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层次不同
教育和矫治策略有别“小题大作”和“大题小作”都不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方略。教育者应采取多种手段,如心理测试、问卷调查、跟踪研究、个案分析等,诊断和弄清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症状”、“隐秘故事”及引发的相应背景,然后“对号入座”,划入某一层次,根据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措施。属于心理偏差层次的,重在采用心理辅导和激励学生自我修养、自我调节来解决,如讲授心理辅导课,传授心理科学知识,指导学生自觉主动运用心理防卫机制,通过自我解剖、自我批评、自我训练、自我调控、自我发展与完善等方式激发学生自我矫正,逐步予以消除。属于心理障碍层次的,重在采取心理咨询、心理疏导与心理训练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心理障碍一般很难自我解脱,需要通过心理咨询,通过接受“名家”或权威人士的“劝导”或指点,找出心理障碍的本质、要害与危害,引发心灵“震撼”,并通过接受师长的指导性训练和长期自我训练,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状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才可能逐步淡化与消除。属于心理疾病层次的,则重在采取心理诊断、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办法帮助学生解除心理病痛。既要着眼于改变生理状态,又要着眼于改善心理状态,必要时应住院接受系统治疗。对于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学校、老师和家长要充满关爱,在给予治疗的同时要注重创设强烈的“心理场”。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心灵的舒展与愉悦,良好的亲情环境有助于缓释压力,形成良好的心态,长此以往其症状就会逐步缓解和消除。
(二)力求将心理问题消除在萌芽和起始状态
心理问题最忌讳的就是“累积”,就是“不重视”。心理问题的层次越高,矫正越难,付出的代价越大。心理上一旦出现矛盾和冲突,如不及时疏导和缓释,累积起来就形成心理包袱,由心理偏差进而转化为心理障碍,而后再进一步累积就质变为心理疾病。心理问题有如滚雪球,如不及时扼制,就会越滚越大,因此,学生有了心理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忌拖延,使之随时发生随时化解。由此看来,经常性地做好学生心理偏差的引导和矫正工作至为重要,学校应重视组织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和技能训练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心理自我保健方法,通过广泛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哲学的贫困”是一切心理问题的“万恶之源”,有了指导人生的科学世界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大有利于把心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消除学生心理障碍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中之重”
心理障碍已成为影响当代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危机。学生面对心理障碍往往难以自我解脱,表现出无奈和失助,加之人们普遍缺乏对它的重视,认为它并不危及人的生命,仍可照常学习和工作,有了障碍不去咨询,也不想矫治,一拖再拖,致使许多学生的心理障碍日益严重、不断恶化。心理障碍是学生个体心理危机量的积累走向质变的关键性阶段,一个人处于心理障碍状态,犹如激战的前夜和黎明前的黑暗,等待着的有两个结局:解决得好,就柳暗花明,走向健康,迅速恢复到常态之中;未解决好,就坠入泥潭,心理异常,导致心理疾病。因此,切实解决好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走出心理障碍的苦海,而且能把心理疾病拒之于门外。(www.daowen.com)
(四)积极的自我活动是解决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本途径
任何心理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教育与疏导,但决不能仅仅停留在疏导和教育层面上,还应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走进学生内心世界,通过“练内功”,引发学生的自我心理活动,改变其身心状态,消除心理问题。因此,注重增强学生自我心理保健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我调控心理状态的能力,努力学会善于运用科学的策略与技巧,有效解决可能遇到的动机冲突与欲求失衡等“致病源”,时时注重以积极的思维、充沛的精力、敏捷的动作、深刻的理解、顽强的意志等,去从事学习和工作,许多心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有了经常性的积极的自我心理活动做基础,又有较高水平的心理保健素养作为个体心理发生倾斜时的“平衡器”和“调节器”,就能有效地抵御心理疾病的侵袭,一切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就会得到缓冲、化解。
(五)倾注关爱,全心呵护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准则
心理问题的层次性特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既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整体动态,又要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既要善于窥察学生心灵的奥秘,把埋藏在他们灵魂深处的迷惘、误解、困惑等疏理出来,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恰到好处的训练与培育,又要注重了解和分析学生心理异常早期的“蛛丝马迹”和心理状态的“微格”变化,弄清他们心理问题的层次性特征,从而找到解救的良方。另外,教师要善于运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心理咨询与心理疏导技术,对症下药,彻底摒弃和改变传统教育中“齐步走”、“大一统”和“一刀切”的做法。这些都对教师的工作态度、人格品质和教育素养等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心理问题的形成总是按层次逐步“演进”的,解决它是一项心灵改造与品格塑造的“渐进”工程,需要教育者做艰苦、漫长而又细致的“雨露滋润”和“潜移默化”的工作,最忌讳的就是“一暴十寒”、“急功近利”,如果教育工作者缺乏关爱的情感和全心呵护的教育素养,不仅难收实效,甚至会导致学生心理问题更趋恶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