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代技术带来的阅读改变:电子阅读器研究

现代技术带来的阅读改变:电子阅读器研究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蓬勃发展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改变了阅读,电脑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平板电脑阅读等各种新型阅读方式不断涌现,这使得图书馆的服务对象、阅读习惯、藏书体系、工作内容、服务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电子阅读器具有体积小、容量大、重量轻、携带方便等特点,故被称为小型的移动图书馆。第一代电子阅读器诞生。总体而言,电子书阅读器品种繁多,竞争激烈,总体销量平稳。

现代技术带来的阅读改变:电子阅读器研究

蓬勃发展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改变了阅读,电脑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平板电脑阅读等各种新型阅读方式不断涌现,这使得图书馆的服务对象、阅读习惯、藏书体系、工作内容、服务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势头不减”的互联网阅读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1月16日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8%。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互联网阅读诞生。广义的互联网阅读指的是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平台来获取包括文本在内的多媒体信息和知识集合体、完成超文本阅读的行为。狭义的互联网阅读(电脑阅读)可理解为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进行的电子化图书、报纸、期刊的阅读行为。1999年至2011年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民互联网阅读率迅速增长,由1999年的3.7%增长到2003年的18.4%,再到2005年的27.8%,7年间增长了7.5倍,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07%;2007年互联网阅读率则大幅攀升至44.9%,比2005年提高了17.1%,基本与当年纸质图书阅读率持平。2008年数字媒介接触率为24.5%,2011年上升至38.6%,阅读逐渐向数字化转型。

(二)“如火如荼”的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于2006年前后兴起。读者以手机为载体访问WAP站点浏览,通过手机阅读客户端及短信、彩信等阅读。手机阅读根据阅读内容分为手机报纸、手机图书、手机杂志。手机报是依托手机媒介,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用户可通过手机浏览到当天发生的新闻。它的实质是最新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产物。手机报主要分为彩信手机报和WAP网站浏览两种模式。我国目前已开通服务的手机报大多采用的是第一种模式。2004年7月1日,中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正式开通。2008年2月,中国日报社和中国移动共同打造的我国第一份中英文双语手机报——China Daily隆重推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移动推出手机报66份,中国联通推出手机报20份。手机图书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存储在iReader、熊猫读书等移动读书软件的全文或连载的电子图书,二是通过手机浏览器在中国移动手机书城、起点中文网、小说阅读网等网上在线阅读。据《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经达到5亿。手机阅读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三)“群雄争霸”的电子阅读器时代

电子阅读器(E-book Reader或Electronic Reader)是一种用来浏览电子图书的移动终端设备,又称为电子书阅读器、电纸书、电子书,一般支持TXT、WORD、PDF等多种文件格式。电子阅读器具有体积小、容量大、重量轻、携带方便等特点,故被称为小型的移动图书馆。

1998年,巴诺和贝塔斯曼控股的Nuvo Media公司发布Rocket eBook,随后兰登和西蒙舒斯特控股的SoftBook出版公司发布SoftBook Reader。第一代电子阅读器诞生。该时期的电子阅读器采用LCD技术,需要背光照明,与纸质图书的阅读体验相差很多;可存储10本左右或者加起来相当于4000页左右的图书。1999年,EveryBook Reader、Millennium eBook等阅读器诞生。2000年,Gemstar公司收购了NuvoMedia公司和Soft-Book出版公司,同年发布了集成Rocket eBook和SoftBook Reader的特点的Gemstar eBook,2003年6月停售。在欧洲,2001年第一代Cybook诞生,可存储15000页电子图书或者30本500页厚的图书,2002年销售。早期的电子阅读器尽管一面世就受到了传统出版商和读者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其价格昂贵和电子化图书数量有限,销量远远低于预期,很快就陷入了停产的困境,如Cybook仅存在了一年。这种困境的转折点在2004年。2004年,全球首个使用电子墨水(E-Ink)的阅读器由Sony推出,标志着基于电子墨水的第二代电子阅读器的诞生。它靠反射光来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传统纸质图书的视觉感受。2007年亚马逊发布第一代Kindle电子阅读器。2008年,Kindle的总销售量已经接近50万台。2009年12月29日亚马逊宣布,根据12月25日圣诞节当天的统计数据,该网站电子阅读器的销售量首次超过传统印刷书籍。电子阅读器发展迅速。

