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小学生心理辅导:排忧解难与自我调适的统一

中小学生心理辅导:排忧解难与自我调适的统一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辅导实际上是为学生排忧解难与学生能动地自我调适的统一。心理辅导通过让学生参与各种训练活动,由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动,使个体有效地达到正向趋同的目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心理辅导具有能使个体心理发展的各子系统间逐渐趋向于辅导内容的趋同机制。综上可见,心理辅导之所以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它独特的功能和机制决定的。心理辅导的功能与德育有交叉,但又与德育有质的区别。

中小学生心理辅导:排忧解难与自我调适的统一

心理辅导实际上是为学生排忧解难与学生能动地自我调适的统一。它之所以能发挥多种功能,是因为自身具有独特的机制。

(一)趋同机制

有关研究表明,个体心理发展主要由四个子系统组成。一是生理系统。它包括遗传素质和生长成熟。遗传素质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提供生物前提,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它的个别差异为个体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遗传素质的特点会影响社会对一个人的态度,从而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发展。生长成熟是一种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成熟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心理发展的顺序。二是环境系统。它包括宏观、微观和心理环境。宏观环境主要是指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等,它为个体心理发展提供了总条件、总背景。微观环境又称个人环境,它是个体所处的具体生活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等,它影响和决定着个体心理发展的具体内容。心理环境是一个人内心所感知的环境,外来信息必须经过它的过滤,才能发生作用。三是心理系统。它包括已有的心理因素和有待发展的新的心理内容,由各种心理要素构成。四是活动系统。主要指个体有目的、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个体正是在各种活动中形成了稳固的个性倾向和各种心理特征。

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以上各系统间交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心理辅导所表现的尊重、理解,不仅增加了学生对环境刺激的承受力,使之抵御不良反应;另一方面,生理素质、环境和已有的心理因素在个体活动中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心理发展的终极动力。心理辅导信息渗透在这种矛盾运动中,起到调节、规范、趋同的作用,矛盾各方始终呈现均衡、流畅和协同,有利于发挥整体效应。

再从个体心理发展的动态系统来看,它使得个体心理发展总是处于多向相互冲突中,给个体心理发展带来了多种可能性。比如良好的环境能促进心理发展,反之,如果缺乏相应的环境刺激,就会导致心理适应不良。心理辅导通过让学生参与各种训练活动,由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动,使个体有效地达到正向趋同的目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心理辅导具有能使个体心理发展的各子系统间逐渐趋向于辅导内容的趋同机制。

(二)整合机制

心理辅导给学生以自信,使其懂得弱者困于环境、智者利用环境的道理。自信作为一种心理素质是通向自我实现桥梁,在自信情景中,个体可以抑制悲观情绪,超越自我。而德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规范过程,个体被动适应它提供的道德常模。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人,主要由学生自己习得。心理辅导则有助于把德育的规范过程和学生在心理辅导活动中体验的情感整合起来。(www.daowen.com)

心理辅导能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处境和痛苦,并给予尊重、理解、支持和信任。对一些原来素质低、适应能力弱的学生来说,心理辅导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体验到“突然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我”的情景,并有可能改变他们被德育遗忘了的自卑心态。另外,心理辅导由于经常采取宣泄、缓解等方法,一方面弥补了德育的不足,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和激发学生的情感需要,使他们的价值取向与做人准则得到良好整合。这种整合融合着个体对人生的领悟,并促其进入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它一旦在个体心理品质中巩固下来,就会在现实生活中显示出一种定势力量,对人生的成功产生一种推动作用。

(三)训练机制

传统的教育方式将学生当作被动的接收器,依据刺激、强化的方式达到道德的内化。因而,学生易形成逆反心理。这是因为学生的需要未得到重视与满足,而造成心理失衡,通过抗拒外部期待,以求得心理平衡。从培养的角度看,训练机制应建在活动之上,并要注意如下问题:一是掌握特点。学生心理发展未成熟,具有过渡性、闭锁性、动荡性、社会性等特点。二是明确因果。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有:考试焦虑、学业负担、师生关系不良、父母期望过高、家庭关系紧张、异性爱慕、早恋倾向等,所以,首先要理清问题,而后干预影响。三是方法适当。情绪自控训练、交往技能训练、角色适应训练、思维训练等,无论是活动训练还是操作训练,都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及时消除负效应。

情境体验是训练的关键,情境是影响个体行为的一切外部条件。训练只有从当时的情景出发,才能促使学生实现角色转换,心理换位,达到训练的目的。影响学生行为的情景因素有两方面。其一是必然因素。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自然场景,真切感受,才能让学生学会生存,才能启动内在动力,改变不良行为。其二是偶然因素。它无规律可循,给训练对方带来障碍,造成心境变化,情绪波动。此时的训练目的在于强化其耐挫能力,让学生懂得磨难是人生一笔可观的收入。

综上可见,心理辅导之所以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它独特的功能和机制决定的。心理辅导的功能与德育有交叉,但又与德育有质的区别。与其说它是一种教育方法,不如说它是向学生心灵播种真善美的灵魂工程。因此,心理辅导不应狭隘地理解为服务和技巧,而应从促进学生心理与人格发展、提高整体素质水平方面去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其深刻丰富的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