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总量指标变动因素分析

总量指标变动因素分析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以实例说明总量指标因素分析的方法和要领。同样,要保证3 个或3 个以上因素变动之积等于被研究现象变动的指数,最关键的是确定同度量因素所属的时期。当分析第二个因素变动影响时,则把已经分析过的因素固定在报告期,没有分析过的因素仍固定在基期。即:117.53%=123.46% ×101% ×94.26%即:76 160-64 800=++分析:该企业原材料费用总额报告期比基期上升了17.53%,增加了11 360 元,是产量、单耗和原材料单价三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1.总量指标的两因素分析

总量指标的两因素分析,是根据总量指标与各构成因素形成的经济关系等式建立起来的,在指数体系上表现为总量指标总变动指数等于两个因素指数的乘积,即价值量指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根据前面所学可知,要保证两个因素指数之积等于被研究现象变动的指数,最关键的是确定同度量因素所属的时期。确定同度量因素所属的时期的一般原则:编制数量指标指数,应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编制质量指标指数,应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下面以实例说明总量指标因素分析的方法和要领。例如:

【例7-6】 现仍以【例7-2】 的资料,分析该商场销售量和销售价格的变动对商品销售额的影响。

结果说明,该商场两种商品销售额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29.09%,增加了640 元,即

请思考:是什么原因使其增长、增加的呢?

显然,是销售量和价格的变动使其增长、增加的。

结果表明,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两种商品的销售量增长了9.09%。由于销售量的增长,销售额报告期比基期增加了200 元,即:

结果表明,两种商品的价格报告期比基期上涨了9.23%。由于价格的上涨,销售额增加了440 元,即:

指数体系为:

分析:该商场销售额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29.09%,增加640 元。原因:由于销售量增长了9.09%,其增加了200 元;由于销售价格上涨了9.23%,其增加了440 元。

2.总量指标的多因素分析

总量指标的多因素分析在指数体系上,表现为被研究现象的总变动指数等于3 个或3 个以上因素的乘积。同样,要保证3 个或3 个以上因素变动之积等于被研究现象变动的指数,最关键的是确定同度量因素所属的时期。因此,在实际分析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多因素分析必须遵循连环替代法的原则,即在分析多因素影响的现象的变动时,要逐项分析,逐项确定同度量因素。当分析第一个因素变动影响后,接着分析第二个因素的影响,然后分析第三个因素的影响,以此类推。

(2)在多因素分析中,为了分析某一因素的影响,其余因素应固定不变。当分析第一个因素变动影响时,其他所有因素作为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当分析第二个因素变动影响时,则把已经分析过的因素固定在报告期,没有分析过的因素仍固定在基期。当分析第三个因素变动影响时,把已分析过的两个因素固定在报告期,没有分析过的因素仍固定在基期,以此类推。

(3)多因素的排列顺序,要具体分析现象的经济内容,使其符合客观事实的内在联系和逻辑。一般应遵循数量指标在前,质量指标在后的原则。具体可采用逐项分解的方法确定。

首先进行因素分解,建立经济方程。例如:

然后编制指数,进行相对数和绝对数分析,即:

【例7-7】 某企业生产甲、乙、丙3 种产品,其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单耗)及单位原材料价格资料见表7-5。试运用指数体系分析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单耗)及单位原材料价格对原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

表7-5 某企业产品产量、原材料单耗情况表(www.daowen.com)

续表

原材料费用总额因素分析计算见表7-6。

表7-6 原材料费用总额因素分析计算表 单位:元

(1)列表计算相关各项。见表7-6。

(2)试分析原材料费用总额的总变动及原因。

结果表明,该企业产品原材料费用总额报告期比基期提高了17.53%,增加了11 360 元(76 160 元-64 800 元)。

请思考:是什么原因使企业的原材料费用总额提高了17.53%,增加了11 360 元呢?

首先,企业生产量的变动对原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

结果表明,企业生产量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23.46%,因生产量的增长,原材料费用总额增加了15 200 元(80 000 元-64 800 元)。

其次,原材料单耗的变动对原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

结果表明,企业原材料单耗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1%,由于单耗的增长,原材料费用总额增加了800 元(80 800 元-80 000 元)。

最后,原材料价格的变动对原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

结果表明,企业原材料价格报告期比基期下降了5.74%,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原材料费用总额减少了4 640 元(76 160 元-80 800 元)。

即:117.53%=123.46% ×101% ×94.26%

即:76 160-64 800=(80 000-64 800)+(80 800-80 000)+(76 160-80 800)

分析:该企业原材料费用总额报告期比基期上升了17.53%,增加了11 360 元,是产量、单耗和原材料单价三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其中:由于产量增长了23.46%,原材料费用总额增加了15 200 元;由于单耗上升了1%,原材料费用总额增加了800 元;由于原材料单价降低了5.76%,原材料费用总额减少了4 640 元。

此外,根据指数体系还可以进行四因素、五因素等更多因素的因素分析,以及因素推算。因素推算是根据指数体系,由已知因素来推算未知因素。

例如,用同样多的人民币,报告期比基期多购买5%的商品,问:物价是如何变动的?

因为商品销售额指数=商品销售量指数×物价指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