当前,老牌电子书阅读器Kindle、SonyReader等不断推出新版本,巴诺、惠普、戴尔、富士通、松下等公司相继推出自有品牌的阅读器。在国内,汉王、盛大、清华同方等多家公司试水电子书阅读器行业。据易观国际统计,2010年第4季度中国电子阅读器销量达到31.78万台,环比增长20.10%。2010全年的销量达到106.00万台。2011年下半年受平板电脑等的冲击,销量有所减少,但全年销量仍超过100万台。2012年上半年销量一直保持平稳。总体而言,电子书阅读器品种繁多,竞争激烈,总体销量平稳。

(四)“方兴未艾”的平板电脑时代

2002年秋,比尔·盖茨提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概念,但由于当时硬件技术及操作系统尚不成熟,并未得到业界广泛关注。2010年1月,iPad面世,引发了数字世界、阅读世界的革命性变革。平板电脑是一种类似于32开图书大小、携带便利的小型个人电脑,它主要以触摸屏作为基本的输入设备,可以存储大量文献资源,多采用LED背光镜面宽屏幕。与电子阅读器相比,平板电脑具有多媒体功能,支持图片、视频、文字等各种内容,同时具有多点触摸的类书屏幕、逼真的翻页效果等优势。正是因为平板电脑有着如此明显的优点,各硬件公司、互联网企业等纷纷涉足该行业。行业领导者苹果公司连续推出iPad2、iPad3等,市场反应热烈。而联想索尼三星、华硕、海信、纽曼、东芝宏基、戴尔、华为黑莓摩托罗拉爱国者、亚马逊等也有相关产品推出。

由于平板电脑的屏幕与传统纸质图书大小类似,且具备支持多种媒体阅读等优点,用户使用平板电脑进行电子阅读的行为非常活跃。据2011年艾瑞咨询调查结果,在拥有平板电脑的用户中经常阅读电子小说、电子杂志、电子报纸和电子图书的用户比例均在70%以上。其中,经常和最常阅读电子小说的用户比例最高,分别为82.3%和41.7%。而皮尤2013年的调查显示,1/3或35%的美国成年人(年龄在16周岁以上)拥有一台平板电脑。

(五)技术对阅读的影响

与传统的纸质图书阅读相比,互联网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平板电脑阅读具有一定的共性,也具有各自独有的特征。正是它们的这些特点,影响了文本变迁与阅读习惯、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时间、阅读地点等。

1.数字阅读的特性

互联网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平板电脑阅读基本可以算是一个渐进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媒介下的阅读呈现一定的共性,主要包括:

(1)内容海量化。不同于传统图书的有限存在性,即受存储空间、携带能力、视觉能力的限制同时只能手握数量有限的图书,数字环境下的图书可大批量同时存储于同一设备之中。例如2011年推出的Kindle可同时存储1400本图书,同时还可不断借助Wi-Fi等技术下载其他图书,不断扩充个人图书馆。

(2)资源共享化。传统的图书资源的共享性基本限于图书购买、交换、借阅流通等,共享的同时意味着图书即时阅读权的转移,而在新技术下的阅读彻底改变了这一特性。读者共享阅读资源的同时不影响自己的阅读体验,这使得图书馆数字资源数据库的建立、使用成为可能。

(3)支持多媒体格式,支持超链接。一般而言,互联网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平板电脑阅读均支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的阅读,这与传统的文本阅读有着明显区别。即使是支持格式较少的电子阅读器也支持文本与图片的阅读。这既是好处,一定程度上也是局限。用艾略特在《四个四重奏》中的说法就是阅读者处在一种“一次接一次的走神造成的分神”的状态中,一个点链接一个点的浅层次、跳跃式阅读取代了深层次阅读,而为了追求效率,浅尝辄止的“扫描式”阅读代替了逐字逐句的“传统式”阅读。

