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认为,孝悌忠信归属仁的德目范畴,仁的核心是爱人,爱亲人,爱他人。《礼记·祭统》曰:“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6]220孝指子对父母孝顺,悌指弟对兄恭顺,兄对弟友爱。忠信是与他人相处的道德准则,忠既指民族对国家的尽忠,亦指臣、子对君父的效力,亦可指与人相处必须忠诚;信即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司马迁遵父志继父业,忍辱负重完成历史巨著《史记》,此乃孝顺之至。同时,他在《史记》中也记载了大量的孝顺父母的故事:舜在继母和弟欲杀他的情况下,依然孝顺父母;孝文帝侍奉母亲三年以尽孝,还因缇萦愿卖身救父为嘉奖其孝行而下旨废除肉刑;太伯遵父意,奔荆蛮,文身断发而让位季历。同时,在《史记》中还记载了舜有孝之行为感染家族和邻里,使家族、邻里和睦相处,处事厚道,民风和社会风气得到大大改善。周文王广施仁义,倡导尊老敬老,在周国境内外形成谦让和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周公姬旦辅助三代帝王而忠孝之心不变,代成王摄政无篡权之心,著书劝诫成王恪守孝道。赵武以孝报恩于程婴,服丧三年,世代祭祀。
司马迁通过自身的孝及《史记》大量记载的仁义故事,反映了他对仁义思想的赞赏和推崇。因此,韩城人便将孝悌忠信等雕刻在门楣上以提倡和推广,以教育子孙后代。“笃敬”“和致祥”“务为仁”“和为贵”“忠厚”“忠信”“谦受益”“积善居”“对德第”“忠敬恭”“忠信第”“谦益第”“永吉庆”“平为福”“裕德第”“世德想承”“居仁有义”“安详恭敬”“诒谋燕翼”等等在世代韩城的门楣上处处可见。其影响可归纳为以下两类:
其一,以道德规范而修身。通过约束和规范行为而获得良好品行以达到修身的目的。“树德”“贵德第”“德裕第”“邻德居”是处处可见的门楣雕刻。“福德居”是指即使富裕了也不要忘记道德律己,“聿修厥德”是指通过自修其德来怀念祖先,“渠清如许”,指人的品行如此高尚,犹如渠水清流一般,“清白远长”“清白世承”“清安庐”把主人的坦然和自豪展现在高高的门楣之上,“诵清芬”“唯吾德馨”则把祖上清白的家声、良好的品德馈赠给了后人,“德重乡评”说明乡梓邻里对该家祖先的德行给予了极大的赞誉。党家村厅壁上的“薄味养气,去怒养性,处抑养德,守清养道”则告诉人们:粗米淡饭能涵养人的身心,处事平和能涵养人的禀性,处在困境能磨炼人的品德,高洁的操守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举止必须讲文明礼貌,礼多人不怪;家居必须勤俭朴素,俭以养德;德性必须谦让谨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遇事必须咨询请教,三人行必有我师。同时,韩城党家村家训在书体上基本都是以楷书或行楷为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薛养贤这样形容:“它就相当于我们参加一个重要的活动要着正装一样,有一种礼仪的仪式感在里面,凸显出家训对后人‘守正’和‘规矩’意识的教化。”
其二,以仁义思想为准则。孝悌忠信作为仁义思想的关键所在,是人们信奉的具体行为准则,在韩城门楣匾额和民俗文化中也随处可见。“忠恕”,对君主要忠;“忠信”“履信思顺”,对朋友要信;“孝悌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慈爱后辈。另外,还有许多倡导存仁义之心、做仁义之事的门楣,如“仁厚居”“安仁居”“居仁由义”“行仁义事”等等。这种仁义思想通过门楣的形式便润物无声地化为百姓待人接物的规矩。在韩城四合院的厅房歇檐两侧山墙上同样也雕刻着这样的名言家训:“在少壮之时要知老年人的辛酸,当旁观之境要知局内人的景况,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人的苦恼,居安乐之场要知患难人的痛痒。”这四句话都是告诫家人和后代,在处于优势地位的时候,要学会关心和扶持处于劣势的人。孔子说:“仁者爱人。”处在劣势的弱者更需要关爱,能做到关爱弱者即为忠厚。“无益之话勿说,无益之事勿为,无益之人勿亲。”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生活的事,不交不利于友情的人,教育家人做人要友好和睦,做事要有益于国家和生活。“居仁为本务,由义乃长康。”仁厚,是做人的根本;大义,人生就会绵长安康。韩城党家村的节孝碑上刻有:“矢志靡他,克谐以孝;纶音伊迩,载锡其光。”“矢志”即“发誓”,“靡他”即无其他想法,“克”即“能”,意思就是碑主牛孺人早年丧夫,守节不二,而且对长辈孝顺,与家里、邻里和睦友好,她的孝顺也得到了皇帝的诏书,加之矗立在路边,意在方便瞻仰和教育族人、后代应当行孝。“出门莫忘见宾敬,面墙须禀不学羞”,是清末桃李满韩原的樊厚甫家的处世箴言,将其刻在墙壁上,用以自勉或训诫后代。
