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半耕半读:秦东历史文化生活方式

半耕半读:秦东历史文化生活方式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司马迁的这种半耕半读的生活方式对于以司马迁为荣的韩城人来说,必然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这一点在韩城的门楣家训中得到了展现。[2]这种耕读并重的门楣家训教育方式,足以见证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背景下,生活在韩城的历代百姓除了受历史和文化的影响外,司马迁半耕半读的生活方式对于韩城人民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

半耕半读:秦东历史文化生活方式

太史公自序》:“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于是迁仕为郎中……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从中不难看出,少年时期的司马迁在家乡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司马氏家族世代为官,祖上颇有产业,祖父司马喜用四千石粟买了九级爵的五大夫,有食邑,有封地,有庄园。司马家族的地位及父亲的培养和期望,决定了司马迁必然以读学为主,兼学耕地和畜牧。司马迁的这种半耕半读的生活方式对于以司马迁为荣的韩城人来说,必然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这一点在韩城的门楣家训中得到了展现。

由于历史和地域因素,韩城人民极早地过着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相对安定的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结构条件下,门楣作为农耕社会的产物在韩城产生了。战国初期,孔子的徒弟子夏来到韩城设教,“教衍西河”,把孔子的教育思想推广到了西河地区。《辞源》:“西河,战国魏地。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韩城当时叫作少梁,是西河的重要地域。子夏是公元前470年左右开始“教衍西河”,而司马家族先于子夏150年左右择居少梁。在子夏到来之前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司马家族未出现过任何特别优秀的人才。在子夏来后,相继出现了司马错、司马靳、司马昌、司马谈、司马迁等赫赫有名的人才。也是从那个时期开始,韩城便兴起了办学之风,民重耕读,人才辈出。可以说,韩城文化的历史源头是子夏,而韩城成就最大的是司马迁。在子夏和司马迁的影响下,韩城才有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在韩城的门楣上,许多家族雕刻有“耕读”“耕读第”“耕读传家”“耕读世家”等。耕,意为劳动,引申为谋生;读,意为读书。“耕读第”是韩城城乡采用最广的门楣。由此可见韩城之文风昌盛,普通百姓都以读书为荣,以研习诗书为立家之本。党家祠堂牌位的两侧立柱上,就醒目地写着:“四百载守祖宗一脉真传曰勤曰俭;廿三代教子孙两条正路惟读惟耕。”在村民党鉴泉的家里有这样一副楹联:“继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唯读唯耕。”党家村被称为中国式家庭文化的活化石,已有700年历史,村人自古崇尚读书,耕读传家,家家有家规,户户有家训。[2](www.daowen.com)

这种耕读并重的门楣家训教育方式,足以见证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背景下,生活在韩城的历代百姓除了受历史和文化的影响外,司马迁半耕半读的生活方式对于韩城人民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在以科举取士的时代,韩城人才辈出,民间一直流传有“下了死牛坡,秀才比驴多”的俗语,还有“一代史圣、两朝状元、三朝宰相、四代世家,父子御史、父子知州、祖孙巡抚、兄弟侍郎、南北尚书,‘一母三进士、一举一贡生’传佳话”。据不完全统计,仅明清两代韩城考取进士、举人、贡生者就达1400多人。特别是在明朝万历年间,韩城人在朝廷做官者甚多,民间盛传“朝半陕,陕半韩”之说。[3]

据明万历年间《韩城县志》记载:韩城习俗为“南敦稼穑,北尚服贾”。又据明末韩城县令左懋第《常平仓议》记载:“韩城地十,七其山;人十,三其贾。”可以看出,当时的韩城人民在以农耕为主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这显然与农耕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可以说,明清时期耕读传家的司马遗风,孕育了一代又一代韩城人难以割舍的重文情结,造就了韩城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如今的韩城古城修复中,古街巷、四合院,包括“耕读苑”等小区的建设,处处彰显着耕读文化的气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