(4)阅读的实时实地化、碎片化。打开电脑,各种新闻资讯、数据库期刊、电子图书一览无余;拿起手机,彩信手机报、订阅的电子图书包,举手可得;捧一台电子阅读器,万千图书任我选;打开平板电脑,订阅的博客、周边发生的新闻即时传送至个人。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中的读者渐渐习惯了实时实地阅读,慢慢也就期待图书馆能随时随地提供服务。

除以上共性外,不同媒介阅读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最早出现的互联网电脑阅读,是对传统阅读的一次重大改革,使得读者可以海量阅读、在线阅读、互动交流,降低了阅读门槛。

第二,手机阅读具有明显的移动性,突破了互联网电脑阅读对硬件设备固定的限制。但手机阅读屏幕较小,读者阅读起来很不舒服,同时单屏显示字数较少,需要读者不断按键翻屏,单是阅读一份China Daily就得按键几十次。阅读界面的不友好对读者的阅读习惯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手机阅读对传统书报依赖程度较高,内容原创度较低。

第三,为了克服手机阅读的诸多局限,电子阅读器应运而生。Kindle、汉王等均采用E-Ink技术,尽可能地以传统纸质图书样式呈现,在符合读者阅读习惯的前提下,利用新技术的海量储存、便携性等优点。但有限的支持格式、各大品牌纷纷涌入电子书阅读领域且技术标准不统一,使得电子阅读器在大热之后,进入冷淡期。

第四,基于此,苹果公司异军突起,对平板电脑理念进行了改善,推出了iPad系列,努力寻找阅读与休闲之间的平衡点。平板电脑可以看作是可移动的小型电脑、拥有增大号触摸屏的手机、支持多种媒体格式的电子阅读器,集三者于一身。

总体来说,数字阅读的主要进程可总结为:其一,桌面阅读转向移动阅读。其二,互联网、手机将阅读带领读者远离纸质阅读体验,新兴媒体Kindle、iPad等正在带领阅读体验回归纸质。随着技术的发展,有学者提出“阅读的进化,时间的顺序而已”,当然,任何一种技术都具有两面性,必然具有一定的“先天性缺陷”和负面作用。正是由于屏幕大小、阅读体验、支持格式等原因,才在互联网阅读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手机阅读,出现了电子阅读器,出现了平板电脑。而除却这些,技术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规格不统一、对硬件投入要求较高、易耗电、持久保存性弱等,而内容缺乏规范管理、赢利模式尚不成熟等也是制约数字阅读发展的瓶颈。(www.daowen.com)

2.技术对阅读习惯的影响

要研究技术对阅读行为产生的影响,首要问题就是对“阅读习惯”进行研究。王余光、徐雁将阅读习惯解释为:“在阅读实践中养成的,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化地进行有关阅读操作的行为倾向”。阅读习惯是一种行为倾向,与阅读内容、阅读时间等受客观制约较多不同,它更多的是强调主观因素的作用。阅读习惯,即阅读欲望,是阅读活动的前提;没有阅读习惯,阅读内容、阅读时间等也就无从说起。

在网络环境和技术影响下,阅读习惯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王余光教授、汪琴2005年曾撰文将世纪之交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概括为“浅阅读”“读图时代”“网络阅读”“图书阅读率走低”,认为:阅读进入“休闲时代”,流行阅读代替了经典阅读,阅读过程随意性增强、浏览泛读代替了精读。此文发表至今已有10余年时间,其间读者阅读习惯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图书阅读率重新开始逐步回升。根据《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连续九次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至2005年图书阅读率逐年下降,甚至一度降至50%以下,而伴随着国家社会全力推动全民阅读、数字阅读带动纸质阅读等,2007年至2012年图书阅读率逐年回升,2011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3.9%。

(2)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较高,但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认为读书重要性没什么变化。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69.1%的国民认为当今社会阅读对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来说“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然而尽管近几年国家在大力推广全民阅读,仍有近十分之一的调查对象认为阅读没什么作用或者说不清。社会、图书馆可努力的空间还有很多。

