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社会问题概论: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影响

社会问题概论: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影响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共同生活发生了障碍,二是社会进步发生了障碍。青少年在刚刚走上犯罪道路时,从事犯罪活动往往是不自觉的。问题是主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成因既有个人和家庭因素也有学校和社会因素。灾难主要是自然界的产物,而社会问题主要是人群体性活动偏差,是矛盾的产物。

社会问题概论: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影响

第一章

1.填空题

(1)伴生。(2)关系。(3)家庭、传统。(4)相互依存。(5)遗产、横向联系。(6)劳资、劳工。(7)构成要素。(8)价值观。(9)客观、臆想。(10)社会、重要影响。(11)社会问题、科学认识。(12)政策决定。(13)生态环境问题。(14)受害者、人格尊严。(15)政策决定。(16)记者、政治学家。(17)价值导向、社会现象。(18)社会问题。(19)社会、广泛性。(20)都市化、科技发展。(21)不公正、主观认定。(22)客观。(23)社会关系、贫穷。

2.判断题

(1)错误。是可以确认的。(2)正确。(3)错误。社会关系包括个体之间的关系、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个体与国家的关系,还包括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群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4)正确。(5)错误。社会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共同生活发生了障碍,二是社会进步发生了障碍。(6)错误。公共问题并不都是社会问题,只有那些对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的问题才是社会问题。(7)错误。应是五个方面,还有一个”是社会问题的产生与人的道德抉择有关”。(8)正确。(9)错误。将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定义为社会问题,是因为社会上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认为这种现象或行为有悖于主导价值和主导规范,也就是违背了现存的社会规范和价值原则。(10)正确。(11)正确。(12)错误。灾难主要是自然界的产物,而社会问题主要是人群体性活动偏差,是矛盾的产物。(13)错误。在城中村改造后,城中村村民存在城市适应问题。(14)错误。青少年在刚刚走上犯罪道路时,从事犯罪活动往往是不自觉的。(15)正确。(16)错误。研究社会问题,当然不可能摆脱社会制度而从纯粹学术的角度进行探讨。

第二章

略。

第三章

1.填空题

(1)政治文化。(2)公共服务生产能力。(3)反常性的,社会解组性的。(4)社会整体利益。(5)显性的,隐性的。(6)人口系统。(7)全球性的、区域性的。(8)人口问题。(9)消极性的,积极性的。(10)劳动就业问题。

2.判断题

(1)正确。(2)正确。(3)正确。(4)错误。我国中西部地区

经济增长在加快,但与东部的差距仍然在拉大。(5)正确。(6)正确。

(7)错误。社会文化中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价值观不利于个人综合文化素养的培育。(8)正确。(9)错误。当前我国社会治理领域有呈现出越位缺位现象。(10)错误。西方政治思潮、价值观念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对我国社会有影响。

第四章

1.填空题

(1)方法论。(2)宏观、微观。(3)科学性客观性、工具性。(4)透视性、整体性、客观性、实践性。(5)台前。(6)描述、解释、预测、规范。(7)历史。(8)过去、未来。(9)功能、目标。(10)全过程、全方位。(11)结构、属性。(12)群体。(13)个人、群体。(14)穿透力。(15)社区。(16)社会结构。(17)中立。(18)价值、事实。(19)发展。(20)制度、文化、社会。(21)量、质。(22)真理。(23)思想、世界。(24)实践。(25)主观臆断、客观、逻辑性。(26)范式、思维方式。(27)数据、资料。(28)挖掘。(29)行动者。(30)全面、准确、完整、清晰。

2.判断题(www.daowen.com)

(1)正确。(2)正确。(3)错误。在研究社会问题时,要透过表面的、虚假的、碎片的、复杂的现象,掌握社会问题深层的、真实的、系统的、本质的现象,最终获得社会问题源头、形成、发展、消亡的规律性。(4)正确。(5)错误。显性功能是有助于系统的调整和适应的客观后果,这种适应和调整是系统中参与者所预料的、所认识的。(6)正确。”舆论监督”是媒体的批评性报道,它和”正面报道”并不是对立的。(7)错误。社会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是由单一的某个领域中的因素决定的,而是与其他领域的因素有关系。(8)错误。社会的最小单位不是个人而是群体。(9)正确。(10)错误。个人的行为就会深受群体亚文化特性的影响。(11)错误。定性研究是认识社会问题的开端,是考察社会问题特征及规律的前提。(12)错误。定量研究则是认识社会问题的继续,是对社会问题的特征及规律认识的深化。(13)正确。(14)正确。(15)错误。大数据在社会问题研究中有其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更多的是来自于大数据产生的基础。

