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中小学生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作为中小学生,应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正确履行自己的义务,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充分实施自我保护。
①自我保护的地位和作用
自我保护是指中小学生在社会的教育、保护和指导下,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觉抵制社会不良倾向的影响,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保障和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品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意志行动。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学校、社会、司法机关都有责任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但仅仅依靠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不足以保护中小学生的合法权益,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至关重要,与来自外界的保护一起才可构成一个完整的中小学生保护体系。
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与外界的保护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外界的保护对自我保护是重要的保障,而自我保护是其他方面保护的补充,能使社会保护的内容得以实现。没有自我保护,社会保护也就难以实现了。
中小学生依法自我保护首先可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其次还可减少违法犯罪现象的产生,增强公民法律意识,有利于法制建设。长远看来,还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②自我保护的方法(www.daowen.com)
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还需运用正确有力的方法,才能达到目的。根据中小学生自我的特点和社会环境,可采取以下方法:
A、充分以法律为武器,以外部条件为依托,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中小学生的权益是国家制定法律赋予的,并有相应的物质、组织等方面的保障。因此,当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应对自己有信心,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并利用外部条件,积极去保护自己。这就要求中小学生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只有知法、懂法,才能守法、正确用法,依靠它来维护自身权益。
B、自觉配合社会的保护,依靠和利用共青团、学联、妇联等组织的保护。中小学生的知识、活动能力有限,所以要自觉配合社会的保护,与之形成合力。共青团、学联、妇联等组织有专门协助政府做好中小学生保护的职责,其活动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应充分予以利用。这就要多了解学校、家长及其他方面对自己保护的职责和途径,以便适时请求他们帮助维护自身权益。请求社会保护也是自我保护的表现和途径。
C、自尊、自爱、自强、遵纪守法,增强对不良行为和现象的免疫力。中小学生要树立自尊、自爱、自强的意识,这样一方面会爱惜和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另一方面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法律的要求,不致于因违法犯罪而受到处罚和制裁,危害自己的健康成长,这也是保护了自己的权益。目前,整体社会环境是良好的,但也有一些犯罪、暴力、毒品的危害,中小学生应遵纪守法,自我防御,这也是自我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
至于具体如何保护自己享有的各种权利,将在后面分题详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