,不同学科组、不同年级组、不同班级之间的合作将无处不有。不光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将是新型的合作关系,随着自主管理的推进,高效课堂的完善,信息技术的运用,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全员合作是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有效形式。但遗憾的是我们当中不少人还不习惯这种新的学校生活,仍然喜欢教师高高在上,唯我独尊。

4.网络助推

未来的高效课堂,不管运用何种教学模式,都必须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特别是新课堂完成基础性改革,新课程构建多元化时期,多媒体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了高效课堂“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必备硬件。因为只有计算机技术才能实现资源、学习、交流的无时空制约和多渠道交互,互联网平台正在给传统班级授课制和教师讲授法形成挑战。现在网络学校、数字化学校、云教育、虚拟课堂、翻转课堂等等充斥于耳,正在构建适合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而我们在这方面还很落后,但我们不能坐失良机,除尽快实现“班班通”外,要加强教师这方面的培训,让网络助推我们的新课程改革。

5.培养自信

客观地说,我们老师中有一部分人对新课改缺乏自信。这些老师的课堂要么浅尝辄止、有名无实,要么貌合神离、支离破碎,要么矫枉过正、放任自流。班级管理中仍然不敢放手于学生,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不相信学生。其实不相信学生,就是不相信自己。我们的学生与课改名校相比,仍然是自信不足。特别是高中学生,因为进校成绩较差,自卑心理强,表现在行动上要么缩手缩脚,要么张扬过度,不能很好发把持自己。这也是很多农村孩子进城后的通病,这是值得大家好好研究的一个课题。我们的老师一定要学会“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不同,唤醒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启动每一位学生的内动力,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自我发展的承担者。只有解放学生,让他们拥有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们才能实现心中的梦想。”(李希贵语)也请大家记住我说过的那句老话,给孩子以理想、信念、环境、资源、方法,让他们自主成长。

老师们,教育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因为教育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彰显着未来,都充满着希望。我们在成就孩子的时候也在成就着自己,我们在改变教育的时候也改变着自己。

三年前,五中有一批敢于吃螃蟹的人,把课改就给真做了。

三年中,五中有一批善于叙写课改故事的人,把故事就给真讲了。

多年后,五中必定有一批创造教育传奇的人,把五中办出名。那时的我可能已经退休了,但我相信今天这些基础性的工作不会白做,因为这一群自信的人,已经看到了新教育的大势。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今天我们已经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接下来,会有第二步、第三步……,昨天一位老师说得好:用心插柳,静待花开。但这是需要信念、自信作支撑的,其他的就交给时间吧。

就让我借用几句网络精语作为今天发言的结束语吧!

遇到一个人,打破你的思维,改变你的习惯,成就你的未来,这个人称之为贵人。

遇到一群人,点燃你的激情,觉醒你的自尊,支持你的全部,这群人称之为团队。

遇到一件事,唤起你的责任,赋予你一种使命,成就你的梦想,这件事叫作事业。

就让我们在课改的大潮中寻找自己心目中的贵人、团队和事业吧!祝愿环县五中的课改事业在今后的日子里: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