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经典崇拜对中国人的影响-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

经典崇拜对中国人的影响-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尊先法、重古训的民族,而先圣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自古以来,国人对经典都怀有崇高的敬意。古今中外,在不同的人眼中有着不同的经典。经典最大的作用在于对人们精神上的涵养和教化。从阅读经典中获得最大益处的人,往往是那种善于交替阅读经典和大量标准化的当代材料的人。经典是一种社会统一价值的体现,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区域的每个历史阶段都会产生不同的经

经典崇拜对中国人的影响-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

中华民族是一个尊先法、重古训的民族,而先圣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自古以来,国人对经典都怀有崇高的敬意。在古代,诵读经典是治学的重要环节。近代以来,随着新式教育的发展和西学思想的引进,关于经典阅读和经典推荐产生了一些争论。但是,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文化如何变迁,真正的经典始终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其所蕴含的千百年来颠扑不破的哲理、智慧,对人们的治学为文、自我修养、精神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读书人对经典的尊崇也使中华文明得以保存、延续和发展。

古今中外,在不同的人眼中有着不同的经典。经典最大的作用在于对人们精神上的涵养和教化。历经时间的考验,经典和畅销书也可以相互转化。

在西方英语词汇之中,有三个词具有“经典”的意思:Sutra、Classic、Canon。Sutra专门表示宗教性经典文本,如佛经。Classic一词蕴含“古典”的意思,是指具有典范性和权威性的著作,多指古典性的作品,不仅包含价值的维度,更包含了时间的维度。Canon这个词表明,经典是一个具有宗教起源的词语,起源于基督教义下的真经,后来引申为具有规范性的作品。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的《西方正典》一书中将Canon一词用来代表经典,并遴选了26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的作品,从文学批评家的视野来表达什么是经典、经典的特征、经典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我们在阅读经典时应该抱有什么样的精神。

意大利小说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在其《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以极其精彩细腻的笔触给经典作品下了14个定义,当然这些定义并非学术上的概念界定,而是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但是从这14个定义中,我们不难揣摩出经典的内涵。以下列出该书中对于经典的14种界定:

第一,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作者解释道,带有这种阅读态度的人,往往是具有一定阅历和博学的人,因为只有他们才会欣赏(或者说应该欣赏)更多的细节、层次和含义。而对青少年来说,他们初次接触世界,每一次阅读跟每一次经验一样,都会产生独特的滋味和意义。

第二,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形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作者认为,青少年时期所阅读的东西,潜移默化塑造着人们的性格,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审美观产生影响。

第三,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记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的成年生活应有一段时间用于重新发现青少年时代读过的最重要作品,它会带给你全新的体验。

第四,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第五,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

第六,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永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

第七,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带着先前解释的气息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者多种文化(或只是多种语言和风俗)时留下的足迹。我们一定要读第一手的文本,而尽量避免二手书目、评论和其他解释。

第八,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断在它周围制造批评话语的尘云,却也总是把那些微粒抖掉。很多时候人们知识储备中的一些熟悉的东西,其实就是源于某部经典,而我们在读它们的时候,却浑然不知。

第九,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出于职责或敬意读经典作品是没用的,我们只应仅仅因为喜爱而读它们,只有那些在学校教育之后或之外非强制的阅读中选择的东西才有价值。

第十,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个名称,它用于形容任何一本表现整个宇宙的书,一本与古代护身符不相上下的书。经典作品是可以净化心灵和令人深思的,它可以同时建立一种不是认同而是反对或对立的强有力关系。

第十一,“你的”经典作品是这样一本书,它使你不能对它保持不闻不问,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甚至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一部经典作品的特别之处,也许仅仅是我们从一部在文化延续性中有自己的位置的、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的作品那里所感到的某种共鸣。

第十二,一部经典作品是一部早于其他经典作品的作品;但是那些先读过其他经典作品的人,一下子就认出它在众多经典作品系谱中的位置。从阅读经典中获得最大益处的人,往往是那种善于交替阅读经典和大量标准化的当代材料的人。

第十三,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把限制的噪声调成一种背景轻音,而这种背景轻音对经典作品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阅读经典,人们能够暂时忘却现在的喧嚣,追随内心的平静。

