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说过两次上海教育了,前两次都是华东师大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的培训认识,专家的高端思想着实冲击了我、点化了我,让我终生难忘。但我总有一种缺憾,就是对上海中小学教育的现状认识不清、了解不透,而且专家的报告,特别是上海一些名校校长的报告听多了,反而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做的有说的好吗?虽说之前的两次培训也安排了学校考察,但到每所学校都是校长一场报告,然后绕校园一圈,基本上是走马观花。正好机会来了,今年5月份,省教育厅安排第二批乡村教师影子培训基地候选学校校长到上海培训,这次培训正好弥补了前两次培训之不足,校长们有较充足的时间进入上海中小学,跟岗学习,体验式培训,在行动中感受,近距离接触他们的老师、学生、课堂、课程。
三次培训,三种感受。我在培训周反思中曾经说过“三到上海三不同:第一次神往中有自卑,第二次思考中有困惑,第三次批判中有自信”。
为什么“神往而自卑”呢?因为那次培训是我参加工作27年来的第一次接受国家级培训,地点又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神往之情不言而喻;至于自卑,西部的校长不难想象,因为上海教育亮点多、优势强,我们总感到反差太大,无法学习,于是,只能望“海”兴叹,自愧不如。
为什么“思考而困惑”呢?时隔5年(第一次2009年,第二次2014年),再到华东师大,校园依旧美丽,培训依然精细,但我没有当初那样兴奋,而且略有不快,因为超一半的专家还是原人,讲稿几乎没变。我因此想问一个大学教师备一个讲稿能用多少年?能重复多少遍?更让人困惑的是一些大学教授说中学教育总不是那么接地气,不少学者的观点互相打架,一些学者对于当前的新课程改革、高考改革批判多、挑剔多,也有学者言必称外,好像什么都是外国的好。凡此种种,势必造成基础教育操作层面的混乱。因为中国几百万中小学教师毕竟不是靠搞“学术”吃饭的,他们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需要在现实中成长的学生。
我多次说过,中国的基础教育缺的不是理论家而是实践家。怎样让国家的教育方略、教育观念、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这需要一群肯舍力气的“教育人”,而不是耍嘴皮子的“教育家”。从这点上说,我很感激省厅、华信公司基金会这样一种很实在的培训,这次培训,让我通过静安区这个窗口进一步了解到了上海基础教育深层次的东西,看到了我一直想看到的真实情况。同时,也真正找到了上海教育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和我们没办法学到的东西。“批判而自信”是本次培训的最大收获。
结合三次培训的认识,我把上海教育的优势、亮点汇总了六点:一是投入充足保障好;二是引领前卫氛围好;三是特色鲜明理念好;四是课改建设资源好;五是立德树人实效好;六是文化治校传承好。其中的一些具体数据、典型案例,我在前面报告中都说过,这里我再强调一些新的发现。
在保障方面,他们的学校工会工作值得我们借鉴:静安区的中小学有两个独立法人,一个是校长,另一个就是工会主席。工会用于保障教职工福利的经费比较充足,我们中学二组在上海第一中学跟岗时参加了学校行政会,会上一项内容是讨论工会组织在岗教师疗养和退休教师游览有关事宜。在岗老师四年疗养一次,人头经费5000元左右;退休教师每年一到两次游览,每人2000元左右。校工会还设病困教职工专项救助资金,这些经费校长没有签字权,工会主席说了算。而且每年上级对校长的考核由校工会组织并上报考核结果,相比之下我们的工会形同虚设。
在引领方面,我们感兴趣的是上海基础教育督导委员会,上海人戏称“基督教”,他们在我们培训前刚通过了新的《上海市教育督导条例》,其督导室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依法独立行使教育督导职能。在静安区,有专职挂牌责任督学和兼职督学,其督导职能似乎比我们甘肃发挥得充分些。在上海第一中学,我们正好碰上两位已退休的老校长,作为兼职督学,在履行他们定期督查、访谈学校的义务。看来,上海在探索“管、办、评”分离改革方面又走在了我们前面。
他们的教师培训也很扎实,新教师要在指定学校跟岗培训一年,才获得正式上岗资格,在岗教师每周至少有半天是业务培训,按学科分类别到本区教师进修学院参加培训。他们区教育学院办得很有特色,区教研室、德研室、电教站,都设在教育学院中。通过他们的培训与研究活动看,确实在为一线学校、一线教师服务,在服务中引领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与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相比之下,我们的一些类似机构职能要弱得多。