孝忠于国家的家训在韩城的厅房歇檐两侧也处处可见。“思孝安家国,读书教子孙”,心里惦记着孝顺,在实际行动中履行了孝顺,家族才能安宁,国家才能安定。“国则思忠,家则思存,民则思信,为人之根本也。”家族和国家是两相依的,有了国才会有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抗战时期,仅仅100多户人家的党家村,先后就有60多人参军走上抗日前线,有父子兄弟齐上阵的,其中有16名将士精忠报国,为国献身。“存忠孝心,行仁义事”,心里存着忠臣孝子之心,去做仁人义士的事情。党家村下庙的关羽雕塑神龛楹柱上悬挂着楹联:“秉烛非避嫌,此夜心中唯有汉;华容岂报德,当年眼底总无曹。”通过关羽向族人和后代弘扬忠君报国、仁侠尚义的精神。
另外,韩城人民还通过各种民俗形式行孝祖先、长辈,和睦亲朋、邻里。最典型的有司马迁的后裔祭祀司马迁的“跑台子戏”,这种祭祀活动在中国大地上应该是独一无二的。清明前夜,司马迁的后裔们抬香案,备供品,在村西真骨墓旁祭祖。戏台上鼓乐方鸣,戏台下众人叩拜。突然,戏台上灯火全部熄灭,鼓乐全停下来,演员也不卸装,所有乐人带着乐器从台上跑下来,村民们立即拆卸舞台,抬着香案,跟在演员后面,向村东边九郎庙狂奔过去,鞋子丢了不准找,衣冠掉了不能拾。村边东九郎庙戏台子上的乐人也早早地做好了准备,一见演员跑进来,立即鼓乐奏鸣,大戏又接着开演。司马后裔独特的祭祀活动是和司马迁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公元前98年李陵被灭族,司马迁罪加一等,被判宫刑后,司马家族怕被诛灭九族,由族长司马厚主持商议决定改姓和迁居,改姓为“同”“冯”,几经周折,迁回老家,隐居徐村。汉宣帝年间,同、冯族人于清明前夕在村西真骨墓旁悄悄祭祖。突然,京城来的钦差直奔徐村的消息传到了村庄。正在祭祖的族人们惊恐万状,为了转移视线,族人们马上狂奔到村东九郎庙,焚香祭祖。待钦差到来之后,才知是司马迁的外孙杨恽。他来的主要目的,一是奉母亲之命回乡扫墓,二是回舅家报喜——汉宣帝已正式准许《史记》公之于世。徐村族人们才放下心来,转惊为喜,敲锣打鼓来庆贺。因此,在以后每年的清明节,徐村的族人们总要唱“跑台子戏”,用比过年还热闹的节日气氛来祭拜先祖,纪念《史记》重见天日的这一天[7],也可以算作司马氏出逃后又返回故里的历史缩影。如今,由司马迁后裔组织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徐村司马迁祭祀”演变而来的“司马迁祭祀大典”,已经被列为继“黄帝祭祀”“孔子祭祀”之后的我国三大祭祀活动品牌之一。在每年的“司马迁祭祀大典”上,“百名司马迁后裔行三跪九拜礼”[8]。这种祭祀活动,“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最后形成了‘风追司马’的文化内涵,也塑造了‘史记韩城’的城市符号”[8]。
韩城祭祀还有其他的民俗形式,比如耍神楼、韩城行鼓、韩城围鼓、韩城“谏公”鼓吹乐等。目前传承下来的最为流行和普遍的祭祀形式便是祭祀蒸食,它是乡民们过年过节、生子、盖房时经常作为祭神的一种祭品,主要品种有“枣祃瑚”,乡民俗称其为“献爷(当地方言念yá)馍”。通过对“枣祃瑚”的历史考究,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血缘关系,增强部族凝聚力而进行的宗庙祭祀,扩大本部族的整体利益而进行的对神灵的祭祀。直到现在,“枣祃瑚”还是韩城乡村中最隆重的蒸食祭品。