第五章

1.填空题

(1)国家社会。(2)精神鼓励。(3)协调、治理。(4)社会规律性、社会规范、社会公众、社会效益、社会进步。(5)职责、功能。(6)法治、德治。(7)社会工作机构。(8)美德、公德。(9)人民。(10)开发式扶贫。(11)精准脱贫。(12)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13)乡村振兴。(14)区域协调发展。(15)供给侧结构性。(16)发现、解决。(17)发现、分析、解决。(18)结构。(19)原生环境、次生环境。(20)预防、防治。(21)道德、法律。(22)不敢、不能、不愿。

2.判断题

(1)错误。是根本力量。(2)正确。(3)正确。(4)错误。社会主体既是社会治理的对象,也是社会治理的主要参与者。(5)正确。(6)错误。”舆论监督”是媒体的批评性报道,它和”正面报道”并不是对立的。(7)错误。问题是主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8)错误。解决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经济增长。(9)错误。环境治理公众监督是我国环境治理中成本最低、最为活跃、最为有效的环保监督力量,也是环境社会治理的有效方法。(10)错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成因既有个人和家庭因素也有学校和社会因素。(11)正确。(12)正确。灾难主要是自然界的产物,而社会问题主要是人群体性活动偏差,是矛盾的产物。(13)错误。社会治理是指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多种主体通过平等的合作、对话、协商、沟通等方式,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引导和规范,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14)正确。(15)正确。

第六章

1.填空题

(1)社会服务、社会问题。(2)社会工作者、规范。(3)1900。(4)潜能、社会问题。(5)哲学理念、专业。(6)社会、精神传统。(7)职业、前提。(8)从业者、高度自觉。(9)职业责任、社会价值。(10)职业劳动、职业行为。(11)客户、需求。(12)训练、技巧。(13)助人自助、解决。(14)社会问题、全能好手。(15)社会工作、技巧。(16)社会资源、机构。(17)指导、行为。(18)从业人员、职业资格。(19)改造、社会性。(20)实践出真知。

2.判断题

(1)正确。(2)错误。社会工作者面对服务对象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其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自我决策。(3)错误。社会工作者是在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具备职业精神。(4)正确。(5)错误。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热情奉献、公道正派、诚实守信、廉洁奉公六个方面。(6)错误。职业能力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7)正确。(8)错误。社会工作者助人并非单纯提供物质的帮助,而是致力于受助对象自信的恢复,帮助他们重新走上社会正轨。(9)正确。(10)正确。

第七章

1、填空题

(1)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公共利益。(2)国家治理、社会建设。(3)整体性、公正性。(4)社会中心。(5)社会力量、管控。(6)根本利益。(7)主体、社会力量。(8)社会协同。(9)马克思主义、理论标志。(10)中国共产党、最大优势。(11)人民。(12)治国理政、方法。(13)底线、灰犀牛。(14)制度体系、保障体系。(15)国家治理、基础。(16)党的领导、首要。(17)执行能力。(18)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现代化。(19)基本生存、社会保障、制度。(20)应对体系、社会风险。(21)思想观念、深刻变革。(22)治理、源泉。(23)改善、幸福感、受益者。(24)社会、总揽全局。(25)决策统筹能力、群众工作能力。

2.判断题

(1)错误。我国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提出了社会治理概念。(2)正确。(3)正确。(4)错误。法治是衡量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准之一。(5)正确。(6)错误。社会治理理念的现代化,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的理念。(7)正确。(8)错误。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9)正确。(10)错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布局、全面协调推进。(11)正确。(12)错误。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单元细胞,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13)错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要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14)正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