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矫正策略: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与心理健康

矫正策略: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与心理健康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儿童人格双重化的学校归因分析看,要矫正儿童人格双重化倾向,还给儿童天真活泼、自然健康的人格,学校教育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善。(三)淡化“管理”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里所说的管理是指一种片面强调规则、忽略精神建构,片面强调行为塑造、忽略自主发展的比较消极的管理。同时,在管理的方式方法上应讲究艺术,正面引导积极教育,谨慎使用惩罚及不良的精神刺激。

矫正策略: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与心理健康

从儿童人格双重化的学校归因分析看,要矫正儿童人格双重化倾向,还给儿童天真活泼、自然健康的人格,学校教育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善。

(一)加强官德师德教育,提高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道德敏感性

儿童人格双重化发展与教育工作者的道德有着直接的关系。校长及教育行政人员在做出教育决策和执行教育决策的过程中,应把学生利益放在第一位,抛弃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的狭隘思想,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如果校长和教育行政人员可权且算为官员的话,那么,与其他官员相比,他们应特别注重“官”德修养,因为他们的思想道德关系着新一代的成长,将在儿童的生命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教师是直接与孩子接触的人,是学生人格的第一影响源,因此他们首先应该是一群善的、珍爱生命而不滥用教师权力的人,他们还应该是懂得自己的职业价值、能够真诚面对孩子的人,是一个对道德极具敏感性的人。只有充满善意的初衷与合乎道德的方法相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不会扭曲儿童的人格,才能从根本上矫正小学生人格双重化的倾向,还儿童以朴实真诚的性格。

(二)应大力开展教育理论的学习,了解儿童,按教育规律办事

教育工作是一项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工作,任何急功近利、自以为是、粗糙肤浅都有伤儿童人格,而当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论素养十分令人担忧。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在北京和宁波两地抽样调查了298名中学教师,了解他们在学生心理发展、教学和学生成绩评估三方面的知识,结果发现三方面知识在平均分以下的分别占50.2%,54.1%和69.2%,而这三方面的知识恰恰是成功教育所必备的基本条件。所以,应扎扎实实地进行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www.daowen.com)

(三)淡化“管理”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里所说的管理是指一种片面强调规则、忽略精神建构,片面强调行为塑造、忽略自主发展的比较消极的管理。学生具有主体性,具有心灵世界与精神世界,这一本质规定着学校管理的实质在于创设宽松有序、民主平等的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不应拘泥于机械规则的死板运作。规则是为人服务的,人不是为规则而生活;人需要守规则,但守规则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管理不是要把学生管佼,而是要促进学生发展。因此,学校管理应更凸显其人文意蕴,尊重学生人格和心理特点,使管理更符合儿童成长的需要。同时,在管理的方式方法上应讲究艺术,正面引导积极教育,谨慎使用惩罚及不良的精神刺激。

(四)讲究教育诚信,摒弃虚假“教育”

学校应该是最讲诚信的地方,教育中的诚信就是讲实话、办实事,对上对下、对内对外、对教师对学生都一样,实事求是,不文过饰非,不浮夸虚假。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校中的诚信教育不应该是一个专题、一项活动,甚至一句口号,它应该是渗透在每位教育工作者言行中的一种品质。教育诚信是最好的诚信教育,教育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础,是人格诚信的沃土。如果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所有的教育活动都能忠实于诚信原则,学生将随之成为诚实坦白、表里如一的人。

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明智选择。小学生人格双重化问题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大问题,它从反面警戒我们,提醒我们认真审视基础教育中的失误,深入研究如何避免失误,使教育回到其真正意义上来,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