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改变自己,实现课改梦-一位中学校长的经验

改变自己,实现课改梦-一位中学校长的经验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全市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关键之际,市教育局组织全市48名中学校长,于2014年10月26日至11月14日远赴华东师大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进行为期20天的集中学习。在上海举办的庆阳市中学校长研修班全体合影作者在华东师大培训班中交流发言4.优雅的办学环境。以静安区为例,这是上海最小的一个区,7.62平方公里,2800教师,28000多中小学生,基础教育经费是15个亿。七宝中学是全国心理辅导特色学校,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十佳学校。

改变自己,实现课改梦-一位中学校长的经验

在全市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关键之际,市教育局组织全市48名中学校长,于2014年10月26日至11月14日远赴华东师大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进行为期20天的集中学习。

20天里,我们先后聆听了20多名专家有关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等方面的报告,分享上海育才中学、嘉定二中、海滨中学、田园中学、迎远中学等知名校长的办学经验,实地考察了同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上海市西中学、曹杨二中附属中学办学情况,组织了三次专题讨论和两次经验交流。整个培训程序科学,学习紧凑,再一次印证了上海人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精细的处事风格。

我说“再一次”是因为我本人在2009年3月份曾参加过华东师大为期一个月的校长培训,那一次我是环县一中副校长,是参加工作二十多年第一次外出集中学习,当时高端培训的新鲜感和冲击力至今记忆犹新。如果说那一次的培训对改变我的教育理念起到了关键作用,那么这一次的上海之行给我本人的感受是更有启发性、针对性、实效性,因为我有了环县五中几年校长的亲身实践,加之我校课改事业也正处于向深层推进的困难时期。

启发性主要来自上海教育的最新走向和诸多亮点。

众所周知,上海教育是中国教育综合改革的试验区,特别是2010年新的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后,上海市在教育投入、教育体制素质教育终身教育高考改革以及中外合作办学方面步子很大,亮点纷呈。就我本次培训所见所闻,有以下七个方面引人注目:

1.国际化视野。在我们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还在抓“教育均衡”,保证每个孩子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时,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基础教育已经把眼光盯向了国际。他们的双语教学与国外学校结盟,教师出国培训、考察,学生出国参加夏令营,外籍学生来上海读中小学已渐入常态。不少基础教育机构也落户上海,各种大型国际交流会、教育论坛在中小学已不是新鲜事

2.专家型校长。与上海中小学校长接触,不管他们的学校怎么样,个个都能说,都有自己一套自成一说的办学理念和治校之策,真正让人感到是专家型校长、教育家型校长,如果说要实现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所提倡的“教育家办学”,可能上海离目标最近。在上海当校长的那种自信与优越写在他们每个人的脸上,这一点与西部的校长,特别是庆阳的校长形成极大的反差。

3.适时转型的教育。通过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院长宋宝平的介绍,我们清楚地看到上海教育近多年的不断探索与适时转型,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的要求。他们九五期间提出素质教育,十五推进课程改革,十一五期间轻负高质,十二五期间走向个性化,从这个转型明显看出我们是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走。在他的报告中,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上海基础教育的“绿色评价”,这个评价体系是上海教育质量管理的重要举措,分五大模块:(1)教育价值取向;(2)教育质量评价;(3)学生培养模式;(4)教师专业成长;(5)教育管理方式。比如:他们评估教育质量以绿色学业指标为切入口,包含十大指数: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学生品德行为指数、学生身心健康指数、教师教学方式指数、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学生背景影响指数、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学生学业负担指数、师生关系指数、学校跨年度进步指数,每一项指数下有一些数据分析,可以得到一些绿色评价结论。

在上海举办的庆阳市中学校长研修班全体合影

作者在华东师大培训班中交流发言

4.优雅的办学环境。由强大的经济后盾作支撑的上海中小学教育是我们甘肃无法比拟的,这一点是我们庆阳校长兴趣最浓、感慨最深的话题。以静安区为例,这是上海最小的一个区,7.62平方公里,2800教师,28000多中小学生,基础教育经费是15个亿。他们的校园大多很小,但硬件设施档次高,其科技化、数字化、信息化程度,换作我们的教师,可能在使用上都有点跟不上。他们学校所有的设施都向人性化、舒适化、和谐化方向改进,学生在那种优雅、精致的校园空间里,其做人的素养必将得到很好的陶冶与培养。

