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卢化栋局长的回信:一位中学校长的课改之梦

卢化栋局长的回信:一位中学校长的课改之梦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环县五中张兴斌2014年2月27日附卢局长的原信:致校长们的一封信庆阳市教育局长 卢化栋各位校长:我在阅读2014年第2期《人民教育》时,苏州十中校长柳袁照的《每一个教师都是校长》一文让我眼前一亮。卢化栋2014年2月15日附柳袁照校长原文:每一个教师都是校长苏州第十中校长柳袁照我认为,校长与学校的关系有三种方式:一是领导学校,二是管理学校,三是经营学校。

卢化栋局长的回信:一位中学校长的课改之梦

尊敬的卢局长:

您好!

假期收发室没上班,接到您的来信,已是开学后25日,回信迟了,请见谅!

感谢您对环县五中课改工作的肯定与支持,很佩服您作为学者型、专家型领导给庆阳教育引领的新路子。环县五中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就是按照您的要求在做。

也特别感激您推荐的《每一个教师都是校长》这篇文章,柳袁照校长的做法我深有同感。

我的观点是校长首先是教师,教师才能成校长。

因为成功学校既是不同的,又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各自的校情、办学特色、办学品味;相同的是集体智慧,团队能量。前者重在校长主导,后者重在教师助推。前后相济,既方向明确,又动力十足。

环县五中是一所刚刚起步的年轻学校,既没有老牌学校的传统积淀,也没有名牌学校的特色文化。我们一边是校长领着老师走,一边是老师们推着校长干。就目前的新课改来说,每到关键环节、困难时段,总是老师的点子让工作走出困境,每一届课改论坛、每一次成果分享、每一个阶段总结、每一项大型活动,老师们的精彩展示让人精神震撼、让人心生灵感,让我这个校长有了底气,让我明白了下一步该怎么做。有时心情不好,只要到课堂上看看,教室里转转,与同事谈谈,心情会莫明其妙地好起来,工作劲头大起来,这是不是“动车组现象”?

要让学校工作有高铁动车般的风驰电掣,校长首先要是教师,而且是专家型教师、服务型教师、伯乐型教师,这样教师才能想校长之所想,急校长之所急,学校才能凝神聚气,上下同心。否则,教师不认同、不佩服,教师尤其见不得官气十足的校长。教师一旦和校长同心同德,学校将形成一种独特的真理和人格相融合的人际文化,这种文化将产生多大的正能量,真的无法估量,这也是环县五中想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发展的一点追求吧。

言不尽意,敬请指教。

祝新春愉快,工作顺心!

环县五中 张兴斌

2014年2月27日

附卢局长的原信:

致校长们的一封信

庆阳市教育局长 卢化栋

各位校长:

我在阅读2014年第2期《人民教育》时,苏州十中校长柳袁照的《每一个教师都是校长》一文让我眼前一亮。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文风朴实,情感自然,开门见山,直陈胸臆。读完之后,让我回味良久。在其中,我读到了真正的校长情怀,看到了真正的学校文化。(www.daowen.com)

教师大会,是每个学校都会召开的会议,通常情况下,校长和相关管理人员都会独霸讲坛、滔滔不绝,但在苏州十中是怎么样的呢?柳袁照校长坐在台下,作为一个聆听者,听老师们讲。台上的主角的置换,貌似一种简单的行为方式,却拉近了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或者说,完全走入了教师内心。这与其说是一种角色翻转,毋宁说是一种理念翻转。

如此种种,我不一一列举。但我想通过几个问题与各位校长商榷。

作为校长,你理想中的学校是什么样的?你为教师发展设计了怎样的蓝图?记得我曾经参加一个教育论坛,论坛上一位专家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大致意思是说:在理想的校园中,应该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愿意打破自己的心理天花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教育当中的问题;他们愿意折腾,喜欢折腾,不断挑战自己能力极限,看见一些别人看不见的问题,解决一些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能感受到一般人感受不到的职业成就感……他的话让我想到,我们大部分校长太强化自己的校长角色了,如果校长们能像柳袁照一样,角色翻转,理念翻转,努力使学校团队中的每一个同伴成为学校不同岗位中的主动参与者,发现他们、尊重他们、鼓励他们、仰仗他们,那么,每一个岗位所实现的价值,虽然是一米阳光,但累积起来,能补足校长能力的不足,最终推动学校发展,使学校呈现出绚丽光芒。在这个时候,每位教师都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弥补或补足校长角色,学校里只有形而上的可称为精神导师的校长,而没有形而下的为管理、奖罚、应付上级而焦头烂额的校长,此时,你的学校就有文化了。

