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儒家来讲,它的核心问题是伦理学问题,是人性的培养问题,是处理人和世界的关系的问题。因此,这个“内圣”之学的心性培养是儒家美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心性论”。儒学是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基础,也就是说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是由它来奠定,不是说汉民族是儒家塑造出来的。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有必不可少的精神内核,济世情怀、道德修身等一般被认为是儒家对中国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产生的影响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人把它概括为“内圣外王”之道,所谓“内圣”,即自己内心的人性的修养,“外王”就是建功立业,这是儒家的两个重要的方面。
李泽厚先生认为,“一个世界”、“乐感文化”和“实用理性”这三个方面,是儒学的深层结构,而这种儒学深层结构也深深地影响到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很多人在探讨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或者儒家哲学的基本主张是什么时,李泽厚这十二个字做出了比较深刻的回答。
1.一个世界
“一个世界”是什么呢?对汉民族,对中国人来讲,中国人的文化观念里面只有一个世界,只有人世间这一个世界,人只活这一世,没有西方那样的两个世界——一个尘世、一个天国。这样的世界观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影响了中国人的处世态度。对中国人来讲,现世就是一切,不存在超越的问题,不存在对来世的浮生问题,不存在对神的仰望问题。这是好事,也是坏事。放到艺术上来讲,这绝对是一个大的问题。在中国艺术里面,看不到超越性,看不到终极性的东西,更多地成了一种世俗性的追求、物欲的追求、肉体的追求,而精神追求必然变成奢侈品,这就是“一个世界”的问题。
2.乐感文化(www.daowen.com)
“一个世界”之下,中国人的一大特点是“乐感文化”,也可以叫“乐观文化”,就是说中国人既然在这一个世界之内,他对这个世界总有一种乐观的态度,是积极进取的、乐观的、向上的、君子自强不息式的,或是“天行健”“知其不可而为之”,赋予自然、宇宙以巨大的情感性的肯定色彩,用这种充满积极情感的“哲学”来支持人的生存,人才能与天地共同构成“本体”。此外,中国人没有悲剧意识,或者说中国人的悲剧意识匮乏,这种匮乏会使人变得非常浅薄。悲剧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悲剧会使人性变得深刻和完整。
3.实用理性
“实用理性”这种思维方式更重实际效用,轻遐思、玄想,重兼容并包,即有用、有理便接受,不执着于某一情绪、信仰或理念。中国人所有的聪明才智和所有的兴趣中心都在功利上面,都在实用上面。实用主义占据了文学艺术的主流,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既无天国上帝,又非道德伦理,更非‘主义’‘理想’,那么就只有以这亲子情、男女爱、夫妇恩、师生谊、朋友义、故国思、家园恋、山水花鸟的欣托、普救众生之襟怀,以及认识发现的愉快、创造发明的欢欣、战胜艰险的悦乐、天人交会的归依感和神秘经验,来作为人生真谛、生活真理”。现世的存在、肉体的存在,以及对现世生活有用之物,都可以成为研究的重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