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两所学校考察:普通中学校长的课改之梦

两所学校考察:普通中学校长的课改之梦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体验了昆山前景教育集团的新课改之梦;客观地讲,这所集团学校并不是因骄人的办学成果引人注意,也没有悠久的历史,更不是依靠其地理和经济优势,它的出名仅缘于一个人,即集团董事长张雷。这所学校分三个校区,有六千多名师生。

尽管到昆山与杨智伟老师的介绍有关,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偶然当中有必然,这个必然就是我们追求课改的理想和我们还想在环县五中这个新天地有所作为的志向,有这两点,我们的追梦之旅还将继续下去……

2012年春季与江苏昆山前景教育集团董事长张雷先生座谈

在昆山前景学校的考察中,我除了体验到快乐、智慧和使命外,还有其他体验:一是体验到了民办教育的艰难;昆山前景教育集团办学的艰难比当年的杜郎口好不了多少,跟现在的杜郎口相比差远了,其生源师资、校舍建设即使和环县五中相比,也强不到哪儿去,和昆山周围的公立学校相比,有明显的劣势,可以说还在生存线上挣扎。中国的民办教育,特别是基础阶段的民办教育,就是在这样一种艰难中弥补着公办教育的不足,为政府分忧解难。二是体验了昆山前景教育集团的新课改之梦;客观地讲,这所集团学校并不是因骄人的办学成果引人注意,也没有悠久的历史,更不是依靠其地理经济优势,它的出名仅缘于一个人,即集团董事长张雷。

环县五中老师在江苏昆山前景教育集团考察合影

4月29日上午,在培训结束的那天早上,我们要求前景校区的李校长安排我们拜会了前景教育集团董事长张雷先生。

张雷,一个穿着随便、喜欢言谈的大忙人,的确是一个“追梦”之人。他年轻时曾在吉林的一所公办学校教书,因不习惯公办学校的管理模式而外出闯荡,只身到上海打拼,有一个阶段甚至被生活所困,很多亲戚好友劝其回头,恢复公职,而他因不愿被束缚而坚持留在上海打拼,后来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辛劳赚了钱,赚钱后不忘自己的教育梦想,就在昆山创办了民工子弟学校,就是发展到现在的昆山前景教育集团学校。

这所学校分三个校区,有六千多名师生。学生几乎全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生源差,流动性大,师资力量也不雄厚,其办学难度可想而知,但这个怀惴梦想的人不满现状,不甘人后,带领自己的团队搞课改。践行高效课堂,做着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教育之梦;勤管理,做着管理强校之梦;提素质,做着质量立校之梦。

走出昆山,似乎对前景教育集团学校的办学境界有所认识,与杜郎口相比,虽是课改的弟子辈学校,却不照搬照抄,而是学习、创新,走出了有自己特色的课改之路。

那么,昆山前景教育集团与杜郎口中学相比,到底有哪些不同呢?我总结如下:

1.杜郎口的校园生活与他们的课堂一样,真正体现出了“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所以我感到教师很累,学生太忙。而昆山前景学校的校园生活正像他们所创立的“自然观”教育理论一样,师生在一种相对轻松自然的状态下生活,其校园内有一条醒目的标语上写着“生存自强,生长自觉,生命自悟,生活自理”,就是这种教育理念的最好诠释。(www.daowen.com)

2.杜郎口的校园到处是标语,到处是张贴画和师生作品,可以说是铺天盖地,冲击视觉,给你的感觉太繁,太花哨,显得有点做作和俗气,缺乏雅气,缺乏大气。昆山前景学校也有很多标语和师生作品,但给人的感觉是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特别是学生作品,是他们自然文化之生长,乱而不繁,花而不俗。换言之,杜郎口校园文化是给别人看的,昆山前景的校园文化是给自己看的。

3.杜郎口的课堂真正是“生命的狂欢”,“知识的超市”,那种课堂的“乱”(开放性)不是一般人能驾驭得了的,他们学生那种自信,那种大胆、大方、大气,让参观者一开始还有点吃惊,有点怀疑,甚至有点接受不了。昆山前景学校的课堂显得有序些,但他们学生的那种自觉程度也同样让人佩服,特别是“一拖X”课堂,那些“小老师”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秀”得出来的,他们的“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和“人格自尊,学习自觉,行为自律,生活自理”在“一拖X”课堂上得到体现。从开放自主的程度上看,昆山前景教育集团的步子比杜郎口还迈得大。

