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

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是两个不可互相包含、互相代替的领域。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说,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在我国的中小学德育中,很多本属于心理健康的问题,被混淆在德育、思想教育中了。心理健康问题,多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导致的。由于身体的发育和变化,心理上一时不能适应,又缺少必要的性教育,就会发生性别角色混乱,怀疑自己性别的恰当性。原发性抑郁症主要为躁郁型的抑郁症,其次为心境恶劣及坏情绪障碍。

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是两个不可互相包含、互相代替的领域。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说,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在我国的中小学德育中,很多本属于心理健康的问题,被混淆在德育、思想教育中了。这就好比一个人的脑袋生了病,你拿治脚的药给他,本来就不能治好,可有的老师却抱怨说:“现在的德育真难搞!”

那么,心理健康指的是什么?我们怎么分辨学生中间出现的问题是否为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呢?

秋天,下了一场雨,刮了一夜风,第二天,你一出门就觉得冷,但并没回家加衣服,结果感冒发烧,病了一场。天气变了,你穿的衣服不跟着变,就要吃亏,这道理谁都懂。同理,如果一个人的心理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变化了,而其认识和行为方式没跟上这种变化,那么,他的心理也会“生病”。比方说,一个孩子的父母离了婚,可他不懂自己应该怎样跟上这变化,依然整天盼着爸爸妈妈重新在一起,盼不着,就忧虑、焦急、高兴不起来,学习也落了后。这个孩子就属于心理上“生病了”。

一个初一的女孩儿,由于身体发育早,胸比别人高。一天在排队打饭时,她听见两个男生议论她的胸,于是饭也不吃,课也不上,哭了好几个钟头。这种行为,也跟道德品质挨不着边儿,是心理健康问题。她夸大了两个男生出于青春期好奇心所说的话的道德含义,觉得自己受了屈辱,认识上转不过弯,所以连课也不想上了。殊不知,若是在美国,她保证是班上所有女孩羡慕的对象和男孩们追逐的对象。一个生性胆小的男孩,因为一次考试没考好,以后一提考试就害怕。明天要考试,他今天准发烧,或者扁桃腺发炎,第二天家长只好跟老师请假,结果到期末蹲班留级。这种情况是典型的考试焦虑症,和这孩子的品德没关系。

类似的例子还能举出许多。若把它们当成品德、思想问题来对待,就等于拿脚气药治发烧感冒,不对症。

心理健康问题,多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导致的。遗传方面,如父母有神经或精神病史,或者某种天生容易造成某种相应的精神疾病的神经生理特征等等。环境方面,如家庭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家庭面临的巨大压力:环境和文化剥夺、家庭不和、父母离异、性虐待、儿童虐待、贫穷、毁灭性的家庭灾难以及其他类型的创伤等等。还有,青春期身体的发育也会带来心理变化,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认识、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解决这些问题,靠道德教育是非常荒唐的,用以解决这些问题的应该是心理病理学和临床儿童精神病学。用术语来说,这些孩子发生了心理或行为失调,他们表现出的不正常行为,称为问题行为。

中小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以下几类:

(一)青春期适应不良

这一问题多发生在初中生中。由于身体的发育和变化,心理上一时不能适应,又缺少必要的性教育,就会发生性别角色混乱,怀疑自己性别的恰当性。如对“我像不像一个男子汉”,“我是不是一个好女孩”这些问题心存疑虑,而造成对自己性别角色的估计过高或过低。估计过高时,往往不能抑制自己的性冲动,表现出不适当的性行为。反之,对自己的性别角色估计过低,则表现为在异性面前退缩、胆怯、腼腆,甚至“异性交往恐惧”,一见了自己喜欢的异性就冒虚汗、心跳过速、脸红、说不出话来,等等。

(二)自我意识混乱

进入青少年期,自我意识是心理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青少年必须正确回答很多问题,如我是怎样的人(总的来说,是好还是坏),我的相貌怎样,我的智力、能力如何,我现在怎么样,我将来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将来从事什么职业,等等。如果对这些问题不能作出稳定、连续的回答,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就会混乱,从而导致心理和行为问题,如严重缺乏自信等。

(三)厌学

或由于智力发展比别人略显迟缓,成绩不良,对学习丧失信心;或从小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过分贪玩,学习兴趣淡薄,学习动机缺乏,因而产生学校恐惧症,逃学、旷课,甚至成为“流生”。

(四)考试焦虑

由于脆弱的气质类型,或失败的考试经历,导致习惯性考试焦虑,表现为考前情绪紧张、失眠、食欲不振、生病,考试中紧张甚至休克。

(五)社会技能不良和社交恐惧

由于缺乏交往技能,不仅在同伴中没有亲密朋友,也不能取得老师和同学的支持。这些消极的交往经历造成有些学生的社交恐惧症,他们害怕和同学交往,在众人面前不敢说话,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时满脸通红、额头冒汗,表现出失语症等。(www.daowen.com)

