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艺术传统与中国电影:连接两种艺术形式的桥梁

中国艺术传统与中国电影:连接两种艺术形式的桥梁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爱森斯坦就认为,两个镜头的并列不是两数之和,而是两数之积。现代诗与现代电影共同的运行机制就是运用蒙太奇手法,以空间的同步取代时间的延续。从某种程度上讲,诗的艺术中的诸多修辞手法与电影语言中的蒙太奇,在情感输出上会产生相似的效果。不同的剪辑方式可以赋予一部电影新的灵魂,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思考,这也正是蒙太奇的魅力所在。总之,诗也好,电影也好,可以说蒙太奇是衔接这两种艺术的桥梁。

中国艺术传统与中国电影:连接两种艺术形式的桥梁

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据说其灵感来源是汉字。事实上,许慎《说文解字》云:“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会意”是汉字区别于其他文字的重要标志。“武”“信”就是典型的会意字,“武”是什么?止戈为武。止指停止,戈是武器,止戈就是指停止战争,就是永别了武器。“信”是什么?人加上言,人所说的话就是信息。会意就是把相类似的事物放到一起,然后合成一个新的意义。事实上,电影蒙太奇的机制就是“比类合谊”。这类似于电影中两个镜头并列,不是加法,而是乘法。爱森斯坦就认为,两个镜头的并列不是两数之和,而是两数之积。

爱森斯坦认为,蒙太奇不只属于电影,它同样属于文学艺术,比如小说艺术,还有诗歌艺术。他认为《安娜·卡列尼娜》中,渥伦斯基赛马那一段用的就是标准的蒙太奇。他还认为,马雅科夫斯基的诗歌就是一连串蒙太奇的结合。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打破“三一律”,将所有叙事元素打碎、重组。1922年艾略特的《荒原》是极晦涩的,一会儿是鱼王的传说,一会儿是小公务员的偷情,诸如此类的叙事元素像一个个镜头闪过,整部作品就像蒙太奇序列的组合。所以,现代主义习惯于把时间上有序、规整的东西打碎重组。而当我们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时,不仅可以为如何理解诗的晦涩语言指明方向,还能为电影的表达找到理论支持。

现代诗与现代电影共同的运行机制就是运用蒙太奇手法,以空间的同步取代时间的延续。从某种程度上讲,诗的艺术中的诸多修辞手法与电影语言中的蒙太奇,在情感输出上会产生相似的效果。不同的剪辑方式可以赋予一部电影新的灵魂,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思考,这也正是蒙太奇的魅力所在。

总之,诗也好,电影也好,可以说蒙太奇是衔接这两种艺术的桥梁。(www.daowen.com)

【注释】

[1]江弱水,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