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南瑞泉先生的齐家思想在秦东历史文化2019论文集中探讨

南瑞泉先生的齐家思想在秦东历史文化2019论文集中探讨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瑞泉先生不仅为人师表,四方弟子皆虚往实归,取紫拾青。瑞泉先生家居秦中湭渭之间,自幼受学于父南金。是故马汝骥言瑞泉先生为“躬行君子”,“在官能政,在家能教”。妹南静嫁于王鸾,而鸾早卒。举人郭郁早卒,瑞泉先生怜其子廪膳生郭珠孤而贫,将次女嫁与郭珠。自南瑞泉先生于绍兴遭谗言罢官归渭以来,从容度之,亲民、施教、治家、著史,致其良知,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心。

南瑞泉先生的齐家思想在秦东历史文化2019论文集中探讨

清李因笃在为南师仲所作《玄麓堂诗集序》中说:“关中望族,首推渭南南氏。盖上溯太守(南大吉)、观察(南逢吉)昆仲以来,科第蝉联,勋名彪炳。光家乘,冠国书,震耀吾秦,为近代所未有,而称西京之大雅。”渭上南氏家族,自瑞泉南大吉、姜泉南逢吉而下,穿越了明王朝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七朝,涌现出了南大吉、南逢吉、南轩、南宪仲、南师仲、南企仲、南居益、南居业、南居仁等一门九进士(明洪武有保举南谨,任北平知府;明天顺进士南钊,任河南布政司右参政;清顺治则有南廷铉,四川按察司佥事分巡川南道),衣冠之盛,家声不坠,可谓空前。

瑞泉先生不仅为人师表,四方弟子皆虚往实归,取紫拾青。治家亦燕翼诒谋,遗德流长,是以渭上南氏家族兴盛不衰。人知南氏之盛,何以为盛?

孔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瑞泉先生家居秦中湭渭之间,自幼受学于父南金。南大吉进士及第归秦村之时,渭阳公南金曾语“男子坠地,天下四方即尔事”以教之。在关中又天然熏染张横渠之说,中则从学于冷宗元、常赐、王阳明,与关中康海、吕柟、马理、马汝骥诸君相友善。深得儒家经典之要,又在实践中致其良知之学。是故马汝骥言瑞泉先生为“躬行君子”,“在官能政,在家能教”。马理亦说先生“奉亲孝,执丧尽礼,为人师表。诲弟逢吉学,中己卯乡试,戊戌进士,授礼部仪制主事,其宦游家居视如左右手乎!凡饮食裳衣必同,有闻未尝不以告焉”。侄南轩“又以重远之道教之”,轩中丁酉乡试,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妹南静嫁于王鸾,而鸾早卒。“二男四女幼孤,俱嫁且娶之,且教其长子为学宫增广弟子。”举人郭郁早卒,瑞泉先生怜其子廪膳生郭珠孤而贫,将次女嫁与郭珠。(www.daowen.com)

冯从吾在《越中述传序》中,对渭上南氏衣冠之盛的原因做了深入的分析,其记曰:“自二先生传文成公之学以来,代有闻人。元善先生生三子俱蜚声庠校,而俱早亡。有孙曰企仲,官太仆卿,以直谏显。有曾孙曰居业,登科而未仕。元贞先生有子曰轩,善世所称阳谷先生者也。往元善先生与三子相继殁也,太仆卿为遗腹子,伶仃孤苦,人争齮龁,而阳谷先生力为卵翼,卒底以成,又为刻瑞泉遗稿。”冯从吾赞曰:“学之不讲久矣,孤儿寡母求不乘机而利其所有已难,况施恩于不报。子孙于父祖遗文且任其散佚而不知收,况侄之于伯父哉。在阳谷公不过自致其良知,而在挽近世,实大有裨乎风化矣。(姜泉先生)有孙四而取科目者三,太史其季也,而其曾孙居益,今且督学晋中。世德良学方兴未艾,二先生诒谋远矣。”渭上南氏家族自南大吉以下衣冠之盛多因,是以家族成员之间能仁爱、孝悌、砥砺、互助,致其良知,故而能历尽苦难代有闻人,枝繁叶茂,源远流长。

自南瑞泉先生于绍兴遭谗言罢官归渭以来,从容度之,亲民、施教、治家、著史,致其良知,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心。并将这种品质赋予了后世子孙,渭上南氏家族出现这种不论遇到任何艰难苦厄,都能实现于逆境中超越的特质。不因代远,不因人亡,不因枝散,不因亲疏,而能为渭上南氏家族一体。昔姜泉先生南逢吉长孙南宪仲卒于枣强令任上,而其子南居益幼,日夜伏草哭,几殆而生。其祖父南轩抚居益背曰:“有父书在,儿何苦至此。”后南居益游学于京师,从叔父南企仲又全力照顾南居益起居学习,使二子南居仁、南居业与居益学。后南居益中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官至福建巡抚、工部尚书。而其从叔父南企仲,崇祯元年则升为南京吏部尚书。冢宰公南企仲曾以大义教子曰:“以廉隅自持,毋堕祖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