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秦东历史文化元素创新成果

秦东历史文化元素创新成果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孙子从美国来》能从众多表现皮影的影视作品中脱颖而出,主要还是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传承形式的创新。二是表现形式的创新。三是剧本的创新。同时整个影片中又结合了当下中国社会中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文化传承断层等热点话题,让我们在感受时代发展的同时,也不禁开始思索皮影发展之路的艰难,观众在观影中笑中带泪,思考文化传播的困境。

秦东历史文化元素创新成果

《孙子从美国来》能从众多表现皮影的影视作品中脱颖而出,主要还是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传承形式的创新。以往对于皮影这种传统艺术的传承仅仅体现在走马观花似的在村里摆戏台,表演几个曲目,观众在哈哈大笑中最多感慨句“还不错”便不再提及了,或者有些地方为了宣传皮影文化,简单的办个展览会或者培训班,就如同影片中体现的那样,只是为了一个简单的宣传。《孙子从美国来》之所以能成功,被大家接受,是因为它抛开了原本的皮影艺术只靠灯影和固定舞台为表演的模式,将皮影艺术这种古老的表演形式和时下最新潮的影视媒体相结合,将皮影文化融入电影中,赋予皮影新的传播内涵。

二是表现形式的创新。与《孙子从美国来》一样,讲述皮影艺术的电影电视剧不少,例如讲述法国女孩索菲亚到中国泰城拍摄关于皮影戏纪录片的电影《一个人的皮影戏》,和将皮影植入影片中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升华电影主题的《活着》,不同的电影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活着》中皮影是贯穿影片的一根扯不断的暗线,它既是温情地活着的影射,是活着的工具,又揭示了“人如玩偶”的悲剧命运;《一个人的皮影戏》中皮影便是皮影,它有着让人为之赞叹,严谨细致的制作工艺,也面临着申遗和保护的困境。

三是剧本的创新。《孙子从美国来》别具匠心地运用了一系列耐人寻味又别具一格的小惊喜,滴水藏海,设置一个又一个悬念,当最后所有的问题全都解决后让人产生原来如此的感觉。在整个影片的故事架构中,既有老杨头和孙子之间互动的乐趣,逗乐观众的同时,又有一丝淡淡的愁绪包含在影片中,关乎对农村留守老人生活困境的心疼,影片刻画的孤独感更是让人感同身受。同时整个影片中又结合了当下中国社会中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文化传承断层等热点话题,让我们在感受时代发展的同时,也不禁开始思索皮影发展之路的艰难,观众在观影中笑中带泪,思考文化传播的困境。

参考文献

[1]沙垚.从空间到主体:皮影戏的尴尬与解放[J].中国艺术时空,2017,(06):50-56(www.daowen.com)

[2]王芳.从《孙子从美国来》看中美文化差异[J].电影文学,2013,(22):72-73.

[3]孟昕颖.论电影《孙子从美国来》的文化内涵[J].电影文学,2017,(17):115-117.

[4]马丽芳跨文化传播中的理解——以电影《孙子从美国来》为例[J].视听解读,2017,(5):185-186.

[5]巨海宁,秦伟.基于霍夫斯泰德维度理论的中美文化冲突和融合分析——以电影《孙子从美国来》为例[J].新西部,2019,(21):120-1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