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电影研究.③:中国艺术传统与中国电影- 讲座文集

中国电影研究.③:中国艺术传统与中国电影- 讲座文集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国内出版美学类教材已有200多本。中国美学史相关著作也有几十本。扛鼎之作有三,李泽厚和刘纲纪的《中国美学史》、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及李泽厚的《美的历程》。除了以上三本书外,还有两本著作也对中国美学史研究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其中的《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讨》等,现在仍是学习中国美学的著名篇章。

目前,国内出版美学类教材已有200多本。中国美学史相关著作也有几十本。扛鼎之作有三,李泽厚和刘纲纪的《中国美学史》(一、二卷)、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及李泽厚的《美的历程》。

李泽厚、刘纲纪的《中国美学史》只出了一、二卷,第一卷是关于先秦两汉的,第二卷是关于魏晋南北朝的。这套书的主要特点是围绕中国美学思想史,把中国美学放到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背景下进行研究,资料之丰富,视野之广阔,论述之细致,是其他同类无法比拟的。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是从先秦美学讲到了近代美学。本书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它把中国美学的主干看作是道家美学,认为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的开端,这与李泽厚、刘纲纪二人的观点是相左的;二是用史学范畴来串联中国美学,改变了中国美学一直以来从思想出发、从文化出发、从哲学体系出发的写作惯例。抓住了美学史的范畴,就抓住了中国人各个历史时期的审美意识。例如,对“意境”这个问题的不同解读,人们普遍认为应该用王国维的“意境说”来回答中国艺术的意境问题,但追本溯源之后就会发现这是不太合理的,因为老子美学才是其源头。

如果李泽厚、刘纲纪的《中国美学史》是关于美学思想史的,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是关于美学范畴史的,那么《美的历程》要怎样概括呢?从这本书的目录中我们可以得出答案,这本书是关于审美意识史的。它既不是从哲学思想出发,也不是从范畴出发,它认为凡是能够表现出中华民族,尤其是汉民族审美意识的文物、器物,都可以进入美学的研究领域。因此从远古的图腾、青铜器,一直到近代的文学、绘画作品,都可以被纳入研究范围之内。换言之,这本书将告诉读者如何从文学、艺术器物上来寻觅和感知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思想。(www.daowen.com)

除了以上三本书外,还有两本著作也对中国美学史研究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一本是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另一本是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宗白华先生在中国美学史研究领域的地位毋庸置疑,谈中国美学史时他是必须涉及的一位人物;原因在于先生对艺术和美学深入骨髓的领悟,以及他能够于简明扼要的文字中深刻揭示出中国艺术和美学的精髓。袁济喜教授评价《美学散步》是字字珠玑,一句顶一万句。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的生命力也是比较大的。中国艺术精神主体之呈现和庄子的再发现在这本书里都做了最为细致的梳理研究。此外,宗白华先生的《艺境》与《美学散步》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其中的《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讨》等,现在仍是学习中国美学的著名篇章。

李泽厚有“美学三书”,所谓“美学三书”即《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也就是两本中国美学史和一本美学原理。《华夏美学》和《美的历程》从大的范畴上来讲,都属中国美学史,但是各自的侧重点不一样,《美的历程》应该属于审美意识方面的研究,《华夏美学》应该属于儒家美学研究,是把孔子美学作为中国美学的主干来建构的。这样,这本书就和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形成了对照,一个以道家美学为主,另一个以儒家美学为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