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清代民国司法档案:北京地区法制的研究

清代民国司法档案:北京地区法制的研究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汉族婚俗而言,周恩慈将其分为“订婚前”、“订婚”、“结婚”与“婚后”若干阶段。双方就此写立婚书,通告亲朋好友该婚事,“两家再不能发生异议和悔婚的事了”。男方同样避免与女子本人和女方家人接触。

清代民国司法档案:北京地区法制的研究

1940年5月,燕京大学法学院学生周恩慈完成了学士学位论文,题目为“北平婚姻礼俗”。她在写作过程中参阅了一些中外文出版成果,但是更重要的资料来源于社会调查。她走访成府、海淀、三旗、蓝旗等京郊地区满汉婚俗。就汉族婚俗而言,周恩慈将其分为“订婚前”、“订婚”、“结婚”与“婚后”若干阶段。“订婚前”包括四个步骤:

请媒:议婚的开端,有时先由某方家长,看中了对方的男子或女子而托人到对方去说亲,有时是先由亲友或媒人提起,汉人中媒妁可分为两种,一是亲戚朋友为爱好说亲而任媒妁的,一种是以说媒为副业的职业媒人,俗称男子为媒人,女子为媒婆。□□门第既当,两方皆有意进行时,则可交换“门户帖”,□□暗则托人访问对方家庭实况,是否与媒人所提及门户帖上所书者相符合,访问属实,两家父母心内动情后,则实行更进一步之相看手续。

相亲:双方有意后,多半由女家的父母姑姨等到男子家中去相看一回,如男家的庭院房屋,生活情形,人口多少;这些方面都看中了才行,倒不注意男子本人如何,这就叫作“硬给家当不给儿郎”;还有不在乎相家的,就是将未来的姑爷,约在一个地方,他们细细看看,若是本人生得俊俏,又能为挣钱便可,这就叫作“硬给儿郎不给家当”;男家呢?也少不得要到女家去看看,如姑娘长得俊俏不俊俏,品行端庄不端庄,女红细致不细致,作事利落不利落,在相亲时,男女当事人本身,因为习俗所限,自己常觉害羞,大多装作不知不闻的样子,拿相亲人当普通客人招待,若在事前说明是来相亲的,女子大多因怕羞而不出来招待,所以家人大多不愿当女子面前,说明客人的来意。

换庚帖:相看完毕后,若两家都很满意,媒人便将女子的庚帖要来交给男家,再将男子的庚帖交给女家。□□然后双方各将红帖压在佛桌上的香炉下或灶王爷底下,三天之内,如果家中发生什么不幸的事,如器皿破坏,打碎家具,家人争吵等,则视为不吉之兆,当立将对方庚帖退回,亲事就此中断,因他们相信这些不幸事件之发生,乃祖宗神佛之意,暗示此婚不可成;如果三日之内,两家平安无事,便可继续进行。

合婚:以上诸事如皆顺利,则可将男女双方之八字拿到星命家那里去合婚,星命家可按两方之生日、时辰、属相、八字、五命等去推算,若是男女二人命运相升不犯大相便可合,否则,若是犯了大相而互相冲克,就是无论两家如何愿意作亲,也是绝难匹配的。□□如合婚结果,属相星命皆无忌讳冲克之处,则可谈到订婚,否则前功尽弃,婚事只可告终。[10]

“订婚”之时,男家“带着几样簪环首饰”送往女家,女方回以“手帕及其他零星物品”。双方就此写立婚书,通告亲朋好友该婚事,“两家再不能发生异议和悔婚的事了”。订婚之后,女子留在家中学习理家和女红,女方准备嫁妆,回避男方家人和亲友。男方同样避免与女子本人和女方家人接触。

“结婚”礼仪包括以下步骤:

通信及过礼:临嫁前一月内,要行奠雁礼,即所谓通信放大订,俗名过大礼,在通信以前,男家索要新娘衣裳尺寸单和小日子,尺寸单是为过礼时作女子衣服所用,小日子是先问妥新娘经期,以便择嫁娶日子时好规避。通信之日,所有礼物,第一件为贫富所不能少的便是“通书龙凤帖”,内附新郎原来小帖,并附古钱四枚,随通信之后则过大礼。过礼即古礼所谓之纳征,过大礼之礼物,在平常小康之家是四架食盒,所有物品质量的好坏和大小,以贫富而有别,过礼时富贵之家多以鼓乐相随,仪式有时也很隆重的。

送妆:送妆多在结婚之前一日,男家须有催妆的盒子。催妆的盒子到了之后,女家便要打点送妆,富足的由女家预备送妆鼓手,当由男方鼓手迎妆。□□近来普通人家,为省事节时起见,常有等到结婚日的早晨才送妆者。(www.daowen.com)

