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一阳之谓道。乾(图15)属阳,坤(图16)属阴,宇宙万物都由阴阳、刚柔组成。
图15 乾
图16 坤
从以上可见,易太极的八卦结构和每卦每爻产生的变化错综复杂关系,显示整个易卦系统是一个生气勃勃、变化无穷的有机体,绝对可以启发我们在运用“易电影理论”的创作中如何去建构剧情起伏、人物和节奏上的阴阳对比组合元素。在此,特别引用著名电影编剧家夏衍的论述来呼应,他的《电影论文集》中《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中提到,“一件文艺作品也应该是有机体……各部分互相影响,互为呼应,有反应有反射的有机联系(正好像一个易卦可以产生的错综复杂关系)。情节如此,人物性格也是如此。情节有发展,人物性格也有发展,发展者,起变化也,为什么会起变化?一定有使它非起变化不可的因素,这个因素就是矛盾和冲突……矛盾积累起来就要发生冲突和斗争,经过斗争,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立的双方就会向着它相反的方面转化(正是阴阳的转化),这就是变化,这就是发展。因和果,前因和后果,有着必然的辩证的联系……”[3]
夏衍编剧创作理论时重视变化和辩证冲突联系,正好像他是不自觉地活用了“易电影理论”来创作般奇妙。
卦爻象是数千年前的图像符号,中华先民从绘图发展出记事沟通用的象形文字和占卜用的卦象两种符号,所以卦象符号和象形文字可以说是同源,有一定联系。既然《易经》以象先行,而电影本身就是象,其意义沟通和艺术表达亦是以象为先,那么我们在建构“易电影理论”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易象的特点。我们来审视一些特别的易象例子,如 图17所示。
从火风鼎(图18)可以清楚看到《易经》中卦爻符号和实物形象的密切关系。(www.daowen.com)
图17 下经五十鼎卦
图18 火(离)风(巽)鼎
鼎卦大象为一个鼎的形状,初六象征鼎足,九二至九四,三个阳爻象鼎腹,六五象鼎耳,上九象举鼎用的鼎铉。巽卦属木,亦代表风,可能古人观察到风临则树木动,两者有相互感应关系。中华文化重艺术诗意想象力,用西方的逻辑无法完全解释。鼎是用来烹饪的,烹饪要用木生火来煮,所以鼎是由巽(木)在下、离(火)在上组合而成,是烹饪之象。鼎卦是在革卦之后(革故鼎新),乃戏剧性发展。
《易经通解》下经六十二小过卦,上卦为雷,下卦为山。“过”有超过、过分之意,“小过”指小程度地超过,即事物发展稍偏离合理点。《易经》讲究阳大阴小,小过卦四阴二阳,阴过于阳,故称“小过”。从卦象来看,小过卦如同一只展开双翅飞翔的小鸟(图19),卦辞:“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
图19 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行事勿逆流而上,应顺势而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