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应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面对现实,更好地适应环境。
(一)要善于进行自我调节
学生时代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可能由于学业不佳、人际冲突、恋爱受挫、理念相悖、内向孤僻、敏感多疑、厌学自卑等原因,诱使心理不够成熟的青少年深感重压。若由此产生的烦恼不能及时排除,或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自制能力,就极易导致情绪忧郁、精神颓丧,继而产生心理障碍而难以自拔。
当一个人在心理上失去平衡,只要善于自我调节,或许苦闷之心就会变得开朗,忧郁之情也能缓解。因为自我压抑一般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不正常关系所致。只要抓住这个根本,及时设法与他人沟通,相互建立可信赖的真诚友谊,那就可以抚平痛苦与创伤,防止危机的进一步发展,使心理恢复平衡。
国外健康流行风
少食肉 如果大量食用肉类及其制品,会加重或诱发某些疾病。
饭后憩 饭后稍事休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胃肠保养,以及肝脏功能的养护。
晒太阳 美国纽约居民推崇有空儿即晒太阳的生活方式,他们认为平常接受阳光的适当照射,有益于牙齿与骨骼的健康。
挺起胸 美国密苏里州大学的专家认为,抬头有助于减轻腰骨疼,挺胸会减少脊椎的负荷。
雨中行 绵绵细雨可洗涤尘埃,净化空气,增加空气中的负氧离子,雨中行有益于肺与大脑的保健。
静坐思 每日静坐冥思一至两次,每次3分钟左右,可放松身心,有助于解除神经性头痛及降血压。
步当车 以步当车可以防止骨骼退化,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还有利于新陈代谢,同时对减肥也很有成效。
天伦乐 业余时光,夫妻共诉衷肠,祖孙共同游戏等,会愉悦身心。
常唱歌 唱歌有益大脑的逻辑思维,且唱歌时能使声带、肺部、胸肌等功能得到良好锻炼。
行善事 多行善事能使人心胸开阔,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有利于健康长寿。
(二)通过锻炼调节心理
心理发育作为人的社会属性。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鉴于体育锻炼更有机会使个体置身于社会群体之中,并通过身体运动的非语言接触与他人维系交往,而成为改善不同个性人群相互关系的纽带。因此,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就能从表现不同特点的运动方式中,达到调节各种心理积郁的目的。
忧郁型学生,多愁善感,稍遇不顺心的事,情绪就非常低落,很难自我排解。要克服这一性格缺陷,应多置身于郊外的田野、湖泊、树林等风景优美之处进行跑步练习。因为跑步对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紧张型学生,缺少心理锻炼,在众人面前或在考场中显得十分紧张。要克服这一性格缺陷,应多参加竞争激烈的运动项目,特别是篮球、足球、排球等比赛活动。因为赛场上形势多变,紧张激烈,只有冷静沉着地应对才能取得优势。因此,若能经常在这种激烈的场合中接受考验,遇事就不会过于紧张,更不会惊慌失措,从而给学习和未来的工作带来好处。
胆怯型学生,天性胆小,动辄害羞脸红,性格腼腆。要克服这一性格缺陷,应多参加游泳、溜冰、拳击、单双杠、跳马、平衡木等活动项目。这些活动要求人们要不断克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超越障碍。所以经常从事这方面的锻炼,胆子会变大,为人处世也会显得从容自然了。
孤僻型学生,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于与人交往,人际交往圈狭窄,缺少竞争力。要克服这一性格缺陷,应少从事个人化的运动,多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团队运动项目。因为坚持参加这些集体项目的锻炼,能增强自身活动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会有利于逐渐改变孤僻性格。(www.daowen.com)
多疑型学生,对他人缺乏信任感,处理事情优柔寡断,畏首畏尾。要克服这种性格缺陷,可选择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跳高、跳远、击剑等体育运动项目。这些项目要求运动者头脑冷静,思维敏捷,判断准确,当机立断,任何多疑、犹豫、动摇都将导致失败,长期从事这些运动将有助于使自己走出多疑的境地。
虚荣型学生,虚荣心强,遇事好逞强,易自负。要克服这一性格缺陷,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或动作较复杂的项目。如找一些实力水平超过自己的对手下棋,打乒乓球或羽毛球等,以不断提醒自己,万万不能自负、自傲。
急躁型学生,处世不够冷静、沉着、易冲动急躁。要克服这一性格缺陷,可选择下棋、打太极拳、慢跑、散步、游泳及骑自行车、射击等运动强度不高的活动项目。这类活动不会带来情绪的过度波动,有助于调节神经功能,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稳定心理,使容易急躁、冲动的性格弱点逐步得以改善,但若从事竞争性强和过于激烈的运动,则可能适得其反。
人是社会的人,要适应社会就应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在体育锻炼和各种竞赛中,由于人与人、队与队之间的交往频繁,不仅增进了友谊,促进了交往,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人的交际技巧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人们只有适应自己所处的各种环境,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而体育锻炼对提高人体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均有很大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指出,因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癌症和呼吸道疾病等导致死亡的人数,在发达国家占总死亡人数的70%~80%,在不发达国家中也占40%~50%。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也包括不良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引起的“生活方式癌”所占比例高达80%。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节约、最有效的预防举措,可以降低癌症发生的概率。
因此,青少年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拥有健康的身体,以备今后更好地投入工作,适应社会。
学习本节课后,根据自身情况,提出改进生活方式的具体措施。如:坚持每天吃早餐,早睡早起(具体时间)。每天进行一项体育锻炼……努力坚持一段时间,看看自己会有什么改变。
◎改进生活方式计划: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改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