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了解《茶经·一之源》:野茶好还是种植茶好?

了解《茶经·一之源》:野茶好还是种植茶好?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茶经·一之源》中明确指出“野者上,园者次”。甚至于把茶圣陆羽当作了野生茶的形象大使。我们不妨来拆解一下《茶经》中的这句话,看看野茶到底好不好?首先,陆羽时代的野茶确实要比种植茶品质好。但是可以看出,陆羽是野茶的忠实爱好者。其次,由于当时茶树只采春茶,产量较低。《茶经》中,专门讲了“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但不得不说,不管是野人指给秦精的茶,还是陆羽上山采的茶,还都算得上野茶。

了解《茶经·一之源》:野茶好还是种植茶好?

茶圣陆羽,似乎认为野茶更好。《茶经·一之源》中明确指出“野者上,园者次”。很多茶商拿着这句话当金科玉律。甚至于把茶圣陆羽当作了野生茶的形象大使。

我们不妨来拆解一下《茶经》中的这句话,看看野茶到底好不好?那些年,为野茶花的钱,到底值不值?

首先,陆羽时代的野茶确实要比种植茶品质好。茶圣陆羽,自己也非常热衷于收集野茶。如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诗中,就说陆羽采茶是“远远上层崖”。由于是深山老林,有时候甚至要“时宿野人家”。茶圣有没有遇到毛人,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看出,陆羽是野茶的忠实爱好者。

但这一切,并不能证明野茶质量有多好。事实上,是唐代的种植茶品质不够好,衬托出了野茶。这才有了“野者上,园者次”的结论。

首先,唐代饮茶风气方兴未艾,市场规模较小。因此,不足以支撑一个农民专门去从事茶叶种植与生产。更多情况下,采茶、制茶属于贴补家用的零活儿。这也就导致唐代茶农多是“业余爱好者”。他们种出的茶,品质自然没有保障。

其次,由于当时茶树只采春茶,产量较低。因此,辟出大片的地方种茶,不是一个划算的选择。倒不如春天时直接进山采些野茶,回来做一做也能卖钱。因此,没有人愿意真正种植打理茶树。遭遇野人的秦精,就是这种“业余茶农”。(www.daowen.com)

再者,当时的种茶技术也确实不行。《茶经》中,专门讲了“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要是大家都是种茶高手,那茶圣也就不用啰唆这么多了吧?

由此,我们可以梳理出唐代的茶业形态。人们喝的茶,应该是既有野茶也有种植茶。野茶在唐代并不神秘,也不高级,甚至于说是人们饮茶中的常态。

但不得不说,不管是野人指给秦精的茶,还是陆羽上山采的茶,还都算得上野茶。

时至今日,真的没有那么多野茶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