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崇物思想与岩茶:大山嵁岩下的贤者

崇物思想与岩茶:大山嵁岩下的贤者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东方文化的诸多特质当中,崇物思想应当算是比较突出且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茶事便是在这种思想体系的推动之下而产生的。其实不然,崇物思想其实是源自中国文化,尤其是古之道家的思想学问。崇物思想来自万物皆有灵的宇宙人生观认知。可以说《易》即是崇物思想的源头,肇始于羲皇之《连山》。而岩茶,本身就是这样一位可以助学识、养性灵的伏处于大山嵁岩之下的“贤者”。

崇物思想与岩茶:大山嵁岩下的贤者

东方文化的诸多特质当中,崇物思想应当算是比较突出且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茶事便是在这种思想体系的推动之下而产生的。现在,当我们提到“崇物”这个名词以及讨论这个词背后的含义的时候,我们一般只会想到日本的一种民族特性、思想学问。其实不然,崇物思想其实是源自中国文化,尤其是古之道家的思想学问。崇物思想来自万物皆有灵的宇宙人生观认知。

一草一木,一水一石,以知己相待。山川四时,云雷星汉,皆可俯仰而效法。崇物思想的极致与最高境界便是以万物为师。诸如蔡邑于吴地制作焦尾琴的过程,雷威在峨眉山上辨认良木的方式,草书大家怀素所立的笔冢,茶圣陆羽对于茶事的自然论述,这些都是中国文化崇物思想的体现。可以说《易》即是崇物思想的源头,肇始于羲皇之《连山》。

物,在古之学问思想中,不仅仅是我们现代学术观念所认知的物质。古人定义的物,是包含了形而上、形而下的整体而言的,是全面地去看待所有事物。物不仅仅是物,不只是站在形而下的物理层面去看待它。这一点在明洪应明的《菜根谭·评议》当中总结得非常好:“山川云物,高人以之助学识,而俗子徒玩其光华。”(www.daowen.com)

从古人的思维角度来看,物皆有物性,任何一种物质都具有它的精气神。所以以人的精气神去与之对接,这便形成一种交融、精神相往来。由于懂得与万物精神相往来、能量相交互,古人学文学艺的目的与格局会更加远大和深邃。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所以诸门诸艺都不仅仅是技艺上的探索创造、美学上的欣赏感受,而是真正具备着身心性命上的实际受用。而岩茶,本身就是这样一位可以助学识、养性灵的伏处于大山嵁岩之下的“贤者”。

(本文图片提供:倪效平 张剑峰 惠博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