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能力与素养:企业超越成长的关键

能力与素养:企业超越成长的关键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除了品行之外,知识素养也是二代接班人不可或缺的。对于接班人来说,知识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刚加入公司时,邱继盛没有任何经验,除了工作上有压力,也因为自己是“老板的儿子”这一身份,承受了不少无形的压力。但因为邱继盛没能跟其他部门的领导搞好关系,使得他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大部门的主管都不愿意帮他。人都是在犯错中成长的,邱继盛也不例外。

能力与素养:企业超越成长的关键

近几年来,商业世界里屡屡上演“败家子”的现象,不少家族企业的接班人,最后成了企业的掘墓人,把创始人一手缔造的企业王国在短期内推到破产的境地。这些惨烈的悲剧着实令人焦心和惋惜。

在大众和媒体眼中,“富二代”几乎已经被划为贬义词,甚至被等同于“纨绔子弟”。这主要是因为一些极端事件造成的恶劣影响。比如,曾经轰动全国的“杭州富家子弟飙车撞人”案、“上海歌林春天小区富家子打死保安”案……引发了广泛而深刻的民愤,这些案件不仅性质恶劣,在事发之后,肇事者对于人命的漠视、对法律的轻蔑、对社会舆论的轻慢,才是最让人难以接受的。

对于任何一个家族企业来说,选择什么样的接班人,既关系到财富的传承,也关系到家族企业事业的延续。造成“纨绔子弟屡屡败家”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创始人对接班人疏于管教、培养不当,虽然不少接班人有国外留学的经历,但思想素养上并未得到提升。创始人不愿意自己的子女吃苦,只重视物质给予、忽视品德的培养,是绝对行不通的。

作为继承者,要担负起多重使命,绝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扛起大任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至少有60%的“富二代”过着奢华、高消费的生活,他们依托上辈的财力仅仅满足于开好车、住豪宅、痴迷奢侈品的消费,这种与生俱来的富足,让他们忘却了宽容和感恩,不懂得勤勉与节约为何物。

一个人在学会做事之前,首先要学会做人。继承家业是一件严肃的事,这需要一代创始人协助二代建立健康的财富观,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作为继承者,也当摒弃“钱是万能的”的错误认知,更不要对父辈提供的各种资源,秉持一种理所当然的态度,要抱着感恩之心去对待每件事、每个人。

我们前面提到过不少成功的家族企业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实际上这也是对于二代的言传身教。投身慈善事业,不仅仅是在尽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也影响着下一代对慈善、对良心的认知。李嘉诚说过:真正的富贵,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能用你的金钱,让这个社会更好、更进步,使更多的人受到关怀。

除了品行之外,知识素养也是二代接班人不可或缺的。

家族企业的创始人在创立企业时,创业动机各不相同,但早期的创业者大都是生活所迫。他们创业的时间,主要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文化教育水平比较低,导致企业主的文化素养普遍不高。他们能在创业路上获得成功,一方面得益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则有赖于他们的拼搏精神。现代社会不同以往,市场竞争对知识的要求层次更高了。对于接班人来说,知识素养是必不可少的。

这里说的知识,是指继承人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市场行业现状、市场竞争情况以及各种人际关系。老一辈创业者需要的是勇气和开拓精神,接班人在继承先辈的这些精神的同时,也要在守成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业。企业家担负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盈亏,还有一份社会责任。作为家族企业的继承人,二代们应当充分认识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树立正确的观念,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重走创业路,传承家族魂

马来西亚伟龄有限公司的前身是荣发贸易公司,是邱继盛的曾祖父邱文伟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主要从事日常用品贸易。20世纪60年代,邱继盛的祖父邱淇龄接手,公司以他和创始人各取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来命名——伟龄,开始从事文具贸易,开启了邱家事业的新航线。

邱继盛的父亲邱国祥,也曾到英国留学,归来后在外工作了几年,才回到家族企业。1980年,邱继盛的父亲正式加入伟龄有限公司,之后转变了公司的发展方向,从纯贸易发展到生产业。到现在,伟龄公司已经发展成了营业额近2亿元人民币的文具生产商,有一万平方米的制造工厂。(www.daowen.com)