第十四,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哪怕与它格格不入的现状占统治地位,它也坚持至少成为一种背景噪声。作者承认,读经典作品似乎与人们的生活步调不一致,人们的生活步调无法忍受把大段大段的时间或空间让给人本主义者那种庄重的悠闲。同时,他也认为现实的文化精英主义永远也制定不出一份经典作品的目录来配合我们的时代。

以上是外国作家以文学的笔触对经典所做的各种感性的界定,十分形象地表达了经典的属性、阅读经典的状态及作用。(www.daowen.com)

在中国古代,经典一般指儒家的经籍,也泛指宗教的经书。“经”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文献,“典”是有典范性的典籍,从思想到文字都非常有代表性的,“经典”是经过时间淘洗并被历史证明,从而确立为不可动摇的代表着一个民族核心理念的文本。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宗经》里称:“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指“经”是永恒的道理,是不可更改的基本规律。“典”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尔雅·释诂》中解释为:“典,常也。”从甲骨文字形来看,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字,合在一起就是大本大册的书,意指取要的文献、典籍,可见“典”是个会意字。“经”与“典”合用,可以推知其具有“常道、法则”的意思,可引申为“典范、典籍”。东汉的王符认为,知识来源于先圣经典,“圣人以其心来造经典,后人以经典往合圣心也”。经典是一种社会统一价值的体现,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区域的每个历史阶段都会产生不同的经典。经典构成了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民族的立足之本、公民的立身之本。自文字产生以来,中华民族历史上出现了大批经典,而这些经典至今仍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出版商和媒体的炒作,现如今的畅销书更多的只是经济学上的意义。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来看,很多畅销书只是满足了人们当下的阅读口味,转瞬即逝。但是,也不乏真正有内涵的当代作品,在大众的追捧下,在口口相传中,慢慢地从畅销走向常销,从潮流走向经典。数十年前的畅销书,很多已经成为现在的经典,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等文学作品,十年的印数超过了百万册,其生命力还在延续。老的读者会温故而知新,口头推荐新人阅读。优秀的作品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考验,其价值已经完完全全地回归到了作品本身的价值。经典作品是相对于转瞬即逝的流行作品而言的,但经典又与流行息息相关。因为经典可以解释为始终留在人们心中、永不退潮的流行,可以说经典是永远的畅销书。现在出版业所热衷的旧书新出、旧书新读、旧书新解的做法使得不少经典再次成为畅销书,一方面印证了经典在人类文明发展中不断被发现、证明和传承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延长了经典的生命周期、扩大了其影响力。

《西方正典》一书的作者哈罗德·布鲁姆认为经典具有原创陌生性、普遍性、竞争性、焦虑性等等特性,这是从文学研究的视角来界定的。北京大学王余光教授认为除去专业的经典,经典就一般意义而言,通常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的特性:

第一,影响力。影响力体现了作品内容的吸引力。那些被称为经典的作品,均在一定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如《周易》《孙子兵法》等。影响力有积极的与消极的,也有长期的与短暂的,那些“影响一时”的作品可称为名著。而影响力,并不完全出自作品自身,绝对自然发生的影响力是不存在的。每个人的阅读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政治形态、家庭、个人的素质和兴趣、老师与同学、环境以及广告等,个人对读物的选择或理解都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第二,时间性。一部作品,或许影响一时,或许在某个特定的时期被人们顶礼膜拜,但时过境迁,很快就被人们遗忘或者抛弃。而经典,则需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需经久不衰。也就是说,一切著作,若要成为经典,必须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第三,广泛性。这里论述的经典,必须是广泛的,是指它所讨论的问题是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是大家普遍接受的。比如《诗经》《史记》《论语》《三国演义》等,其内容是广泛的。三四千年以来,《诗经》讨论的话题今天仍然受关注,有不少诗在今天还成为流行歌曲,像《在水一方》等。

实际上,经典的遴选、确认,不仅仅是自然选择的过程,也受到话语权的制约。在不同的评价体系中,对经典的遴选、甄别和确认也是完全不同的。以国内各个层面对20世纪文学经典确认为例,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新闻出版署和共青团中央等体制机构,以发文的形式确认的文学经典,充分体现了国家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大力强化了文学的德育教育功能;而以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深编辑和体制内认可的文学专家组成的专业队伍推出的“百年百优”的文学经典确认活动,则显示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内地文学学科专业建制的权威话语;由《亚洲周刊》发起的评选20世纪100部中文小说的经典确认活动,无论在评定程序还是传播广延上都充分显示了传播影响和读者市场的话语效用。三个不同的版本表达了经典定位的多重立场。