5.特色化的办学模式。千校一面、千人一面是中国基础教育的普遍现象,现在从国家顶层设计到基层学校实践都试图打破这一格局,但非常艰难。在甘肃,特色学校建设才刚刚起步,而上海,这一点对我们的启发应该最大。在我们直接接触或间接了解的学校看,嘉定二中在“文化立校,格物修身”的观念下,学校德育课程自成体系,让学校一切活动都注入了育人的价值。迎园中学在“有魅力的质量、有灵魂的品质”观念下的“四还”教育(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班级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教师、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市西中学在基于学生实际的课改背景下探索出的“思维广场”,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是自己的事。七宝中学是全国心理辅导特色学校,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十佳学校。另外,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的“创意教育”是孕育梦想的摇篮,田园中学的田园系列课程坚持“用美育引领学校发展”,育才中学的“后茶馆式”教学,还有海淀二中的“精细以达优质”等等,让人强烈感受到“教无特色不优、校无特色不兴”的道理。

6.上海人自豪的PISA考试。这次培训中,有多位专家都提到上海的PISA考试。PISA考试是一个国际学生评价项目,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合作项目,其目的在于测量义务教育即将结束时,年轻人(15岁)走向社会而准备的知识和能力情况。主要测试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每三年搞一次。据说上海在2009年和2012年两次考试中都名列世界第一,震惊了国际教育界,一些欧美教育界人士纷纷组团到上海考察,他们重新认识中国的基础教育,这也是上海人认为他们基础教育比较成功的一个标志。对此著名教育家熊丙奇认为,PISA注重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反映的仍旧是知识教育的结果,而这恰是中国学生的强项。这一成绩,不应遮蔽我们在个性培育、人格教育、创造力教育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的事实。

7.上海的高考改革(这方面的资料各大媒体都有,不再赘述)

总体来看,上海的教育确实值得我们考察,总体印象是他们基础教育的理念更加开放,更加现代化,但又不失传统。他们的学校布局是强、中、弱学校搭配、挂靠或监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管理政策性强、程序性强,“大锅饭”被彻底打破,也为教师所认可。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看上海的样子,走自己的路子,这也许是我们培训学习后应该有的态度,也是我前文中所说的针对性。在说我们自己的事之前,还想和大家交流几点看法,这是此次培训中与专家的思想碰撞后的一些认识。因为这些看法关系到一个校长对现阶段教育的理解、感受和困惑,它或多或少地影响到环县五中今后的行动。

(一)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缺陷是什么?

我国基础教育整体问题大家应该都有不同程度的共识,庆阳市同样不例外,尽管经过近多年政府与学校自上而下的共同努力,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根本问题仍没有很好地解决,已经制约到新课程改革的健康推进。

1.因急功近利而导致的简单攀比、盲目模仿、恶性竞争。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政府和学校急功近利,主要表现在生源大战、升学指标和应试分数上,于是出现了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这样的教育“怪胎”,当“怪胎”出生时,我们是责怪“怪胎”呢,还是应在母体上找原因?这正如代蕊华教授所说的“出现一所衡水中学并不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大家把衡水中学作为学习的楷模是才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同样在新课程改革中,政府和学校也有短视行为,主要表现在学校的包装上,如商业化的设计、样板的打造、模式的推广、各种各样的名词游戏、数字游戏和言行不一等等。树欲静而风不止,政府没有给学校一个宽松的环境和自主实践的空间,导致课改学校在政府的推波助澜中做各种各样的虚假动作,简单攀比,盲目模仿。这一点戚业园教授说得很好,他说:“教育不是政治竞争,更不是商业竞争……学校教育没有真正的市场竞争,各有生存空间,在一个小的区域并没有完全的‘同层竞争’,不同学校的关系,就像鱼缸里的鱼,各自在自己的层次发展。”学校之间应该是各取所需,和谐竞争,共同发展。

2.选择性不足而导致的教与学矛盾。表现有三:(1)统一的教材尺度与学生个性化学习、层次化学习的矛盾。比如区域内不同层次的高中几乎用同一种教材,薄弱学校显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同一个学校不同层次学生之间同样存在这一问题。“让不同能力与天赋的学生学习相同的内容、适应不同的社会需要。既有质量不足又有质量过剩;既有片面追求升学,也有盲目减负”(戚业国教授)。(2)统排的课程组织方式与学生自主意识、能力培养的矛盾,与学生不同的思维习惯、学习风格的矛盾。比如“学生天赋有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万恒教授),而我们的教学很难顾及这些。(3)高中课堂以讲、听为主的课程实施方式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矛盾。因为年级越高,越有“三个不一样”:不一样的学习经历、不一样的知识结构、不一样的思维方式”(陈青云校长)。

3.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教师难以适应新课改的形势。比如:(1)不少教师没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素养,怎样指导学生学习?况且,对这一学习方法还有不同认识,沈玉顺教授认为“自主、合作、探究”是人类获得知识的方法,并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中小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主要还是“讲授”。(2)不喜欢读书的老师怎么去带动自己的学生去读书。(3)自己都不明白研究性学习是怎么回事,学生能明白吗?(4)如果真的推行“人脑+电脑+网络”的学习方式,有多少教师被淘汰(比如慕课与翻转课堂),这方面的问题归结起来,是教师队伍素质、教师培训、专业成长的问题。

(二)课程改革的走向是什么?

