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与朱熹的交往,要比陆游与朱熹的交往更密切些。辛弃疾与朱熹的相知,应追溯到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80年冬,辛弃疾调任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时值严重旱灾,辛弃疾担负起救灾使命,以“劫禾者斩,闭粜者配”八个字得到了朱熹的高度赞赏。
公元1182年,辛弃疾被罢官,闲居上饶,朱熹听说后为之愤愤不平。他常对弟子说,辛幼安是个人才,岂有使不得之理!公元1191年冬,在家闲居近十年的辛弃疾被朝廷起用为福建提刑。第二年六月,辛弃疾亲往建阳考亭向闲居的朱熹问政,朱熹赠他三句话:临民以宽,待士以礼,驭吏以严。辛弃疾虚心听从他的忠告,在福建做了许多于民有利的事。
公元1193年,辛弃疾再次到建阳会见朱熹,此次,两人同游了武夷山,并泛舟九曲,看到武夷枫叶摇红,溪潭转碧,山水如画,他们诗兴大发,当即各自吟赋了《武夷棹歌》,除了朱熹唱出脍炙人口的十首《武夷棹歌》外,辛弃疾亦作《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其九曰:“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
在辛弃疾眼里,朱熹是一个隐卧山中的“帝王师”,他希望终究有一天会有“西伯”(周文王)来把这个怀才不遇的白发隐臣起用。当夜,朱熹又为辛弃疾的二斋室书写下“克己复礼”“夙兴夜寐”相赠。他们之间虽相差十岁,但情谊却是真挚的。(www.daowen.com)
辛弃疾对朱熹推崇备至,认为自唐尧以来的几千年中,能与朱熹相比的仅有两三人,有他所作的《寿朱晦翁》为证:“西风卷尽护霜筠,碧玉壶天月色新。凤历半千开诞日,龙山重九逼佳辰。先心坐使鬼神伏,一笑能回宇宙春。历数唐尧千载下,如公仅有两三人。”
文人之间,相互赠诗赠字,就是最高礼遇了。朱熹故去后,辛弃疾不顾朝廷对朱熹的打击,亲自去武夷山吊祭朱熹,并写了一篇祭文,文中有道:“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再次对朱熹给予极高的评价。所谓莫逆之交也不过如此了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