在读书人心目中,经典具有力量,经典或阅读经典具有重要的象征性意义。唐代魏徵在《隋书经籍志序》中,对经典的力量与象征意义作了极为精彩的概括,他说:

夫经籍也者,机神之妙旨,圣哲之能事,所以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德,显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独善。学之者将殖焉,不学者将落焉。大业崇之,则成钦明之德,匹夫克念,则有王公之重。其王者之所以树风声、流显号、美教化、移风俗,何莫由乎斯道?故曰:“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净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经籍是圣贤智慧的结晶,可以用来领悟宇宙的奥妙,探究天地、阴阳的消息,端正世间的纲纪,弘扬人类的道德。经籍显则可救济世人,经籍藏则可独善其身。读经籍可令人进步,否则就会落后。成大业者能推崇经籍,则将有令人敬重的光明德性;普通人能以经籍为念,则将为世人所重。统治者若要树立政声、显扬德威、敦励教化、移风易俗,哪有不从经籍而来呢?《六经》的作用与意义由此可见。

第一,经籍是知识的宝库,古今中外的读书人,在这方面都持有相同或相似的看法。苏轼在《李氏山房藏书记》中说:经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弊的,人的天分不同,贤或不肖,读书都会各有所获。更具体一些,阅读经典对人的道德修养和修辞为文均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就如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所说:

本之《书》以求其质,本之《诗》以求其恒,本之《礼》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本之《易》以求其动。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参之毂梁氏以厉其气,参之《盂》《荀》以畅其支,参之《庄》《老》以肆其端,参之《国语》以博其趣,参之《离骚》以致其幽,参之太史公以著其洁。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曾说,假使我们所有的机器和工具,连同我们所有的主观知识都被毁坏了,然而,只要图书馆和我们从中学习的能力依然存在,我们的世界就会重新前进的。经籍贮存知识,并为人们的创造提供基础。

第二,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是围绕着读经与科举文章展开的,千余年间,读书人无不深受其影响。传统经典的筛选和诠注,由孔子开其端,经过子思、孟子等人的发挥,到“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时期形成完整的理论构架,并以极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述出来。自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学习、研究与诠注儒家经典便成为知识分子的主要任务。隋朝设置科举考试制度以后,选贤举能无不以通晓儒经为重要条件。宋代时朱熹注解“四书”,此后,《四书集注》便一直是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成为读书人踏入官场的阶梯。

第三,经籍有助于甚或影响着国家的治理。司马迁在谈到《春秋》时说,《春秋》明辨人事经纪,判别嫌疑、是非、善恶,以宣扬王道,是一部政治、百官之大法,人伦、礼义之大宗,有国者、为人臣者,都不可不知《春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著书立说和史学研究,而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政治目的。他在给皇帝的《进资治通鉴表》中称:该书“专取关国家盛衰,系民生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又说,通过此书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资治通鉴》成为治理国家的一面镜子,颇受当朝皇帝的赏识,对后世皇帝及大小官员也有很大影响。即便在21世纪,有些人认为该书也是公务员必读的。

第四,经籍有益信仰的确立和教化的形成。儒家经典崇尚人伦道德,注重品德修养,中华文化的很多传统美德,都可以从经典中得到体现:从《礼记》的“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中,我们学到了做人的标准;从《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我们学到了“仁爱”;从《论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我们学到了宽容和理解;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我们感受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第五,经籍或读书具有象征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它体现了一个人的地位、权力或特征。孔子以前的文献都藏在官家,不在民间,孔子删定《诗经》《尚书》后,书籍才流传到民间来。然而在封建社会,能熟练识读文字的人毕竟为少数,围绕“原道”“宗经”“征圣”等活动进行的典籍阅读和注释仍为士大夫阶级的特权。一般老百姓对读书有一种敬意,民间往往有“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愿景。另外,对个人而言,读书会使一个人更有教养,即使不会,它也使一个人看起来有教养,“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经典中所蕴含的语言之美、哲理智慧,能涵养人的性灵,内化人的气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