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电影研究:以80年代以来为基础的赋比兴电影理论应用

中国电影研究:以80年代以来为基础的赋比兴电影理论应用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键词:赋比兴电影理论中国艺术传统诗词首先说一下我的背景,我从小在中国香港念小学、中学,基本上是受西方的教育,过去的时间主要是看美国电影,但是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日本电影崛起,黑泽明、沟口健二和后来的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作品都在威尼斯、戛纳国际影展拿到大奖,可以说是振奋人心。

中国电影研究:以80年代以来为基础的赋比兴电影理论应用

刘成汉[1]

摘 要:刘成汉教授深入阐述赋比兴电影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创建的缘起与过程,分析如何将中华文化中重要的诗词艺术传统转化为电影理论,并就“赋”“比”“兴”三种创作手法,具体举出在中国电影文本中的应用。文中也融合世界电影史和电影理论的框架,以中国电影的时代背景和导演创作风格为基础,梳理出理论建构的历史性和系统性。

关键词:赋比兴电影理论 中国艺术传统 诗词(www.daowen.com)

首先说一下我的背景,我从小在中国香港念小学、中学,基本上是受西方的教育,过去的时间主要是看美国电影,但是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日本电影崛起,黑泽明、沟口健二和后来的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作品都在威尼斯、戛纳国际影展拿到大奖,可以说是振奋人心。那时香港对电影艺术比较投入的年轻人都受到很大的启发,为什么同在亚洲的日本电影,有那么大的成就、那么高的水平?那个年代的香港年轻人,包括我,一股脑就想去美国学电影,回来为中国电影贡献一份力量。同时期去美国的除了我,还有徐克、方育平等人,去英国的有许鞍华、严浩等。从国外学成归来以后,就产生了所谓“香港新浪潮”的电影运动,除此之外,我们也推动了香港电影文化、电影节和电影教育的发展。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我刚刚到美国的时候,是完全投入研究西方电影艺术、电影文化、电影理论中,简直是如醉如痴,什么都学。但是过了几年以后,我慢慢发现作为一个中国人,自己对中国电影史完全没有一点儿认识,对中国电影理论的理解完全不存在,这感觉就好像崔健的经典摇滚乐《一无所有》。我开始觉得西方的理论不可能完全解释我们所有的电影历史、电影文化和电影理论,为什么我们自己不可以有一点儿我们的发明呢?

这个反思是我一个自我觉醒的过程。1975年我回到香港以后主要是当电影电视编导,同时我一直对电影文化、电影理论、电影艺术很感兴趣。到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突然有机会看到内地改革开放后传入香港的三四十年代的电影,包括《小城之春》《马路天使》《十字街头》等,如果没有影片的话,根本不懂得怎么发展自己国家的电影理论。然后我就想到,西方的电影理论基本上是借用它本身的传统和文化,包括西方电影理论之祖爱森斯坦,他发展的蒙太奇理论主要来自当时俄罗斯的文学形式主义政治哲学、马克思、黑格尔唯物主义和矛盾冲突,尤其是阶级冲突,奠定了其蒙太奇主要的理论基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