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人体的生理平衡受到暂时性破坏,并出现某些生理反应,这种反应称为“运动生理反应"。常见的运动生理反应及处理方法如下。
(一)肌肉酸痛
(1)原因:多数是由于平时缺乏锻炼或运动量过大。
(2)预防与处置:要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开始时运动量小些,以后逐渐增加,就是在一个阶段的锻炼中,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每次锻炼后,要及时做好放松活动,如仍然有酸痛现象,可采取局部按摩、热敷或用松节油擦抹等,以促进气血通达,缓解酸痛。
(二)运动中腹痛
(1)原因: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者在长跑和其他激烈运动时,膈肌运动异常,血液淤积在肝脾两区,引起两肋间疼痛,或者在运动前饮食过多,或者过于紧张引起胃肠痉挛等,都会引起腹痛。
(2)预防与处置:做好准备活动,运动负荷要循序渐进,并注意呼吸自然,切忌闭气。如已产生腹痛,可适当减慢跑速,加深呼吸,揉按疼痛部位或弯着腰跑一段,即可缓解疼痛;腹痛严重者,应停止运动并护送至医院诊断治疗。
(三)肌肉痉挛(也叫抽筋)
(1)原因:由于肌肉突然猛力收缩或用力不均匀,或因受到过冷水温(或气温)的刺激,或收缩与放松不协调等都会引起肌肉痉挛。(www.daowen.com)
(2)预防与处置:在运动前对容易发生痉挛的部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并适当按摩。运动间歇时要注意保暖。如已产生痉挛,对痉挛部位立即做强制性牵拉或按摩。
(四)运动性昏厥
(1)原因:在运动过程中,脑部突然血液供给不足,并达到一定程度时,发生短暂知觉丧失现象,称为“运动性昏厥”。其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手脚发凉,呼吸缓慢,眼睛发黑,失去知觉而昏倒。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长时间剧烈运动,四肢回流血液受阻,或突然进入激烈运动状态(如疾跑、冲刺),或在极度疲劳下继续勉强锻炼,或久蹲后骤然站起,或疾跑后急停,或空腹状态下锻炼出现低血糖等。
(2)预防与处置:平时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运动时要控制运动负荷,防止过度疲劳。如一旦出现运动性昏厥,应立即将患者平卧,使脚高于头部,并进行由小腿向大腿、心脏方向推摩;如发生呼吸障碍,即进行人工呼吸。轻微患者可由同伴搀扶慢走,并协助做伸展运动和深呼吸等。
(五)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1)原因:由于剧烈的运动,内脏器官的功能存在惰性与肌肉活动需要不相称,致使氧债不断积累,乳酸堆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胸闷、呼吸急促、下肢沉重、动作不协调,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这就是运动生理学中所称的“极点”。
由于准备活动做得不够充分,动员肌肉运动进入工作状态过快,导致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无法适应,结果因供氧不足便会引起肌肉中酸性物质不断堆积,并向血液渗透,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暂时失调。“极点”是运动中常见的生理现象,因此不必疑虑和恐惧。
(2)预防与处置: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不断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应力,这可延缓极点出现的时间和减轻症状。当极点出现后,应适当减小运动负荷,加深呼吸,上述异常反应可逐渐缓解或消失。随后,动作又重新变得轻松、协调,运动能力又有提高,这种现象,称为“第二次呼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