说到办学特色,这几乎是所有参训校长的一致看法:上海中小学的一校一特色,既有外显标志,又有内涵渗透。这次接触到七一中学的“创意”教育,上海一中的“居敬致远”教育,民立中学的“博雅”教育,市西初级中学的“好学力行”教育都给我们深刻的启迪。联系前两次印象较深的一些学校的特色办学,我认识到学校特色重要的是理念要好,要有特质,在特定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课程建设和一切教学行为才有“魂”可抓。
在课程实施,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上,上海中小学确实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置身在这样一个一流城市中,到处都是可利用的资源。例如在七一中学,每年都能邀请三分之一的家长来给孩子上课,这个人力资源我们没有;上海中学生军训,可以到专门的军训基地。市西中学的人文楼没有上亿的资金,可能建不起来,其资源丰富的程度,不亚于一个博物馆、艺术馆、科技馆。民立中学把学校所有楼连接起来,建成了偌大的一个植物园,置身其中还感觉不到是楼顶呢。至于到处的“馆、室、所、会”,我们也只有羡慕的份儿。
立德树人,重在实效,到上海中小学,一看他们学生的文明素养就可以窥一斑而全知豹。至于文化治校,几乎是所有学校的必打牌,我不再赘述。
当然上海中小学教育也存在问题:
1.教育不均衡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尽管同我们落后地区相比总体水平高,但在上海市内部,学校差别极大,每年交十来万、三五万的贵族化民办学校到免收学杂费的公办学校有差别,公办学校内部差别也大,择校现象依然存在。
2.中小学负担并没有真正减下来。从学校这一块看确实减少了,书桌空了,书包轻了,特色课程多了,学生活动多了,但家长并没有给孩子松绑,各种课外辅导、老师进家庭定时辅导现象较为普遍,基础课补课收费也很高。
3.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相对特色课程建设有些滞后。我听了两所学校5节课,也观察了几十个班级的常态课,从七一中学和上海一中看,他们的语数外等基础课课堂多是传统上法,部分学生上课状态不是很好。这些课与他们的特色课程相比有些逊色,和静安区重点介绍的“快乐教学”有点名不副实。
4.好多一线教师、校长对新高考方案不太看好。他们认为越改越烦琐,烦琐的制度难以操作,并不能减轻学生负担。这点和我们以往从媒体上听到的声音似乎不一致,当然新方案的试行效果还需假以时日。
瑕不掩瑜,我说的这些问题并不影响我们向上海学习,相反,让人觉得接触到了一个真实的上海教育。
结合本次培训,我认为甘肃基础教育与上海基础教育相比,有这样几点可引起大家的思考:
1.从校长层面讲,不差理念差氛围。就这次培训的50多名校长与上海的校长交流,很多问题的认识是一样的,而我们做不到主要是氛围问题、环境问题以及保障问题。从这点上说,上海的经验只能借鉴,不能照搬。
2.从学校层面讲,不差思路差作风。平心而论,我们周边不少学校推行新课程改革的思路有,举措有,问题是我们“做一气子、热一阵子、火一时子”,没有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没有上海人做事时严谨、精细的作风,没有他们的不断学习、敢于创新的精神。(www.daowen.com)
3.从社会层面讲,不差重视差理解。从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看,贫困地区不亚于上海,在西部这样一个艰难环境中,政府、社会重视教育和支持教育的力度可能比上海还要大,但我们社会各层对教育的理解存在很大的误区,以考定教,以考评学,以分数看质量的教育观念依然盛行。
结合几次培训和我校目前的办学现状,我再强调四个问题:
1.继续推进学校改进行动
《环县五中整体工作改进行动方案》经第二届教代会通过后,目前正在分类分项推进实施,在实施中,我又请教了华东师大沈玉顺教授,他在百忙之中回了长达千字的建议信,对我校的改进行动提了很好的意见,很有指导性。这方面,我特别要说的就是学校办学理念,我校虽提出了“新生态教育”,但其内涵还需要进一步丰富,一些分项内容的提法还需再提炼。这一点,上海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他们要么从校名中生发,要么从办学传统中总结,要么从古代经典文化中汲取,要么从教育家思想中借鉴,再通过顶层设计最终成为学校的“魂”,这个“魂”以一贯之地统领着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另外我们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常规工作的程序化与精细化,比如学生的文明养成,各个年级要求标准不一,口径不一;教学常规程序不清,好多工作没有定时、定点、定人、定调;服务保障工作做不到热心、馨心、上心。