韩城子女在老人60岁开始为长辈过寿诞,10年一大寿。贺寿日亲戚邻里献礼物,儿媳送衣鞋,女儿送寿盘馍、寿糕馍,邻里送鸡蛋、寿桃馍等。送寿帐、寿屏、寿匾、寿联是高雅形式。贺寿之日主家设宴招待,唱大戏、唢呐吹打,歌功颂德。同时,在韩城民间还通过各种民俗形式来和睦乡邻和朋友。比如往来蒸食、喜庆蒸食、臊子馄饨、红把小扫帚、茶俗等。往来蒸食主要表现在婚、诞、寿、丧四个方面。“馄饨”是婚嫁时最主要的往来蒸食,“圈圈子”是贺生子的主要蒸食,“寿桃”是用来祝寿的蒸食,“盘子”是丧事的主要蒸食。主家在收到蒸食后,用“卷儿馍”或油炸“轮儿”作为“回礼”给客家。逢年过节,为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乡民们会用特制的喜庆蒸食作为礼品送给主家。不管谁家过事,亲朋邻里均带上蒸食登门祝贺。还有每年春节,各家都要给前来拜年的小孩子赠送一个半月形的名叫“顾jua”的蒸食。“馄饨”,含有“团圆美满”之意。臊子馄饨是韩城人过年过节、男婚女嫁、老人祝寿、孩子满月等场合招待亲朋厚友和贵宾的待客饭。羊肉臊子饸饹是几乎所有到韩城做客的人,都会受到款待的一种美食,所以也是韩城人的一个骄傲,而且是在首次宴席上招待。韩城红把扫帚是当地新婚嫁娶必备之物,亦是馈赠外地亲朋宾客的礼品。韩城的茶俗多见于婚事,男女青年由媒人介绍见双方父母,得到相互认可后,就会在献茶、回敬后改口。新婚之夜,由姑嫂引领新娘到村中本族端着茶盘、茶壶和茶杯,由姑嫂介绍给长辈献茶、改口,称作“认门”。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有邻里间发生冲突,调解人以茶谋和解的“和事茶”,谈生意的“成交茶”,客人来,先让茶,宴席结束时向客人献茶的“待客茶”等等。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其核心支柱是“文史”。文,不仅指母文,更指以母文为载体的传统文化,主体是孔孟学说,是四书五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塑造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征。素有“文史之乡”美誉的韩城,源于巨著《史记》在文学、史学上达到的高峰。出生于史官之家的司马迁,正是伴随着半耕半读的生活方式,以孝道之心周游列国,挖掘各地民俗文化,忍辱负重,隐忍苟活,承父志著成《史记》,最终光宗耀祖而显天下。在司马迁的身上和《史记》中记载和表现出来的立身扬名的孝道思想、忍耐克制的性格特征、孝悌忠信的仁义思想,对韩城的家训、民俗等传统文化一定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历史文化名城”一说。
参考文献:(www.daowen.com)
[1]张万红,孙宏亮,王岩石.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杨小荷.门楣——文化之瑰宝——陕西韩城古代门楣探究[EB/OL].(2010-01-28)[2018-10-15].http://html.smeshx.gov.cn/Jan_28_2010/Jan_28_2010_05_38_56_69262.shtml.
[3]历史文化古迹——陕西渭南韩城文庙(二)[EB/OL].(2017-01-10)[2018-10-15].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110/14/178233_621530837.shtml.
[4]杨雅丽.司马迁故里韩城门额题字文化阐释[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87-90.
[5]韩城市志编纂委员会.韩城市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
[6]许嘉璐.文白对照十三经[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7]韩城司马迁民间祭祀活动[EB/OL].[2018-10-15].http://shop.bytravel.cn/produce4/hanchengsimaqianminjianjihuodong.htm l.
[8]2017年丁酉年“祭祀史圣司马迁大典”在韩城举行[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9):6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