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惜物精神:茶圣陆羽的饮茶智慧与中国传统

惜物精神:茶圣陆羽的饮茶智慧与中国传统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今中国主流饮茶方法,严格实行着茶水分离。《茶经·五之煮》中记载:“既而承热用纸囊贮之,精华之气,无所散越,候寒末之。”在《茶经》这段原文下还有一行注释,用来解释“末茶”时的注意事项。据说,碾成细米状的是上品,要是碾成菱角状那就沦为俗物了。《茶经》中有一系列茶器具,专门为了服务于“末茶”的环节。显然,只是泡水喝太可惜了。唐宋饮茶之法,其实是中国传统“惜物精神”的体现。

惜物精神:茶圣陆羽的饮茶智慧与中国传统

如今中国主流饮茶方法,严格实行着茶水分离。茶叶冲泡几次后,就直接丢掉。至于“漏网之鱼”的茶渣,就一律使用茶漏进行拦截。

难不成,茶叶只能泡不能吃?一旦吃下去就会中毒?那中国古代饮茶人,又是如何对待“茶渣”的呢?

唐代陆羽写作《茶经》时,茶叶的碎末还不是需要提防的“阶级敌人”。相反,唐代人饮茶时,竟然还担心茶不够碎。

《茶经·五之煮》中记载:

“既而承热用纸囊贮之,精华之气,无所散越,候寒末之。”

这里面说得很明白,茶喝之前要“末”。也就是说,团饼之茶要碾成末才可以煎煮。为了怕茶含水量大不方便“末”,在前面还有“炙茶”的环节。将茶烤干,才可以“末”得更碎。因此,才有了“候寒末之”的说法。

在《茶经》这段原文下还有一行注释,用来解释“末茶”时的注意事项。据说,碾成细米状的是上品,要是碾成菱角状那就沦为俗物了。也就是说,唐代这个“末”的过程绝不是碾碎了就万事大吉,而是已经形成了严格的操作标准。

《茶经》中有一系列茶器具,专门为了服务于“末茶”的环节。要将茶末好,需要用到“碾”。为了分出末茶的粗细,则需要竹制的“罗合”。为了方便取用“末茶”,还有海贝制作的“则”。(www.daowen.com)

为什么单单没有类似如今茶漏的器具?因为磨成细米的末茶,并不需要滤出。不但不滤出,这些末茶还要与茶汤一起咽下肚。

不管是唐代的煎茶法,还是之后宋代的点茶法,一直没有实行茶水分离。日本茶道,也是将抹茶粉与水充分融合后一起喝掉。日本这种“茶水交融”的饮法,明显有着宋代点茶法的影子。所以,日本茶道里也没有茶漏一类的道具。

之所以不将茶滤出,而是与茶水一起喝掉,最主要还是唐宋的古人太会过日子了。当时茶叶的产量很低,运输起来又不方便。因此,饮茶是一件相对奢侈的事情。来之不易的茶叶,一定要最大化地利用起来。显然,只是泡水喝太可惜了。

于是乎,古人不仅要“喝茶”还要“吃茶”。但是,干嚼茶叶估计并不是太美好的享受。思来想去,便有了将茶“末”后,再进行煎煮或冲点的做法了。将茶“末”碎,不光是为了味道充分析出,更是为了容易下咽。

唐宋饮茶之法,其实是中国传统“惜物精神”的体现。

饮茶方法,历经千年,多有变革。但对茶视若珍宝的态度,今天的饮茶之人未尝不可借鉴。

也就是说,团饼之茶要碾成末才可以煎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