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批、夹批每篇都有,侧重品评篇章中的字、句、段;篇末评语则侧重于品评全篇的总体立意,但并非每篇选文都有。《史记菁华录》的评点,大致像明清小说评点体例一样,分为夹批、眉批和末评。夹批一般都较为简洁,有的用来疏解字句含义,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然而它又不像注释那样呆板,大多紧扣语境,带有主观鉴赏的性质。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的“嘻”字,历来有把它解释为“惊而怒”的,也有解释为“惊怪之声”的。姚祖恩夹批道:“想此时真是哭不得笑不得,只一嘻字,传神极矣!”[12]120独不说透,却更有助于引导读者对文章的体会。同一“嘻”字,用在《史记》另一篇《魏其武安侯列传》的“夫怒,因嘻笑曰”句中,姚氏又批道:“活化欲发不得发之状。”[12]175而明确地解释为“嘲弄之笑”,反觉于情境未合。有的夹批则起着梳理结构层次、点明章法布局的作用。如《项羽本纪》中项刘成皋对峙的几段描写,初看起来笔墨似乎有些游离,《史记菁华录》则于刘邦的言行下分别标出“能忍一”“能忍二”……“能忍六”,提醒读者这个地方是在集中揭示刘邦的性格,更进一步说,又是在解释接下来的垓下大战中刘邦得以成为最终赢家的原因。眉批则字数相对较长,嵌入夹批中容易打断阅读进程,又多属题外发挥和宏观归纳,故列于文眉。眉批按其自身的内容和性质,可以分为评事和评文两种。评事就是对《史记》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件或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的主观看法。从观点来看,并无多少石破天惊之论。然而姚祖恩大多能着眼全篇,不做脱离传文的臆断,因而这类评点较之前代史家,虽深刻不及,通达则过之。评文则是对《史记》文章的章法布局进行分析评述,如《项羽本纪》中钜鹿大战一段,姚氏眉批道:“‘当是时’三字重提,笔力奇恣,‘冠诸侯’略作一锁,下 再 展 开,皆 故 作 奇 恣 之 笔,以 出 色 描画也。”[12]7
这很能启发读者的美学鉴赏,姚祖恩用力最勤之处,即在此类评点。末评置于《史记菁华录》中二十四篇选文末尾,不是每篇都有,运用上有很大的随意性。内容上类似于眉批,但更富于宏观总结的性质,它们或总评人事,或归纳全传结构布局,阐明史公作传命意。如前所说,姚祖恩并不是一个高明的史家,末评中的人事评点,鲜有闪光之处。但他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高明的文章家,篇末对文章的评述,很有见地,能够对读者的阅读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www.daowen.com)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史记菁华录》中的夹批、眉批、末评在评点内容上有一定的交叉,但它们又是相互补充,彼此配合,共同服务于文章的鉴赏和评论。这种评点形式立足于细微之处,专注于具体的文体分析,是从文本通向文学理论和文化观念的桥梁,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