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诗的功能及影响

中国古代诗的功能及影响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代的教育也是用诗歌的形式。中国古代从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法律也不是机械的,要通变,但通变要有灵性。诗歌伴随着中国历代考试。在中国古代,没有西方型的科学,所谓的科学姑且称为中国型的科学。除了哲学、宗教、科学领域,诗的功能还特别体现在中医学里。

中国古代诗的功能及影响

这一部分的主题从写诗之人转移到了诗的功能上,此之谓“断”,但逻辑上还是紧接着上一部分,接着讲诗在中国古代各领域中的作用,此之谓“连”。前一部分的结尾讲了诗在宗教中的运用,从此部分开始进入诗与教育。中国古代的教育也是用诗歌的形式。小孩要读《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书中有诗的韵律。最重要的是要对对子,对对子是诗的基础。《声律启蒙》里“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既在对对子,对出的又是诗,三尺孩童在诗歌里得到熏陶。诗歌、诗性是中国人学习的最重要内容。今天我们采用的是西方式学习,西方式的学习就是能够一一准确地记下来。而中国古人就是叫你背,背会了之后总有一天你会体悟到的。小孩都是从小就开始背,背《论语》、背《庄子》、背《唐诗三百首》……背完了,慢慢去体悟。因为讲出来的东西只是表面的东西,最深刻的东西要靠体悟。中国整套学习模式都是这样讲“参”、讲“悟”的。“学而优则仕。”中国古代从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用来选拔管理人才的,但最重要的考试考的却是诗歌。为什么管理人才的选拔更重视诗歌,而不重视法律条文?因为对中国型的治理体系来说,最重要的是活的灵性,而不是死的书本。古代行政官员对方方面面都要管的,所以通变就很重要。中国古代的法律也不是机械的,要通变,但通变要有灵性。对古人来说,灵性要靠诗歌来培养的。考查你的诗歌水平如何,就是考查你的灵性。

中国人是灵活的。中国人说“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命中注定的事,莫错过姻缘”。虽然有些事是命中注定的,但还是会有错过的时候,这是中国人的灵活性。《菜根谭》讲“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是说如果你在一个政治清明的社会,那么你要方方正正,严格按照法律行事;如果你处在乱世,就要像圆球一样滚过去滚过来,哪边都吃香。《菜根谭》紧接着讲,如果“处叔季之世”(一个好的社会正在往坏的方向发展,或者坏的社会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就要“方圆并用”,有时要坚持原则,有时要开点后门。这是中国人的方式。这个灵性是靠诗培养的。诗歌伴随着中国历代考试。李白想去做官,他很聪明,不去考试而走另外的路线——作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般的士人都是走正规的考试之路的,更要写诗了。例如,高适去考试,写了“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别韦参军》)的明志诗。在考试的过程中,要去找关系,叫“行卷”。例如,白居易找关系时找到顾况,顾况用其名开玩笑,说京城之居很不易,京城的米很贵哟。白居易就把自己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献上:“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顾况一看,马上表示:诗写得这么好,你在京城居住应该很容易的。考试中榜后还要写诗,如孟郊的《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总之,诗歌伴随着中国人的全部生活

诗歌不仅是文学,而且是中国文化中最根本的东西。先秦诸子里,特别是孟子墨子荀子,每讲完一个道理,都要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来表明自己前面讲的道理的权威性。古人讲“子曰诗云”,“诗云”即《诗经》里的话,与“子曰”一样权威。在这里,诗歌不是文学作品,它表明了真理性。引用诗歌,就表明我获得了一种真理。中国的小说,在关键的时候,要“有诗为证”。例如,读《三国演义》读到“火烧连营”,陆逊追刘备追到白帝城附近时,被诸葛亮八卦阵包围了起来,诸葛亮看陆逊太年轻了,死了可惜,心想算了,就把他放了吧。这时候,作者就写道——“有杜工部诗为证: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好一个“有诗为证”:诗是用来证明的。诗歌具有权威性、真理性、逻辑性。

在中国古代,没有西方型的科学,所谓的科学姑且称为中国型的科学。中国型的科学,无论在理论还是技术上,直到16世纪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的科学家也是要写诗的,如发明了地动仪张衡,大家都能背诵他的《四愁诗》,这首诗写得相当漂亮,以至鲁迅都要借用来“故诗新编”,讽刺当时的新诗人,[5]可见其影响力。

除了哲学、宗教、科学领域,诗的功能还特别体现在中医学里。中医和西医是不一样的,中医医生通过号脉就能把人的身体状况看出来。对西医来说,号脉只能看到心脏的跳动;对中医来说,脉是和全身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号脉特别重要。脉的科学规律叫脉象,人的脉象共28种,只有1种为正常脉象,其余浮、沉、迟、数、长、短、虚、实等27种为病脉之象。在中医的书里,每一脉的定义都是一首诗,如“细脉”:

