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里来菊花黄,李三娘①早起②进磨房。
走进磨房粉白墙,半墙上修下土地堂。
土地爷爷本当老,浑身上下劲大了。
土地爷爷本姓张,窑窝子③修在半墙上。
磨子好比河湾石,能工巧匠錾得齐。
磨子本是家中宝,搭上麦子面下来。
磨子好比一挂线,麸子细面上下关。
磨棍好比一根柴,打柴樵夫捎着来。
它虽不是亲生子,热里冷里抱到怀。
灯盏好比当家嫂,旮里旮旯都照明。
扫帚好比五做寿④,圪里圪都扫净。
李三娘呀泪汪汪,啥年月里出磨房。
注释:
①李三娘:相传为后汉高祖刘知远皇后。刘知远与李三娘的故事见于宋人《五代史平话》,后被元朝刘唐卿改编为《李三娘麻地捧印》。明朝又有《刘知远白兔记》广为流传。另有《磨房会》《磨房产子》等剧目。
②早起:有的作“借身”“受苦”。(www.daowen.com)
④五做寿:疑为“五子拜寿”。这里用来比喻一遍遍地打扫卫生。
《李三娘推磨》有的唱本前四句相同,后面为:
土地爷爷本姓张,窑窝修在半墙上。
磨子本是河里石,能工巧匠修得奇。
磨子本是石两扇,上搭麦子下淌面。
箩儿本是一重线,麸子筛得上下翻。
磨棍本是一根棍,推死推活没人问。
磨扇不大转悠悠,圈圈小路没有头。
黑里明里一根头走,李三娘受苦有谁救。
除非三娘不受苦,怀里生下小儿郎。
土地爷呀我烧香,保佑我李三娘出磨房。
这首民歌系清水县红堡镇安坪村安俊德唱本,谈治平收集。民歌虽然讲李三娘的故事,但在清水传唱,已经通过清水方言把长期在磨房推磨女人的劳动情景以及劳作的辛苦,表现得十分逼真。李三娘实质上成为农耕社会农村女人的一个典型形象。她没黑没明地劳作,有苦无处诉说,命运的改变,只有祈求于土地神,也只有靠生下儿子,子贵母荣,脱离苦海了。另一方面,这首民歌也把推磨这一劳动的过程反映得很清晰。把磨棍比作不离身的亲生子,把灯盏比作眼盯着的当家嫂,这样的句子唱出来,既通俗形象,也很生动。当歌声在流淌时,我们的面前不正是一个昼夜劳作,在磨房推磨,受尽折磨的妇人形象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