要知道自己到哪儿去,先要知道自己在哪儿,搞清楚课程改革的走向,就不会迷失自我。

1.课程实施的3.0时代。现在有一个热词叫“3.0时代”,戚业国教授认为:课程实施的1.0时代,教师只教知识,不管途径和方法;2.0时代,不拘于教知识,着眼育人,怎么样教将来有用,为未来负责;3.0时代,既要教孩子知识,又要关注未来,更重要的是关注孩子的体验与感受。他列举了商业中购物的3个时代,1.0售货员时代;2.0自由选时代;3.0体验中感受消费的时代,非常形象。也正好说明了教育是随着社会大势一同变化的。

2.学校课程开发的重点应该是国家课程校本化。上海宝山区海滨中学的经验,教师集体备课不备教材,重点备国家课程校本化;重点搞清楚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上海育才中学的经验是“学校课程=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校本课程”,东庐中学的讲学稿与立人学校的大单元教学就是范例。

3.未来的课堂教学必将打破行政班教学模式。“选课、走班”将成为热词,课程的个性化程序越突出,实施的复杂程度越大。育才中学一千多个学生,一千多张课表,每五周调整一次。据说电脑排版员最忙,考试一次开考四、五十门。

4.未来的课程建设目标。让学生选适合自己的课,走适合自己的路,不在于学生学多少,而在于他学到了什么,不在于改变了学生多少,而在于改变了什么。教育就是为了人的幸福。

(三)课改有多难?

1.时间之难。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改革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性事件。中国推翻封建帝制已过百年,但封建思想、官本位意识、专制意识未曾消除。教育同样如此,大家不要幻想新课改一蹴而就,也不要轻易评论它的成功与失败。

2.目标之难(www.daowen.com)

(1)貌似正确的废话,让目标变得模糊不清。

①“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教育能管了那么多吗?学校教育只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加以引导,以便向社会教育过渡。②“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负责“应该换成“奠基”。③“打造特色学校”是我们学校教学楼上的标语,现在看着一点都不舒服,“打造”一词,何等的功利!“科研兴校”这是我校迎国检时突击下的标语,在薄弱中学还不如换成“课程兴校”。

(2)政府、家长、学校目标的差异,导致课改在夹缝中生存。

政府要指标,高考、中考指标和小学统考的数据仍然是领导案头的得意之作。家长要孩子的出路,绝大多数家长可以不考虑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只求读书改变命运。学校要什么?学校只能在夹缝中定目标、求生存。

3.实施之难

(1)教师工作的减负与增效问题。课改在理想状态下可以为学生减负,但绝不会为教师减负,课改可以增效,但这个“效”短期内不好综合评估,特别是在政府一面要课改,一面却在分数上给学校加压的情况下,校长、教师不堪重负。

(2)条件的制约。自身素质、客观条件、业务培训、自我提高等等,不再多说。

(3)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朝圣者的梦想很美,但朝圣者的道路很艰难。课程改革推行已过十年,人们对课改还是争来吵去,不改革有人要骂(如衡水中学),改革也有人要骂(如杜郎口中学)。总的体会是我们只能听专家的话,做自己的事;理想主义的培训,现实主义的工作;看上海的样子,走自己的路子。

接下来,我结合本次培训讲一讲对我校办学的一些思考,力争回答实效性的问题。

(一)反思四年工作,全面改进办学

环县五中办学已历时四年,四年来,全校上下,同甘共苦,锐意进取,短时间实现了学校的快速发展。先后被命名为市课改示范校、庆阳市示范中学、庆阳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但客观地说,我们的管理还很不规范,工作程序有时混乱,好多工作只有想法,没有办法,特别是近两年,办学规模变大,学校整体与局部之间,条块不清、职责不分、标准不明、口径不一,学校运行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盲目指导和顾此失彼现象时有发生。我们的办学理念和校规校训中有不合实际的提法;课程建设和特色目标还有待重新定位;我们的学校文化,家校共建还相当薄弱。所有这些,亟待解决,如果解决不好这些问题,我校下一步的提升就受到影响,弄不好,连现有的一点成绩也保不住。

