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区块链算法:法律思考在算法社会中

区块链算法:法律思考在算法社会中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直到11年后,中本聪发明了比特币,其底层技术——区块链——使得这一空想变成了现实。在区块链系统中,算法以客观数据为基础,依赖特定运算方法自动运行,不受任何人的控制和支配,交易双方完全信赖算法而非第三方。因此,算法扮演了上帝的角色。

区块链算法:法律思考在算法社会中

在一项交易中,双方当事人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通常要经过长期交往形成的信用机制保障,或者依赖第三方来保障交易安全。如果没有类似于银行或者政府这样的第三方机构确认信息,我们依然无法确认交易对方的身份,无法建立商事活动所需的信任关系。这些中间机构极有可能会因为商业目的或者国家安全,搜集我们的数据和侵犯我们的隐私。[3]在比特币发明者中本聪看来,这类系统内生性地受制于“基于信用的模式”的弱点,无法实现完全不可逆的交易,因为金融机构总是不可避免地会出面协调争端。金融中介的存在,也会增加交易的成本,并且限制了实际可行的最小交易和支付规模。[4]

只要交易中存在第三方,就势必会产生机会主义、代理成本以及交易成本,上述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那种能够克服人性弱点又没有任何利益追求的第三方是不存在的,除非是上帝。著名的密码学者尼克·萨博在1997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就做了这样的设想:“可以想象一种理想的协议,它拥有最值得信赖的代表所有人利益的第三方——上帝。所有各方都将其信息发送给上帝,上帝可靠地按确认并向各方反馈结果。上帝是交易过程的最终自由裁量者,一切涉及隐私的信息都由上帝保存,所有参与方都不能获知与己无关的信息。”[5]在现实生活中,上帝是不存在的,尼克·萨博的想法在当时只能是观念上的、理想化的,在实际操作层面并不可能实现。直到11年后,中本聪发明了比特币,其底层技术——区块链——使得这一空想变成了现实。(www.daowen.com)

在比特币系统中,参与者之间的交易“点对点”进行,通过区块链技术建立起一个去中心化与去第三方的参与者共同协作的机制。区块链是共享的、受信任的分布式公共账本,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参与所有比特币交易的认证和备份,当有用户发起一个交易时,信息会被广播到整个网络,通过算力比拼而获得记账权的矿工将交易记录转化成一个新的区块连接到区块链中。所有交易信息一旦被记录就不可能被篡改。在区块链系统中,算法以客观数据为基础,依赖特定运算方法自动运行,不受任何人的控制和支配,交易双方完全信赖算法而非第三方。因此,算法扮演了上帝的角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