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本质区别及对学生心灵发展的影响

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本质区别及对学生心灵发展的影响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有本质区别,学校管理不能简单地定指标、下计划,用许多“率”来评价教师的工作。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变成了管理者,无需、无力也无暇去滋养学生如饥似渴的心灵,建设他们亟待建设的精神世界,使本应充满丰富美好感情的师生关系变成了“管”与“被管”的单一关系。这种轻教育疏导、重“管理”惩罚的倾向,颠倒了教育的价值和功能,造成了学生人格双重化发展的倾向。

 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本质区别及对学生心灵发展的影响

近几年国内学术界对教育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十分有意义的成果。学者们认为,学校教育是以善良的初衷,用合乎道德的方式方法,通过儿童的理性向儿童传输有价值的信息,以促进其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积极的精神影响和行为改变的过程。这一概念抓住了教育的本质,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学校教育如果符合这些要义,就是真教育;如果偏离甚至违背了这些要义,就是假教育;只有真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真诚的人,假教育只能培养出虚假掩饰、人格双重化的人。为学校教育导致小学生人格双重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师爱缺乏与变异

教育是一个道德概念,教育实践是一种道德实践,是一个充满真善美的人际互动过程,道德的核心就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早在1924年夏丐尊先生就指出:“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地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方形的好,有人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之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师爱的对象是学生,是学生的人格,是在无条件接纳的前提下,对学生身心的关怀、期待、奉献与教导,师爱是教师热忱、智慧与道德的合金。在学校生活中,教师是儿童主要的依恋对象和心目中的权威,得到教师的爱是学生的第一需要,儿童需要教师的爱,就像小苗需要阳光一样,只有与教师建立起爱的联结,他们才能有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才能实现自我肯定,否则,他们就不能摆脱失落感,心理就不能平衡。

但是,当今教师的师爱出现了种种变异,教师对孩子无条件的、纯洁的爱减少了,与孩子之间的利益关系增多了。最近,上海在“教学中教师运用情感因素的现状调查”中,教师对“重知识轻情感”现状的自我评价认为“很严重”、“严重”和“较严重”的比率合计为50.79%;另有对学生和学生家长的访谈研究也表明,相当多的学生在学校常遭到教师的控制、冷落、贬低、否定或训斥,师生关系疏远淡漠。教师的情绪常随着学生行为表现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工作成绩的变化而变化,似乎教师所爱的不是学生,而是学生以外的什么东西,亦如学生让老师感到满意的表现、为老师增光的成绩、讨老师喜欢的话语等,这就是师爱的变异。学生固然应该做让老师满意的学生,但那应该是师爱的结果而不是师爱的条件。当学生发现教师的爱不是自白的思典,而是需要自己用让老师满意的行为表现去赚得的时候,他们便开始学着“走进老师的心灵”,不但要遵守学校的各种要求,而且要努力掩饰自己,“完善”自己,看老师的脸色行事,以赢得老师的满意和关爱,找到自己的心理平衡。当儿童的掩饰换来了老师的笑容,取得功利性价值的时候,这种掩饰就被强化,使儿童接受掩饰,学习掩饰,变得善于掩饰、惯于掩饰,甚至玩味和欣赏掩饰,这样掩饰便渐渐内化成一种人格特质,一种集体无意识

(二)重管理轻教育(www.daowen.com)

赫尔巴特认为:“管理不是教育,管理只能使人不犯规,并未给人的精神世界增添新的东西。唯有使人进步,给人的精神以积极影响才是教育”。学校需要管理,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有良好的规则意识,但学校管理应突出其教育性,体现其教育意蕴与内涵。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有本质区别,学校管理不能简单地定指标、下计划,用许多“率”来评价教师的工作。因为教育工作具有不确定性和工作结果的后效性、内隐性,简单量化、按序排名等管理方法极易伤害教师的感情,威胁到教师的自尊,带来教师工作的挫败感。特别是当把某些量化指标与教师切身利益连在一起的时候,必然扭曲教师人格,使教师做出违背师德和良知的事。

学校管理轻视教育本质,必然消解教育的人文意蕴,一方面使教师承受过大压力,产生大量的无助、无奈、担忧和焦虑,引发许多职业症状,诸如:对学生的态度变得疏离、冷漠、粗暴和非人性化等。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变成了管理者,无需、无力也无暇去滋养学生如饥似渴的心灵,建设他们亟待建设的精神世界,使本应充满丰富美好感情的师生关系变成了“管”与“被管”的单一关系。这种“管理”所关注的只是学生行为上的无过错,充其量也只能影响学生的所作所为。在这种“管”与“被管”的关系中,学生所着重的仅仅是“怎样说、怎样做才不会受惩罚,怎样说、怎样做才能得到好处”,在趋利避害的自保动机推动下,学生会竭力保持行为上不犯规。尽管如此,由于小学生心理成熟度低,自制力差,顽皮好动,难免有闪失,这种力不从心的缺憾只有用掩饰来补偿,才合乎他们天然的心灵需要。一方面行为循规蹈矩,强装硬做;一方面精神空虚疲乏,苦闷压抑。这种轻教育疏导、重“管理”惩罚的倾向,颠倒了教育的价值和功能,造成了学生人格双重化发展的倾向。

(三)教育者的行为暗示

许多的态度是通过模仿获得的,在学校情境中,教育者无疑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人生向导,是学生人格的第一影响源。这里所说的教育者行为暗示,是指教育者的道德宣传与其实际行为有出入,学校工作中的虚假成分对学生所构成的隐形教育和负面影响。例如教育者要求学生对教师有礼貌,但教师对学生却可以不理不采:学校直传素质教育,但实际上还是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论英雄;老师要求学生爱学习,自己却缺乏学习兴趣,知识贫乏、品味庸俗;学校要求学生诚实守信,但观摩课却像排练节目一样分配角色,反复演练,大有逢场作戏之嫌;学校投巨资美化校园、更新设备和图书等,却不能使校园的每寸土地、每件设备为学生所享用,似乎成了摆设。这些现象会使学生产生认知失调,心理失衡。人格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具有一种“一致性的需要”,当学生听到的与所看到的不一致时,他们会相信哪一个?亚理士多德说教育者的“个人品质永远是他所拥有的最有效的说服手段”,“身教重于言教”也是古今教育家的名训。关于品德心理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如果教育者的口头宣传与其实际行动不一致,儿童不会相信教育者的宣传,却会模仿教育者的行为。这些现象如果长期存在,得不到有效制止,就使人格掩饰性在儿童身上受到替代性强化,促成双重化人格特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