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南北茶路开启,茶之味问道

南北茶路开启,茶之味问道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人们对岩茶的日渐喜爱,南北茶路由此打开。自此之后,逐步形成武夷山经福州到厦门的东南茶叶之路。在打捞起的茶叶中,有武夷红茶、松萝茶等。乾隆二十二年,清朝实行第二次海禁,关闭了厦门等港口,只准许广州一个口岸对外通商,武夷茶开始改从广州出境,逐步形成武夷山至江西铅山河口,经鄱阳湖、赣州到广州,长达1500余公里的南方茶叶之路。英国国会通过了《茶叶税法》,以中国武夷茶向北美殖民地征收高额茶税。

南北茶路开启,茶之味问道

随着人们对岩茶的日渐喜爱,南北茶路由此打开。

嘉庆年间,武夷山岩茶东渡到海峡的另一边——中国台湾地区。

台湾的史学家连横在其《雅堂文集·茗谈》中有说,与大陆一水之隔的台湾同胞对武夷岩茶极为推崇,不但于清嘉庆年间就由“柯朝”带去武夷茶种栽种及传播繁衍,还制作成乌龙之品。除此还极为赏识武夷正品,文曰:“台人品茶,与中土异,而与漳、泉、潮相同,盖台多三州人,故嗜好相似。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以待客。”

另有记,咸丰五年(1855),祖籍福建,台湾鹿谷乡的林凤池由当地父老资助,到闽考试,喜中举人,闽地的林氏宗亲设宴为他庆祝,并带他到武夷山游览,林凤池见这里碧水丹山,风景秀丽,又早就对武夷岩茶钦羡不已,便乘兴来到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拜访该寺方丈,想购买茶苗回报乡亲资助学业之恩。时任天心永乐禅寺的方丈如疾法师感念林凤池的感恩之心,便赠送武夷“青心乌龙”茶苗36株,嘱咐说:此为武夷乌龙茶佳种,须细心培育,如能分栽广植,则子孙享用不尽。林凤池携苗而归,引种成功,并逐渐移苗广植,成为今日的冻顶名茶。

武夷山岩茶,不仅在国内风靡一时,而且很快走出国门。

1644年,英国人在厦门设立贸易办事处运销武夷茶,经历过1656—1684年间清政府的第一次海禁后,1689年英国首次从厦门港直接进口武夷茶。自此之后,逐步形成武夷山经福州到厦门的东南茶叶之路。

1984年,瑞典海域打捞起东印度公司1745年的“歌德堡号”沉船,60多万件瓷器、370吨茶叶以及大批丝绸浮出海底。在打捞起的茶叶中,有武夷红茶、松萝茶等。人们惊奇地发现,锡罐封装严密、未受水浸变质的武夷红茶,竟然仍可冲饮。

短短的几十年间,武夷茶风靡欧洲上流社会,横扫当时欧洲比较发达的荷、英、法、俄诸国,王公贵族、社会名流皆以品饮武夷茶为尊贵。西方对武夷茶的狂热追逐,为许多商贩创造了良机。雍正五年(1727)中俄《恰克图条约》确定恰克图为两国商人贸易地点后,武夷茶开始大步走出幽深的山脉,穿越万水千山,走向俄国宫廷、走向欧洲大陆。

一批嗅觉灵敏的山西商人,从武夷山茶区采购茶叶,为了运输方便,就地加工成茶砖,从武夷山出发,越分水关,出九江,经山西……转至库伦(今乌兰巴托),北行达恰克图,俄商再贩运至伊尔库茨克、乌拉尔、秋明,直至遥远的彼得堡和莫斯科。据《山西外贸志》载,在这条商路上,挑夫、货船、车队、马帮、驼铃络绎不绝,绵延万里,蔚为壮观,成为一条可与“丝绸之路”相提并论的国际商道,号称“万里茶路”。

晋商不但把武夷茶作为挣取外币的武器,还在国内到处开茶庄,通过贩卖、流通武夷茶的窗口,开设镖局、票号,运筹着“汇通天下”的金融业务,开创了一段辉煌的商业传奇。

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朝实行第二次海禁,关闭了厦门等港口,只准许广州一个口岸对外通商,武夷茶开始改从广州出境,逐步形成武夷山至江西铅山河口,经鄱阳湖、赣州到广州,长达1500余公里的南方茶叶之路。(www.daowen.com)