正好,这次上海培训中,有一项工作就是要求各位校长制定学校改进行动计划,按照专家的指导,我粗略地拿了一个《环县五中整体工作改进行动计划》,因为是我一个人的想法,很不成熟。回来后,我反复琢磨,并与学校多个层面交换意见,准备在这个方案基础上继续修改,到12月中旬拿出一个正式的改进行动计划方案。分发到各年级组、教研组再征求意见,到放学第八届课改论坛期间,发动全校教职工,广泛参与,从办学理念、办学方针、立德树人、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模式、教育教学评价、校园文化建设方方面面,总结四年来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达成共识后形成一个能引领今后一个时期学校整体工作的改进行动方案,进而形成环县五中的发展规划。

(二)实施“改变”工程,提升队伍素质

“改变”是我近几年多个场合强调的一个关键词,环县五中在短时间内能引起周边同行的关注,也得益于改变。这一次在上海培训的班级交流活动中,我代表第三小组作了《改变,让一所学校出现了新气象》的发言,其中讲到了校长的改变、教师的改变和学生的改变。今后随着改革的推进,“改变”的内涵将不断丰富。让“改变”由过去时变成进行时。在这里,我再强调其中的几个重点:

1.以服务为出发点的全体管理者做事方式的改变。过去我们讲管理就是一种服务,很多人从保障、程序上去理解。在学校,服务还应该有其新的内涵,那就是帮助老师、成就老师。一任校长,一个班子,如果不能从思想上引领老师、人生上启迪老师、事业上成就老师,何谈管理?何谈服务?今后环县五中所有管理者,做事一定要从低层次的保障性服务上升到高层次的成就老师上。而这种成就方式在学校教育上又表现为看似支离破碎的细节,管理也正是这种于细微处见理念、见文化、见灵魂的服务。关注细节、成就细节,其实就是关注大局、造就大业,这就是陈玉琨教授所说的:“教育无大事,教育也无小事。”

2.以读写为着眼点的教师成长方式的改变。我校青年教师培养的七大行动已基本形成。这七大行动中,我认为最有前景、最有升值空间的就是读写活动。包括我自己在内,是补提升专业素质欠下的课(因为我教了大半辈子的书,很少写作),这方面我的用意有三:

(1)以写作拉动教师阅读,丰富教学智慧。先“逼”部分教师为写作进行阅读,开始可能被动应付,可能以网络阅读为主,可能很浮躁,很功利,这不要紧。读着读着,写着写着,一部分人就有了感觉,就渐入佳境,开始读经典,读名著了。我校一部分教师已经养成了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在去年教师节前和今年国庆节期间,我代表学校向各位老师赠送了教育名著,计划今后和老师们共读共写,使之成为一种常态。

(2)以写作拉动教学研究,提升教学境界。找枪手,抄论文,这在中小学已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了。不少中小学教师写不出论文,拿不出课题。主要原因是平时不动笔的原因。所以我倡导教师先写简单一点的教育叙事,教育日记,教学反思,进而可以写教育随笔,教育杂谈。慢慢地天长日久就可以为教学研究积累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可以上升到理论色彩较强的论文、课题了。由于写作,老师们要对平时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度思考,由于写作,老师们要寻找新的写作素材,他们就会研究学生,研究学情,研究教法和学法,其教学能力无形中就会升华。

(3)以写作消除职业倦怠,享受教育幸福。通过观察、思考、写作,教师见证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分享了学生的欢乐、激情,看到希望的种子枝繁叶茂,其职业的幸福感从内心会喷涌而出。就是我常给老师们说的,想想我们到了中老年,甚至退休,翻开昔日的教育文集,回忆起一个个自己导演的教育故事,我们的心情何止是“幸福”二字!

3.以自主为立足点的学生成长方式的改变。“班级民主,学生自主”德育工作模式在我校推行已三年多时间,它的起点用意是创设一种常规事务中的“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工作格局。绝大多数班级这样做了,而且小有成果,但这只是一个最浅层次的目标,我们还有第二步、第三步。第二步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担当意识。这一阶段,要让学生明白,责任是一种特殊的义务,是被强制着的义务。而责任感是人主观上对自己所负的责任的一种感知,一种认识的程度,我们不少老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只知道给学生教责任,而没有从理性上引导学生去感受自己分担的责任有多大的意义,这样会导致我们的立德树人的格局太小。第三步要把学生的成长由责任感的培养再上升到道德、公民素养、个人人生规划层面,要真正把学生内在的自信精神、自主欲望培养起来,这个改变看似改变学生,实则也在改变教师。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共同改变,或许还能创建一支高素质的师生团队。

