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电影传统划分方式及艺术与传统关系

中国电影传统划分方式及艺术与传统关系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伦理情节剧——以家庭为中心,采用传统情节剧的模式,表现道德冲突并折射社会矛盾。这种划分对电影本身的遮蔽是值得警惕的。从20世纪20年代的但杜宇、洪深、史东山一脉,到30年代的诗化电影,再到40年代的文华公司,还有“十七年”时期的散文式电影和80年代的“影像美学”,90年代的艺术片及21世纪以来的青年导演探索,都可以划分到意蕴派中。

中国电影传统划分方式及艺术与传统关系

1.“四分法”

(1)文人电影——注重个人风格、个人领悟、个人视角,疏离时代硝烟和社会风潮,强调意味和意境,不追求故事性、戏剧性。

(2)政治电影——主题是现实政治,明确的政治诉求和强烈的宣教色彩。

(3)娱乐(商业)电影——以商业利润为目的,以满足大众趣味为标准。

(4)伦理情节剧——以家庭为中心,采用传统情节剧的模式,表现道德冲突并折射社会矛盾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电影工作者经常拍摄伦理情节剧,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伦理情节剧和其他三种明显不能并列,于是就把其划掉了。

2.“三分法”:

(1)“主旋律”电影。(www.daowen.com)

(2)商业电影。

(3)艺术电影。

这种划分方式对电影划分的层面做出了回答,即电影划分是基于电影属性,而不是基于电影本身。这种划分对电影本身的遮蔽是值得警惕的。可以说,这种论调的理论基础是混乱的,对电影艺术的认识是肤浅的。事实上,电影只有在符合某种要求、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前提下,才可能存在并由此确定自己的本性。诚如马克思所说:“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3.“二分法

笔者认为,从美学角度,中国电影可以划分为两大传统或类型。一支主要是受儒家美学的影响,积极介入社会,价值指向现实人生,以描摹、再现、批判现实社会生活为己任,是外向的、形而下的,这就是社会派。20世纪20年代的郑正秋、张石川就是属于这一支,30年代的左翼电影,40年代的社会派(昆仑公司出品的影片中,导演代表人物——史东山、蔡楚生、阳翰笙、沈浮、郑君里),“十七年”时期的革命历史题材、现实题材影片,一直到80年代的“谢晋模式”、90年代的“主旋律”,还有21世纪以来的新主流电影都可以划分到社会派中。

另一支主要受道家美学影响,以表现、揭示具有普遍人生况味、生命体验的意义为目的,价值指向在表达永恒、绝对,心灵、人生况味时,是内倾的、形而上的,这就是意蕴派。从20世纪20年代的但杜宇、洪深、史东山一脉,到30年代的诗化电影,再到40年代的文华公司,还有“十七年”时期的散文式电影和80年代的“影像美学”,90年代的艺术片及21世纪以来的青年导演探索,都可以划分到意蕴派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