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RIZ解题流程由图7-2b演化而来,分为四个阶段和若干个解题步骤。该图考虑了解决问题的多种情况,表面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实际应用时,多个步骤属于并行选择,只择其一,不需走完所有流程,因此实际流程比较简明有效,如图7-3所示。
在图7-3的左上部分,是“问题定义”阶段。该阶段无需TRIZ概念,只要求研发人员收集必要信息,用自己熟悉的技术语言,清晰、准确地叙述一个宏观技术问题,满足5W1H的要求。该阶段要点:描述清楚一个宏观问题。
所谓宏观问题,是相对于微观(最小问题)而言的。该部分将在下一节中阐述。
图7-3 U-TRIZ的解题流程(www.daowen.com)
在该图上部的“问题分析”部分,开始使用TRIZ概念分析问题。从流程上可依序进行资源分析、进化趋势分析、因果分析以及给出求解该问题的IFR,也可以省略前几步,只选择IFR,然后进入定义问题模型。在给出IFR的时间点上,可以在定义问题模型之前给出IFR,也可以在之后给出IFR。U-TRIZ的特点之一是以“相互作用形式”来统一描述几套问题分析工具,并且把功能分析与物场分析合并为同一类——“功能(物场)分析”,同时也把流分析单独列出,作为功能分析的一种特定形式。在确定“相互作用形式”时,可以选择的种类分别是“功能(物场)分析”、“流分析”、“矛盾分析”。通过分析工具对问题的分析与识别,找到微观(最小)问题。该阶段要点:识别问题模型的“相互作用形式”,逐渐收敛问题范围,以多种分析工具找到最小问题。如有用功能、不良功能共存,则可找出物理矛盾。
在图7-3中部,是“问题解决”阶段,首先要做SAFC模型分析。SAFC模型分析既是分析模型,也是解题模型,因此实际上应用SAFC模型跨了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的两大阶段。分析之后,可选择适用的解题工具——如发明措施、分离原理和物场标准解、效应知识库、功能导向搜索、流改进措施、SAFC模型等。在解题过程中,要紧紧抓住问题情境中的各种物质属性与功能属性,通过属性来调节最终产品的功能。由于矛盾分析、功能分析、流分析、SAFC模型等都可以导出物理矛盾,因此多数情况下仅用分离原理即可解决问题。该阶段要点:进一步收敛问题,根据分析结果选择适用的解题工具,往往可获得多个概念方案。
在该图下部,是“概念验证”阶段。对已有的多概念方案进行过滤、评价,确定最终的解题策略,例如事先解决(消除问题根源)、事中解决(问题刚一出现随即消除),或者事后解决(对已经发生的问题采取补救措施),然后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如果所有的解题概念都无法形成可用的解题方案,要返回问题分析阶段,重新定义最小问题。如果方案可行,解题效果接近预先设定的IFR,那么则进入到方案实施、申报成果和申请专利等环节。该阶段要点:筛选和确定解决方案,实施、优化并管理最终的技术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