4.从办学理念上看,两所学校“以生为本”、“关注生命”、“突出主体”、“成就学生”方面,我感到昆山前景学校做得好一些。杜郎口老师相对是一种全程式的跟踪与服务,而昆山前景学校“学习是学生的,生活是学生的,班级是学生的,连每一面墙壁和院子里的一花一草一木似乎都是学生的”。在前景学校,老师们所呈现出来的精神状态与杜郎口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好像不疲于奔命,不手忙脚乱,一切都是那么主动、生动,进而让人感动,这种行为的支撑就是其有创意的“太阳系”理论。大家不妨再回忆一下我们熟悉的太阳系:太阳系中的大小星球围绕太阳这个中心运行,各个星体运行起来都有各自的轨道,形成了一个自然和谐的自由天体。同样,学校所有工作和所有人,都是围绕学生运行的。因此,学生应该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越靠近学生的越是中心部位,学校的管理层、决策层应该在最外层。这样大家就会分工明确而又互相关照,就能各有轨迹(工作程序)而又中心统一地开展工作。

5.从办学层次和办学效果上看,两所学校都曾经是中国最基层的薄弱学校,都面临过生死存亡的困境,其中杜郎口最典型,面临撤并,后来因为课改而扭转被动局面,一跃成为中国名校。昆山前景教育集团一个时期教师像走马灯似的换,学生像流水线似的动,到今天虽没有杜郎口的名气大,但能由一个校区扩展到三个校区,能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也是新课改的结果。

这两所学校都是李炳亭说的“泥腿子”学校,但高效课堂的改革与推进,又恰恰是这些被传统名校看不起的“泥腿子”学校发起的,这又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生存不下去,就要革命,就要造反,“造”传统课堂的“反”,这叫背水一战、绝处逢生。而那些传统名校一是有优越感,不愁生存;二是背着盛名的包袱,背着应试教育的包袱,不敢轻易改变现状,这才给了一些薄弱学校成就功名的机会。

四、两所学校对我们的启发

首先要悟“道”,不要局限于学“技”。从参加两校的培训来看,一个是现身说法、提供典范,一个是亲自参与、亲身体验,虽然对高效课堂有了一些理解,但又都有一些新的困惑,大家都急于找到一个“技法”、“技巧”、“流程”之类的东西,但他们都有惊人相似的一点,就是不告诉这些。特别是杜郎口,几乎没有什么制度、方案、章法之类的东西,杜郎口说“要相信学生”,昆山说“要心中有学生”,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方法自然就摸索出来了。如果没有这两点,即使你知道了一点“技”的东西,也不适合自己,或者用几天后,觉得腻了、旧了、过时了,反而成为束缚手脚的新教条。因此,要悟新课改之“道”,新理念之“道”。

其次要让课改走进心灵。这句话是我校初二·七班学生赵娥发表在校报第5期上的文章题目,我们的学生有这个认识,确实让我感动,我希望这句话对我们的老师们有所启发。新课改要用“心”去做,如果思想不转化,认识不提升,就算你的课堂流程的形式变了,但本质未必能变。换言之,如果真正从骨子里体验到新课改的好处,即使不用杜郎口、昆山或者其他课改范式校的模式,我们的课堂也可能是新的。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内心深处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解放生命,从内心深处走进学生,关注心灵,否则,我们的课改路还是走不下去。

最后还要正视问题。作为改革,出问题是必然的,有的问题可能在一定区域、一个时段困扰我们,但没问题的课改是虚假的,有问题的课改才是真实的课改。作为一线实践者、行动者,一定要有正确的问题观。问题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人是在问题堆里成长,学校教学也必然是在问题中进步的,如果我们能把问题当成课题,每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学研究的过程,这个过程有时很苦、很累,但成功和收获可能就孕育在其中。从这点上说,发现问题是好事,解决问题是大事,回避问题是蠢事,没有问题是坏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