2.切实加大课程建设力度
上次培训之后,我认为我们的选课、走班还只是个传说,这次培训后,特别是华信基金会崔良凝老师通过微信介绍上海一些知名中学的选课、走班做法后,我感到我们也有能力做到,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特别是今年初三在基础课复习阶段分层走班教学,很值得我们总结。如果基础课能做,其他课不难做。这方面全体老师要树立两种课程观——大课程观和小课程观。大课程观即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皆课程,要用课程建设奠基学校文化;小课程观就是做好一门课程,一类课程,不要贪多求大,要有“以学生的需求导向为重点,整合资源导向和目标导向”。我还要特别强调的是我校的德育课程和心理课程建设,这几年我们的“班级民主、学生自主”管理做了大量工作,各年级组在“立德树人”方面有很多创意,但缺乏基础资料的收集,更缺乏必要的教科研支撑,导致学生发展中心的工作推进非常被动。我在上海两所学校听了三堂心理课,一节是针对老师的,两节是针对学生的,听后感触很深,一个总的认识,心理课绝不是治病课。但心理课程因为客观条件的制约,在我校几乎是空白,这已经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在目前缺乏专业人才的前提下,只能加强全体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心理培训工作。
3.不断完善生态课堂评价
我们倡导的“高效课堂”也罢,“生态课堂”也罢,不能只有一些空泛的说法,正像新教育中的“理想课堂”,尽管说起来多么富有诗意的美,但因过于理想化而缺乏具体的操作规范、评价指标。我校的课堂,特别是基础课课堂,我感到比上海的一些学校做得好,但同样存在这一问题,结合我校课堂现状要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必须把握住以下几个关键点:
在课前:精准地分析学情,有针对性地下任务单;
在课中:如何提高效率(分层指导),如何个性化地服务;
在课后:如何反思,如何小结;
在教学实施中:每节课都应该很好地落实“三维目标”,而不是把课上成单一的、冷冰冰的知识传授课,要做到“以德育温暖课堂,用经历丰富课堂,用创新(或探究)引领课堂”,让课堂有情有味,有趣有生命;
在课后评价上:关键要看课堂怎样实现由“教中心”向“学中心”的转化,在这一转化中,老师如何给学生“搭支架”、“设通道”、“定流程”,学会用任务去引领学生学习,而不是以教师一厢情愿的所谓的问题牵着学生走。
4.争取必要的政策支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很多老制度、老政策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特别是政府支持这一块,我们省市严重滞后,举两例说明:
(1)教师编制问题。我们现在还沿用多少年前的老标准配置教师,中学的师生比1:13,小学师生比1:16,而现在学校工作的精细化程序越来越高,新课程不断增设,新分工也不断增加,学校教师短缺问题已十分突出,但人事部门和教育部门在人事编制还是铁板一块。
(2)经费支出问题。随着反腐倡廉形势的变化,学校一些开支,比如教学业绩奖、福利都不能发放,已经影响了教职工积极性,而我省所谓的绩效工资对教师没有多大的吸引力,而且绩效的很大一部分还是从教师原有的结构工资中拿出来的,本来是人家菜篮子的东西,要校长们把这个拿出来重新分配,是不是有侵权行为?而更迫切的是应该允许中小学有教研、科研、教改有关经费项目的支出,以我校为例,我们在2014年初评选的一期课改成果,很多老师在人力、财力上都有很大付出,而学校列了一点课改成果奖,实际上是以奖代补,但财政上报不了账,这让我很尴尬。这一点我们和上海的差距不仅仅是开支的多少问题,而是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问题、定性问题。作为校长,我将继续向各级领导、部门呼吁。
还有一些问题、一些观点,我将在有关专门会议和其他场合与老师们交流。
最后,还是我以前两次培训后说的那句话,但愿不虚此行。
2015年6月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