(3)用户阅读方式和获取信息的渠道日趋多元化,图书馆地位有所下降,但对纸质图书的阅读倾向仍然较高。2003年佐治亚大学的调查显示:纸本阅读(54%)和图书馆(57%)仍是图书馆用户的第一选择,但电子阅读和非图书馆渠道已经成为图书馆用户重要的阅读方式和信息来源。这一趋势在近些年不断加强,但图书馆用户对纸质图书的阅读倾向仍然较高,2010年调查对象中六成多的读者更习惯于阅读传统纸质图书。具体数据见下图。

图2 用户阅读方式和信息来源

3.技术对阅读内容的影响

一般而言,读什么是由读者的兴趣爱好、阅读习惯、阅读目的、阅读条件决定的,不同时间点、不同读者阅读的内容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

十年间,读者阅读内容主要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1)纸质图书、期刊阅读量变化不大:报纸阅读数量增加,“消遣式阅读”趋向明显(见表)。知识爆炸时代,出版物数量激增,各种便捷阅读工具的诞生为人们随时随地进行阅读提供了条件,刺激了群体阅读尤其是报刊的阅读。2010年、2011年人均报纸阅读份数较之前份数有明显增加。考虑到文化娱乐类、家居生活类、文化艺术类、时尚消费类等报刊在阅览率中占较高比例,结合纸质图书阅读状况,我们发现“消遣式阅读”趋势明显。

表1 2008~2011年图书、报纸、期刊阅读量统计

(2)数字化阅读内容激增,但传统纸质阅读仍为阅读主流。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字媒介接触率自2008年开始逐年上升,2011年达38.6%,比2009年的24.6%增加了8.2%,其中电子阅读器的接触率增长幅度高达200%,而通过各种电子媒介阅读的电子书超过6亿本。尽管如此,纸质图书阅读率仍远远高于数字媒介接触率,2011年图书阅读率为53.9%,远高于数字媒介接触率的38.6%。

4.技术对阅读时间的影响

技术不仅造成了阅读内容的变化,对读者的阅读时间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是个人读书时间越来越少。随着工作的繁忙、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读者认为自己读书时间越来越少。这一比例从1999年的19.2%,上升到2005年的25%。与2008年相比,2009年我国18~70周岁识字国民每天平均接触报纸、图书、期刊的时间均有所下降。2010年报纸图书接触时长略有增加、期刊接触时长减少。2013传统纸质媒介(图书、报纸、期刊)和传统电波媒介(电视、广播)的接触时长,均比2010年有所减少。

二是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和平板电脑阅读的时间则在增加。连续几年统计数据显示人均每天上网时长和手机阅读时长均有大幅增加,2010年我国读者日均阅读传统媒体的时间为54.13分钟,且均阅读数字媒体(包括上网、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时间为54.8分钟,2015年二者分别为48.65分钟和64.17分钟。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调查显示,30%的电子书读者表示他们花更多时间在阅读上,而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用户这一数字更加显著,分别为41%和35%。对现代人而言,漫长的上下班时间、等待亲朋的片刻、工作学习开小差之时,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阅读越来越常见。

5.技术对阅读地点的影响

新兴的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等使得读者随心所欲选择阅读地点成为可能,因此,在总结新兴技术对阅读的影响时,就不得不回顾一下我国国民阅读地点发生了哪些转变。

作为个人阅读的主要场所,选择在“学校或工作单位”和“图书馆”进行阅读的读者比例一直稳步增加。其中选择在图书馆进行阅读的读者在2008年一跃占15.1%,图书馆成为仅次于家里和学校及工作单位的阅读地点,这与之前相比是一个新的特点。而在公共汽车交通工具及没有固定地点进行阅读的读者数量也呈增长趋势。

总的来说,读书地点越来越分散和不固定,与阅读时间不断减少的特点,使得读者在每天有限的读书时间内,不得不因地制宜、见缝插针地进行阅读,即读者越来越倾向于随时利用碎片时间阅读碎片内容。见下表。

表2 1999~2016年国民阅读地点统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