邱继盛曾经留学澳洲,主修机械工程,这也是他的兴趣所在。2008年邱继盛回国,当时刚好赶上马来西亚金融风暴,不少工厂倒闭了,他的求职信也都石沉大海。这个时候,父亲提议,让他进入家族企业工作。在此之前,父亲从来没有跟他灌输甚至提及和继承有关的事宜,所以他也没有那种“我爸爸是谁谁”“我是某企业的准继承者”的心态。但他从小也经常被带到公司去帮忙,那时候他很讨厌这件事,因为做的都是苦差事,哪儿缺人手就把他安排到哪儿,包装工、搬运工、清洁工,统统都做过,简直就是一个免费的勤杂工。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邱继盛才更能体会到父亲的艰辛,以及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父亲本身是学药剂的,对文具生产机器一窍不通,全是靠自学。他经常跟底层的工人们一起在机械房内干活,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会虚心向工人请教。正因为此,父亲颇受工人们爱戴。

刚加入公司时,邱继盛没有任何经验,除了工作上有压力,也因为自己是“老板的儿子”这一身份,承受了不少无形的压力。他只好求助于自己的教授,教授推荐给他一本生产管理宝典——《丰田模式》,他开始对生产管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并对他继承企业后管理生产操作的方式产生了影响。

之后,邱继盛进入生产策划部门,负责原料采购和生产编排。这很符合他的意愿,他开始着手整顿生产线,尝试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当时的他,很清楚这样的整顿等于跨过了维修部,会让一些部门领导有意见,可年轻气盛的他不太懂人情世故,也凭借自己是“老板的儿子”的身份强行进行整顿。当时经济不景气,生产线有空闲,父亲也同意了他的做法。

整顿的过程中遇到不少的麻烦,但最后还是成功了。但因为邱继盛没能跟其他部门的领导搞好关系,使得他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大部门的主管都不愿意帮他。在这样的处境之下,他意识到应该放下自己的身段,虚心向公司的基层员工和供应商讨教。这样的做法果然奏效,完成整顿计划之后,生产效率比过去提高了60%。

现在回想起这件事,邱继盛颇为感慨。他承认,自己的处理方式不太完善,不该那么急于表现,应当虚心一些,以更为妥善的方式得到其他部门领导的认可。他很坦诚,指出自己有急躁的毛病,做事缺乏耐性,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经常冒犯前辈,这也给继承的工作带来了不少阻碍。

人都是在犯错中成长的,邱继盛也不例外。透过这些经历,他总结说:继承人应当抱有感恩之心去看待自己的身份,因为相比其他同龄的杰出人才,继承者有一个更广的发展平台,有更多施展拳脚的机会。他牢记乔布斯的一段忠告:“你憧憬未来的时候,不会去想着把所有的事联系起来;只有在回忆过去的时候,才会将这点点滴滴联系在一起。一定要相信,这些生活的点滴会在你未来的某一天产生联系。”现在,邱继盛除了管理生产和物流部门之外,也会尝试到其他部门请教学习,力求在点点滴滴的细节中充实自己,为将来的继任做准备。

从初出茅庐到四处碰壁,再到反思彻悟,邱继盛成长了不少。他意识到,家族企业的传承,不仅仅需要继承者有能力,还需要有良好的心态和素养。对于生而具有的这些资源,不能秉持理所当然的态度,而是要有感恩之心,这样才能让家族事业的继承更加顺利,并让价值理念得到传承。

父辈的卓越成就,无疑会给邱继盛这样的二代造成一定的压力。但他也想得很清楚,不能过分在意他人的眼光,也不必去跟任何人比较,不断提升自我的心理素质才是王道。至于父辈们的成就,没必要拿出来作为一个“比较”的参照物,这样只会消耗自己的能量。

家族传承,也是经验的传承。对邱继盛来说,先辈们打下江山的经历不应该被漠视,或许经营方式不再适应市场的形势,但这些经验中的精华,也是一份厚重而珍贵的礼物。在汲取经验的同时,扛起先辈创业价值理念的担子,既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荣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