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陶冶情操,以师德魅力感召学生
真正的教育总是充满活力和生气,通过教师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熏陶,对个体生命的肯定、激励、褒扬,创造自由舒展的空间,使学生充满对生命的热爱,具有昂扬向上的精神、热情洋溢的韵致,学生个体生命情感在积极、活泼、明朗的教育环境中得以无声地滋润、涵化、延展,把教育中的个体生命引向高处。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教师应多给魅力,少给压力。现在大家都感到学生一批比一批难教,学生厌学严重,而我们教师越教越不会教,越活越累。我们再有本事,也没有办法把所有的科学知识转化成游戏和故事。孩子们在传媒的不断进攻中对强烈刺激都越来越麻木了,何况我们献给学生的“礼物”又是那么枯燥乏味呢?我们必须拿出我们自己的真正优势,去开发吸引学生的资源,而且这种优势应是任何传媒都无法抗衡的,那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如果我们很有人格魅力,热爱生活,充满激情,师德高尚,做事公正,业务能力强,善于体察孩于的童心,能真正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和心灵的保健医生,那么任何明星都无法和我们竞争。我们应敞开心靡,摘下面具,亮出真实的自我,怀着从容不迫的自信,青春焕发地走上讲台,尽情展示我们人格的魅力。千万不要动不动就批评学生,人为给学生制造精神压力。一个真正的老师,应该十分注意尊重学生的情感,不断地用人格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教育学生,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共同生存,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二)体验生活,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体验是对生命的享受,对学生来说,成功的体验要比失败的体验更重要。成功的基础是自信,自信是学生生命中的阳光。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自信地自我探寻,意识到有一个“我”生活在世界中,并作为一个真实的生命体在这个“生活的世界”中积极去交往、感觉、理解,用整个身体和心灵去感受生活与人生。一个孩子与情感健康的同伴一起玩耍,一起交流,长期生活在充满积极情感的集体氛围中,其情感就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久而久之就会发展孩子的同情心、信任感、责任心、愉快乐观的积极情感,使孩子的创造性、独立性、合作意识得到培养,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痛苦并具有爱心。教师要给孩子提供更多交往的机会,如郊游等。学生之间出现争执,教师不要过早干预,应鼓励学生自行解决,使他们从中获得与人相处的经验。在活动中增强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把个人与他人的态度联系在一起,通过移情换位加强理解,从而产生和谐共存的体验。这样,学生内心有一种深刻的感受和被净化的自我超越感,回到具有鲜明个性的生活中,生活信念得到感召,人生精神得到提升。
(三)尊重学生,倡导“尊重教育”(www.daowen.com)
生命情感培育要从尊重学生开始,人类最不能伤害的就是自尊。“尊重教育”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就个体心理发展而言,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尊重的需要,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渴望得到老师喜欢、同学接纳的愿望日益增高。这一方面源于学生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源于学校给学生造成的特殊压力。以小学生自我概念形成为例,即使到了高年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如老师说某某学生好,其自我感觉就好。“尊重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它要求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学生个性的充分、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认为只有教育工作者站在学生的一方,为学生着想,把人的特殊性、学生的特殊性摆在最重要、最显赫的位置上,教育要走近人、关怀人、感召人的愿望才能实现。
“尊重教育”是关注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只有让学生懂得了自己帮助自己、调节自己、救自己和自我学习的道理,他们才能做到无论遇到哪位自己不喜欢的老师或什么令自己不愉快的事情,都能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因此,“尊重教育”不但要为学生营造一个个性得以张扬、智慧得以放飞的环境,而且要培养和激发其自主发展的动机,教给其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的策略。其次,我们要在家庭、社会中建立亲情、友情、人情的乐园,创造和谐宽松的环境。我们在注重学生现实能力培养的同时,尊重学生的生命情感,给学生身心以充分的自由,培育他们身心的敏感性,让他们不断增长对世界的理解、关怀和激情,保持对自我生命和他人生命的敏感和珍爱。
(四)沟通心灵,管造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
沟通就是情感交融,它是建立教师、家长与学生亲密无间关系的纽带,对学生的自主发展起着动力作用。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我意识在增强,寻求自我的心理渴望别人的理解、渴望平等民主、渴望建立融洽和谐的家庭氛围和师生关系。但是,一个孩子若是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就可能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方式。如何使孩子懂事,如何促进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言行,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就要求教师要在家庭关系的处理、师生关系的建立、学习生活环境的适应、社会交往的影响以及面对多彩世界的反应等各个层次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全面沟通。使学生明白什么事情值得去做,什么事情不值得甚至是绝对不能去做。要关注学生的需要、情感,相信他们有足够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导他们在自由生活的同时应承担必不可少的对他人、对社会和对自然的责任;要在倡导关怀人的终极意义、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意蕴的同时,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从而使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