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尽量保持原貌的前提下,杨宪益并不拘泥原作的文本结构,当原文结构形式可能妨碍到读者的理解,进而影响接受度时,也会采用灵活变通的方式,以增强译文可读性,从而争取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史记》描绘的多彩世界,领略《史记》的盖世风采。
《史记》的语言特点是简明扼要,言简意赅。看似寥寥数语,却往往承载着大量信息,甚至有时信息相互叠加,关联性不强,如果没有足够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做支撑,可能造成读者信息接续断篇的情况。
杨宪益在面对原文中典型的中文历史典籍叙述形式可能形成理解障碍时,也会选择归化策略,灵活处理行文格式,变通段落结构,来减轻译文读者的阅读负担。
以《李将军列传》为例,作为《史记》这部鸿篇巨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作者必须尽力做到在有限的篇幅中,交代李广的生平、描述其后世家族的发展历程。《李将军列传》原文中司马迁仅用了19段。但杨宪益英译后变成了61段,如此大幅度的调整正是译者考虑到两种语言的差异,出于关照目的语读者而采用的一种归化翻译策略。[6]
在此例中,因为每个段落都承载着繁杂的信息,并且往往缺少显著的转折、递进,因此按照西方人容易接受的行文风格重新划分段落,整合语篇结构,能够有效消解读者的阅读困难。
如,《李将军列传》中的开篇:“李将军广者……万户侯岂足道哉!”[7]3447短短数语,言简意赅,清楚地交代了李广跌宕起伏的戎马生涯,文本所交代的重点信息包括:李广的家族背景、成长历程和汉文帝发自肺腑的感慨与评价。如果按照原文结构形式将以上信息全部集中在同一段落,则很难规避行文的跳跃感,有悖于英文的行文特征和读者的阅读习惯,会给译语读者造成理解障碍。杨宪益很体恤译语读者,因而按照时段顺序将其分割为三段。自“李将军广者”到“广家世世受射”为第一段;自“孝文帝十四年”到“秩八百石”为第二段;自“尝从行”到段末为第三段。第一段先介绍了李广其人及其家族的背景和渊源;第二段进而顺势描述李广的骁勇善战和初露端倪的显赫功绩;第三段则是借汉文帝的感慨表达了对李广的评价和赞誉,并恰到好处地总结了他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人生境遇。(www.daowen.com)
对段落重新进行合理的划分体现了译者高超的应变能力和敏锐的再创作意识,这是杨宪益译本能够在尽量忠实于原著的前提下,仍能够保证可读性强、叙事流畅和环节间递进平稳的原因。这种手法也用在了《史记选》其他一些篇章的相关处理上。
汉语重意和,英语重形和。汉语古文语言表述紧凑,但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在这个层面英语的对等性相对比较差,转换起来很吃力,因此句子往往显得松散、啰唆,尽失原文的风格特点,从而贬损语言效果和艺术高度。为了补救这一缺憾,译者或变换句型,或调整语序,来达到尽量与原文的简洁风格保持一致的目的。[6]
如:《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8]3452 In battle he would not shoot until his adversary waswithin a few dozen paces and he could be sure of hitting him.Then as soon as his bow string twanged the enemy fell.[9]417原文短短一个句子就对李广的足智多谋,英勇果敢,以及高超的作战策略和军事才能做出全面概括,环环相扣,步步递进,一气呵成,语言信息明了,同时也巧妙地烘托了战场上的危急紧张气氛。
这句话如果采用直译,可能会显得冗长烦琐,弱化原文的节奏、力度和气势。译文用了两个独立句,通过变换句型的方式,巧妙地再现了原文的效果。前后呼应,不但再现了战场浓烈的火药味,而且不失紧凑简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