婚礼:结婚之日女家亲友及家人皆早起准备,亦有乐队在门外吹奏,以示隆重,送亲官客及送亲太太亦皆备好等候。

男家亦绝早即起,准备一切,等候时辰,以便发轿,有的家中因终夜打牌作戏而不睡,新郎则自前一二日即理发沐浴,大事准备,此日清晨,亦早起相候,时辰快到时便打发娶亲人用早饭或点心,然后将轿子摆在门口,俗名凉轿,接着由娶亲太太用藏香熏轿并以镜子一面照轿,其意即逐出在轿中藏身之妖魔鬼怪。

时辰一到,轿便由轿夫理好抬起,到女家娶亲,娶亲太太及官客乘车在前行,鼓乐、执事仪仗等在最前引导,一路人马锣鼓,热闹非常。途中遇庙井以红毡挡之,喜遇出殡者,因棺材可表示有财之意。

□□上轿前由娶亲太太为其将盖头(红布或红绸一方块)蒙在脸上,由家中父兄抱伊上轿,轿帘放下,由轿夫抬出门外,轿子头向娘家人索管轿钱,娶亲人之车马在前引路,送亲者在轿后随之而行,并有新娘之弟兄在轿旁随行扶轿,以免轿子不稳。

轿子自女家抬出后,自有人护送前去,此时媒人即引新郎到女家来谢亲,近来多乘车来,前者也有骑马的,进女家大门一直到上房给岳父母行一跪三叩礼,随即返身而归,并不搭话,更不能用烟茶,因为还得赶紧回家去拜堂呢。

□□在轿子进门以前,屋中执事人早将天地桌[11]摆好,天地桌上置百份神[12]、香炉、蜡扦以及弓箭,上香人、把弓箭人亦在房内,同时马鞍、高粮、麦子、布疋等亦皆备好,及至轿子堵到门口时,室内窗子全用布或板堵好,不许外人看见里面得动作,这时室内所有的人全是不忌属相的,当由娶亲太太打开轿帘,等到新娘下轿的时候,单有伴郎扶着新郎,此时送亲太太将宝瓶递给新娘,随即由娶亲太太添胭脂,下轿前新郎以弓箭向新娘比射,然后由伴娘扶下,地下铺着红毡,然后新郎站在左首,面向天地桌,新娘由伴娘扶着踏过高粮、马鞍,取其步步高升及平安之意。新娘站在右首,由上香人焚香,两位新人冲着天地桌、百份神,行了三叩的双礼,随即将新娘扶着上炕,上炕时仍须踏过麦子、高粮、布匹等物,以后将百份神旨焚掉,新娘此时已由送亲太太换了鞋,两位新人的坐向,均按着龙凤通书上的八卦而定规。此时由新郎将新娘的盖头揭去,若是狡猾的新郎,必须把盖头坐在自己屁股底下,这个意思,就是以后可以压制新娘一辈子,女方的送亲太太若是手捷眼快,就不容他坐下,赶紧夺在手中,口里说声:“升高吧!”这时两位新人才能达到互相窥视的目的,黑白丑俊,喜怒怨悔全在这个时候表现出来,随后有人把红绳栓着的一对酒杯,里面盛着酒或水,叫两位新人各含半口,又由拿杯的人左右倒换一下,两位新人再各喝半口,俗称“喝交杯酒”,有时两人真喝,但大多数都吐在手帕内;随着便将女家赔来的子孙饽饽煮好,叫新人各咬一口,然后由窗外小孩一人问“生不生?”里面娶亲太太或别人便答月“生”,诸事完后,外面摆席宴亲友,大家为新郎及其家长道喜,同时洞房内也摆“圆饭”,新夫妇合襟而坐,但不吃饭菜,因圆饭多为半生不熟者。稍坐新郎便出去谢席,这时房内已有许多人来看新娘子,饭后茶房或厨役一上汤,吃饭的客人给了赏封,送亲人便乘车回去,男家亲友亦多散去。到晚上便吃长寿面。[13]

周恩慈总结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大众婚俗基本遵循古代有关礼制的典籍,例如《礼记》和《周礼》,所规定的“六礼”形式,即纳采(男方雇请媒人向女方家长传达求婚意向)、问名(女方同意男方的求婚意向之后,男方请媒人向女方家庭询问女子的姓名及所生年月日)、纳吉(男方得到女方“生辰八字”之后,到宗庙和祖先灵前占卜)、纳征(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下定亲彩礼订立婚约)、请期(男方家庭订好成亲日期之后,请媒人将婚期吉日书和礼物给女家,如果女家接受,即表示答应)、亲迎(成亲之日,男子到女家接新妇回男方家庭)。此外,根据“六礼”规定,“亲迎”之后的第二天新妇要参见男方父母,第三天女方到男方家庙行礼,正式缔结婚姻关系。[14]根据周恩慈的研究,缔结婚姻既要考虑双方个人条件(例如容貌、健康)、家庭利益,也要遵从风俗习惯在择偶方面的各种限制和一系列结婚礼仪。履行了上述仪式过程而缔结的婚姻,被视为“纯正的聘娶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