我只浅谈这些看法,请校长们抽空读信后所附《每一个教师都是校长》一文,期待对你们有所启迪。

卢化栋

2014年2月15日

附柳袁照校长原文:

每一个教师都是校长

苏州第十中校长  柳袁照

我认为,校长与学校的关系有三种方式:一是领导学校,二是管理学校,三是经营学校。不同特点的校长对待不同的学校,选择哪一种方式,自有其道理。

多年来,我很少用做报告和布置工作的方式召开教师大会。每一次教师大会,我都是以经验交流会、论坛、沙龙、主题报告等形式举行,请几个教师上台发言,我则坐在下面聆听。每一次教师大会,上台发言的老师都会几易其稿,甚至多次试讲。来自于教师的声音,更有针对性,更有感召力,效果往往比校长自己阐述、提要求要好得多。会上,教师的发言都不会泛泛讲道理,而是讲案例,有些案例让人感动落泪。

每年年终教代会上的校长述职报告与每年高三毕业典礼上的校长演讲,我都是要精心准备的。十年来,每一次述职报告与毕业典礼演讲都成为我自己珍藏的作品。为了做好述职报告与毕业典礼演讲,我会花许多时间,半个月、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我们常常说“以人为本”,学校“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师生为本。而我认为,我的这两次讲话就是以师生为本的体现。面对教师,我和盘托出,谈一年来我的思想、我的理念、我的做法、我的不足,甚至还会说出我的喜怒哀乐,与教师交心。面对学生,谈历史、传统、校友社会世界、老师、父母、感恩等等,也是与学生交心。

我们学校,经常会有各地的人来参观考察。来访者经常会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是怎样让你的教师认同你的教育理念的?我说:恰恰相反,学校的许多教育理念,就源自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比如,我们学校文化精神表述是十二个字:“质朴大气、真水无香、倾听天籁”。而“真水无香”这一理念,就是我们几个年轻语文教师的感悟。我们要求年轻教师写教育随笔,那一年,庄老师的教育随笔题为《真水无香的课堂》,她说这是我们学校语文教学一直追求的境界。这篇文章放在我桌子上整整一年。第二年,庄老师的随笔还是《真水无香的课堂》,学校还有几个教师的教育随笔也与这个有关。我忽然醒悟:这不就是我们学校百年教育的底色吗?我们践行“诗性教育”,以“本真、唯美、超然”为内涵,就是受到庄老师的启发。

又比如,我们提出了“以学校的每一天成就每一个学生的本色人生”的教育理念。一次教师大会上,王老师上台发言,她说能不能把“学生”改为“师生”。一字之改,境界全出。师生平等、师生共同成长的含义一下子揭示出来了。此外我们要求教师相互多听课,提出“推门听课”的要求。一次教师大会上,沈老师说能不能把“推门听课”改为“开门听课”?一字之改,教师从被动转为主动,一下子提升了教师的境界。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

要做到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校长,就要求校长转变角色。校长不能高高在上。因此,我不赞同现在流行的“校长领导力”这个词,校长不可能是全能的,他并不能领导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他的最重要职责是把教师的心凝聚在一起,围绕一个目标共同前进。

校长与教师是一种同伴的关系、互助的关系。我有一种管理理念,就是“高铁”理念。过去,我们常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而高铁时速 高达三百多公里,仅靠火车头带动的吗?每节车厢,列车的每个节点上都有动能。这个原理在学校管理中也是适用的。学校管理者要给教师空间、动能,让每一个教师创造性工作。唯有如此,学校、校长、教师才能进步得更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