(三)找准课改抓手,寻求瓶颈突破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建设是重点,课堂改革是难点。现在,我校的课改已经推到非关注重点、突破难点不可的地步了。而就重点来说,重中之重应是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在这次培训中,所接触的学校课程建设的经验总结起来就是“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精品化”,都是“夯实基础性课程、丰富拓展性课程、实施研究性(探究性)课程”。就我校而言,“学校课程=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校本课程”。就我们的生源而言,一个不会进行国家课程二次开发的老师是很难顺利组织教学并完成任务的。再说严重点,在一些高中班级,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老师是很难在一个班级中坚持三年的。比如体育班和艺术班的学生,就可以大胆地对国家课程删繁就简、重新组合。这个组合可以在学科内进行,也可以跨学科进行。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宏观上驾驭教材,在微观上吃透教材,而且还要发挥集体智慧和团队力量。在校本课程方面,我们要在丰富拓展课程下功夫。既要挖掘学科类拓展课程,又要整合综合类拓展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实施,让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体艺素养得以提升。同时,根据我们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开设研究性课程,而且要把握一个度。研究性课程并不是一定向学生要一个什么研究结果,而重在培养一种思维品质、学习习惯。

至于再进一步真正落实国家新课程改革精神,建立起富有本校特色的学校课程,可能选课制和走班教学就全面开始了。对于我们这样的高中薄弱学校可能还得一个较长的过程。但无论怎样整合学校课程,改变学校课堂和学校教育的总趋势应该是走向个性化。要面向每一位个体间存在差异的学生,尊重其个性,最终实现个性发展与人格的完善(宋保平教授),这是改变当前行政班级授课制“忽视个性差异、强调单一发展、学生负担沉重、成长空间匮乏、学习兴趣减退、创新能力缺乏、教学评价单一、教学目的扭曲”弊端的总趋势。这一趋势是一个漫长过程,因为制约个别化的因素实在太多太多,突破瓶颈的办法就是综合治理。大致可以有六个方面的抓手,即“研究学生是起点、丰富课程是重点、改进课堂是难点、信息技术是手段、提升教师是关键”(宋保平教授)。

(四)规范做事方式,培育基础文化

短短四年时间里,二百多名性别、年龄、爱好、经历、想法各不相同的人聚集在环县五中这所新学校里,学校没有历史继承,不明确未来,有的只是现在。尽管我们的部分年长者都有一些教育经历、教育储备,但在这样一个改革变化的时代,面对诸多的教育诉求,是身在教育,难解教育;我们的年轻老师,有热情、有精力,但毕竟太稚嫩,不少人可以说身在教育,不懂教育。

一个从零开始的学校,我们拿什么来把大家凝聚起来呢?靠信仰?靠规则?靠人情?这些都可以靠,但都可能靠不长久,长久的办法就是建设学校文化。什么是学校文化?这是一个老话题,以前我给老师们介绍过刘长铭校长“学校文化就是学校人的故事”的那句话。他其实就是从做事的角度解读学校文化的积淀、传承。昨天的人有什么故事,今天的人给后辈留什么故事,以此来启发现实的校中人要肯做事、能做事。但光靠做事还不够,因为做事要有规则,有方式。这一次培训中心杨全印教授解读学校文化时说:“什么是学校文化?我无法告诉你那是什么,但当我们看见时便知道,它就是。”他还说:“当我们选择了一所学校的时候,实际上也等于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文化就是我们在这儿做事的方式,学校文化是大多数师生员工已经习惯化了的做事方式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不是不可捉摸的,它是个‘东西’,但它是个无形的‘东西’,用手触摸不到,它是需要用心去感悟的。”

说到做事方式,我很有感慨。我们的六字校训是“精细实,真善美”,“精细实”是我们五中人应有的工作作风,“真善美”是我们追求的教育境界。可事做到什么程度才是“精、细、实”,达到什么境界才是“真、善、美”,这确实需要我们去审视,去定位,否则,我们的行动必然会失去应有的标准和规范。当我们连基本的规范都没有,我们谈什么学校文化,而且我以为从这个层面谈文化还只是学校的基础文化。学校更应该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长久引领作用的核心文化,这样才能形成师生认同的文化网络。这对于一所追求新生态教育的新学校来说,是一个大课题。请大家思考,这可能也是下一步我们的行动改进计划应该考虑的。

2014年11月2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