(六)情感失调和抑郁症

抑郁情感的表现可在各种心理失调中发现。研究证据表明,青春期的到来使情感抑郁和失调的发生率增加,严重的情感失调将转为抑郁症。广义的抑郁症是泛指一组以抑郁综合症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可分为原发性抑郁症和继发性抑郁症。原发性抑郁症主要为躁郁型的抑郁症,其次为心境恶劣及坏情绪障碍。继发性抑郁症是继发于其他精神疾病的抑郁症,有精神分裂症后抑郁、伴发于各种神经症的抑郁、酒精中毒或戒烟后的抑郁等。各种药物如利血平甲基多巴、避孕药、皮质类固醇及抗精神药物,也会引起部分服用者出现抑郁症状。狭义的抑郁症专指躁郁型抑郁症。

(七)孤独症

孤独症是一种发生于童年早期的心理疾病。临床表现为:(1)社交困难,特别孤独,不愿与人来往,与人无感情联系,对父母无依恋之情,对陌生人无怯生感,与人无眼对眼的凝视,不会以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或需要,到青春期仍不善交际。(2)言语发展迟滞,常伴有某种特殊形式的言语异常,特别是在社交中难于使用言辞交往,言语理解力差,有时有代词错用等。约有半数患儿(其中特别是智力低下者)终生不能掌握有用的语言。(3)仪式性或强迫性行为:持续刻板的游戏形式,缺少变化,无想像力。此外可能还有感知障碍,如视、听、痛和温度觉迟钝或过敏,认知障碍等。其原因主要是发育性障碍,其中遗传起重要作用。

孤独感是一种未达到临床程度的情绪失调,儿童与青少年在受到周围人的冷漠、孤立时,易产生孤独感。孤独感的产生与陌生、封闭、孤单、不和谐或突遭挫折的环境有关,但更受人的主观心理条件和性格特征的影响。性情孤僻、自卑感强、好忧虑、胆怯的人容易产生孤独感。轻微的孤独感不会导致心理和行为的紊乱,严重的孤独感又伴有其他心理障碍,则会导致心理变态,在儿童和少年的行为中可能发生孤僻、迟钝等严重障碍。

孤独感可通过消除各种有害的环境因素,改善教育态度与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与社会活动,保持家庭及群体的团结友爱,增强调适不良情绪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等,来进行预防和治疗。

(八)反社会行为和违法行为

有些儿童的植物神经系统刺激阈限值很高,遇到紧张事不爱紧张,这种儿童缺乏同情心和对别人情感状态的敏感性,从小就容易表现出攻击性,爱打人、骂人。进入少年期,这种学生可能会做出违法的事,如抢小同学的钱物、偷盗或其他反社会行为。

我们过去常把违法犯罪和反社会行为看成是道德低下的表现,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它是一种严重的行为失调的表现,其原因往往与家庭社会处境不良、父母忽视孩子、冲动型气质、低智力、辍学以及父母在社会性和学习行为方面的不良榜样等有关。

(九)精神分裂症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多在青春期发病,主要症状是思维障碍、情感失调、行为脱离现实、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一般为慢性进程,如不积极治疗,会逐步出现基本人格改变和精神衰退。我国总患病率城市0.58%,农村0.29%。遗传在这种病的产生中起重要作用。

(十)多动症

也称脑功能障碍导致的注意缺失多动综合症,常在小学生中发生,男孩多于女孩,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涣散、情绪不稳、性格孤僻、不合群等。多动症者智力可能不差,但学习困难,课堂上小动作多,成绩不佳,纪律性差,一般到少年期自然缓解。多动亦可见于患各种遗传性代谢障碍疾病及某些脑病的儿童,除多动外,多有智力发育迟滞。

对学生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应该有所了解。不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别差异(包括遗传和环境特点),而且了解学生的家庭状态,如其父母关系如何,其家庭近期是否遭遇到重大变故和挫折,父母有没有下岗或面临下岗,等等。对那些处在压力中的学生,应该提供特别的照顾。国外大量的研究表明,当儿童出现心理挫折时,有三类保护因素可以促进其保持心理健康:第一类是儿童个体的素质特征,诸如活动性、强壮、自助、积极的社会定向、自尊等。第二类主要是来自家庭的温暖和凝聚力。第三类主要指来自外部的帮助,即针对孩子及其父母的个人和单位的支援,老师和同学的特别关注和帮助,会使那些处在危险中的学生免遭心理失调的侵害。

当发现学生有比较严重的心理失调时,应该和家长联系,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精神或神经科找医生诊断和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