细脉一丝牵,余音不绝然。

真阴将失守,加数断难痊。

“细脉一丝牵”,是指一按上去,只有一点点脉象。中医讲“浮沉迟数”,“浮”指轻按就能感到,“沉”指要用力深按才感觉得到,“迟”就是跳动得很慢,“数”就是跳动得很快。细脉,就是脉细如丝,只有那么一点点。如果是阴虚,细脉就是“真阴将失守”;如果细脉之象中还有数脉(跳得快)现象,就“断难痊”,没有救了。中医关于科学定义的东西用诗歌的方式来表达,是因为医与诗相通,特别是医的本质与诗的本质相通。

中国的艺术和其他国家文化艺术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诗融汇灌注在各个艺术领域里面,而且具有主导性的作用。中国音乐与西方以器乐为主的音乐不同,中国音乐中最重要的是声乐,所谓“丝(弦乐)不如竹(管乐),竹不如肉(声乐)”(《世说新语·识鉴》),“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贵人声也”(《礼记·郊特牲》)。就是说弦乐不如管乐。为什么呢?管乐是与嘴相关的。而管乐又不如声乐,声乐是用嘴来唱的,是和人的气联系在一起的。声乐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歌词。在中国的音乐里面,是用诗歌作为主打,歌词规范了曲调旋律中的情感,“以词统曲”。对西方人而言,无标题的音乐是最好的,你可以有无限遐想的空间,而中国恰恰要用诗歌把音乐理性化。

中国绘画发展的最高形态是文人画,而文人画就是诗书画的统一。一个人若只能画画,那么他仅是一个画工。如果不仅会画画还会写诗,他才可进入“文化”之殿堂。诗既可以作为一种书法表现形式,又可以体现诗的境界,在整个构图中与画的笔墨相得益彰。作为中国画家,必须会写诗,画的作品才能叫文人画,才能够达到一流的水平。画的境界是要靠诗来提高的。这与西方的画就是画、诗就是诗极为不同。

中国的建筑、园林、寺庙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就室内装饰而言,挂一幅书法作品比挂一幅画在级别和境界上要高,所以最重要的是对联。对联是什么?对联就是诗,就是用诗歌作为点睛的东西。大家看《红楼梦》的时候就知道,修大观园时,哪个地方题了匾额,哪个地方题了一副对联,正是这些具有诗情的题匾和对联,让建筑的意境呈现出来。一座寺庙建筑水平的高低、宗教境界的高低,也是与庙中从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到藏书楼的每一单体建筑中的对联紧密相关的。成都的宝光寺中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上联讲,事情是做不完的,做完一件事情还有别的事情,只有不了了之,方能摆脱出来,这是一种生存智慧。为什么要“不了了之”,根据下联中体现的有限与无限的关系,这种生存智慧得到了一种哲学上的提升。整个对联把生存智慧、宗教智慧化为一种诗意境界。

诗在中国的各门艺术里贯穿和流淌,同样在元明清大盛的小说和戏曲中起主导作用。中国的小说、戏曲与西方的小说和戏剧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中国的戏曲是靠作为诗的形态之一的“曲”来构成其情节的主线的,戏曲的四大要素是“唱、念、做、打”,“唱”是作为诗的曲,“念”的除了散文的白,就是韵文的诗,人物上场,往往念一首上场诗,做自我介绍。戏曲中情节的推动要靠唱腔,唱腔就要靠诗歌,即作为诗的曲来实现的。因此,可以说,诗成了中国戏曲的灵魂。中国的小说和西方小说最大的差别,就是诗歌在其中起了主导的作用。(www.daowen.com)

首先,每部小说的前面一定要有一首诗(可以是诗的各种形式,如诗、词、曲、歌)。这首诗是用来点睛的,小说的主题要通过这首诗来表明。例如,《三国演义》一开头就有一首《西江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表明了《三国演义》的主题。《水浒传》也同样由一首词开始,这首词把《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凸显了出来: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评议前皇并后帝,分真伪、占驻中州,七雄扰扰乱春秋。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

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霎时新月下长川,沧海变桑田古路。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又恐是伤弓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

不管这首词写得好不好,也不管此词属于自度曲还是《临江仙》变调,它确实把《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凸显了出来。

《红楼梦》前面没有诗,但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中把书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各用一首曲子预示了出来。因此,无论诗放在小说的开头,还是在中间,其用诗来点题的作用是相同的。姑且把这一作用称为诗词点题。

其次,小说情节演进到关键时刻,也要用诗来表现。《西游记》中一到关键之时,如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个地方,“但见……”就开始用诗了。孙悟空和妖怪打到最紧要的时候,往往有“词曰……”为什么呢?因为最重要的情节,用散文一般是写不出其中的精彩的,要用诗特有的美丽韵文让你知其重要,同时还要用诗特有的言外之意让你去体会。所以小说的情节凡是到了关键时刻都要用诗,这正内蕴了诗对小说的主导作用。

最后,是“有诗为证”。这一点在前面已讲过,这里补充一下,它与第二点一样,强调某一人物、某一事件、某一情节对小说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可知,诗渗透在中国艺术的各个门类中,流淌在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之中,它不完全是作为艺术之一的文学,也不完全是作为文化之一的艺术,而是贯穿在全部艺术和文化之中的具有精神性的东西,也就是前面讲的,诗是中国文化之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