在当时,有一些人就靠着贩卖茶叶而成为富甲一方的商人。像闽籍商人潘振承、伍秉鉴等人率先从武夷山贩卖茶叶,在广州分别成立了“同文行”“怡和行”,长期与东印度公司从事茶叶与纺织品的出口贸易。为了能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供应量,以潘氏、伍氏为代表的十三行商人纷纷在武夷山租购大量的茶山,建茶厂,有的在武夷山茶叶集散地赤石、星村开茶庄向茶农收茶。

在当时的欧洲,武夷茶是中国茶的代称,占据欧洲茶叶市场的半壁江山。只要贴有“同文行”“怡和行”字样的茶叶就是品质的象征,就可以卖出高价。

茶叶可以改变世界,这话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却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的茶叶和纺织品大量销往欧洲,造成了极大的贸易顺差,为了扭转这个局势,西方列强就把鸦片输入中国来掠回黄金白银,最终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

据《利玛窦中国札记》《西方文化与中国(1793—2000)》等书记载,在1842年《南京条约》的谈判中,英方坚持认为福州开放问题涉及中英间的“武夷红茶贸易”,坚决不放手福州,并声称贩卖茶叶,以福州为便,务求准予通商。道光皇帝对福州的战略价值极为重视,绝不开放。他于8月17日谕称闽省既有厦门通市,自不得复求福州,22日又重申福州地方万不可予,如万不得已另以他处相易之。最后英方以开放天津为威胁,不如所请,即行开仗,道光皇帝不得不妥协。

在当时,茶叶自武夷山运至福州仅需四至八天,而运至广州则需大约60天,福州开放后,西方商人加速了武夷茶的贩运。据《中国茶经》记载,英国当局规定每船必须载满七分之一武夷茶方可回国入口。

此后,许多西方茶商和生物工作者开始从福州溯闽江长驱直入武夷山,有的直接进入武夷茶产区收购茶叶,或以传教、生物科考为幌子考察武夷茶的生长环境,窃取武夷茶的培植与制作技艺。

武夷山岩茶主产区的“三坑两涧”内的慧苑寺,就曾经是外国茶商收购武夷茶的根据地,至今还保留着外国茶商装大洋的木箱。

让人想不到的是,1765年为了扩充军备,英王乔治三世规定,凡殖民地所用茶叶及其他物品均需课税。英国国会通过了《茶叶税法》,以中国武夷茶向北美殖民地征收高额茶税。为了逃税,许多地方出现了走私武夷茶的现象。英国殖民当局为维护东印度公司的利益,允许该公司低价倾销茶叶,而对其他商家、买家则高额收税,这一行为遭到当地人民的奋力反抗。他们成立“茶党”,反对茶税,拒购茶叶,经常举行集会与示威活动。茶客们宁愿放弃饮茶嗜好,改饮咖啡与其他代替品,并提出,凡为东印度公司藏茶、装卸茶叶、出售茶叶及买卖者,当视为公敌。

全世界都看得到武夷茶在当时的价值。西方殖民者无法完全控制中国的茶叶货源,同时也为了降低运输成本,19世纪40年代,印度总督本廷克组织成立茶叶委员会,并分别派该组织秘书戈登和园艺学家罗伯特·福琼先后潜入武夷山,取得茶籽偷运到印度,在印度大吉岭等地育种试种,并取得成功。之后,印度殖民政府又聘请武夷茶师带去武夷红茶的制作工艺,制出了第一批成品茶运至伦敦,英国朝野为之轰动。在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期间,武夷茶在印度被大量推广种植,成为印度重要的产业。

清代,武夷岩茶虽历经波折,但仍可以说,这是岩茶走向世界的阶段。茶产业的发展,带动的不仅仅是茶的兴起,还有文学,清代最著名的小说《红楼梦》中,多处都有对茶的描写,这本身也是茶文化对时代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