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南大吉:政学合一、学仕一事的思想

南大吉:政学合一、学仕一事的思想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大吉不仅是一名学者,同时也是一位官员。夫然后知学与仕本一事,而非两途也。因此,为学与为政、为人与为官是浑然一体的,而不是决然分开的。可以说,政学合一、学仕一事的思想是南大吉良知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而这也反映了他对王阳明思想的笃信与躬行。

南大吉:政学合一、学仕一事的思想

除了强调在人伦日用中去躬行良知学之外,南大吉还将王阳明的“致良知”说与为政统一起来,提出“学仕一事”的思想。

南大吉不仅是一名学者,同时也是一位官员。作为当时的绍兴知府,如何治理好地方,有益于当地百姓是他首先也是最重要的考虑,所以南大吉不仅向王阳明请教如何纠正“临政多过”的问题,还向其师请教如何为政之事。王阳明则为其阐发“明德”与“亲民”一体之学,南大吉听后深受感悟,于是将其听政之堂取名为“亲民堂”,王阳明在《记》中说:

南子元善之治越也,过阳明子而问政焉。阳明子曰:“政在亲民。”曰:“亲民何以乎?”曰:“在明明德。”曰:“明明德何以乎?”曰:“在亲民。”曰:“明德、亲民,一乎?”曰:“一也。明德者,天命之性,灵昭不昧,而万理之所从出也。人之于其父也,而莫不知孝焉;于其兄也,而莫不知弟焉;于凡事物之感,莫不有自然之明焉;是其灵昭之在人心,亘万古而无不同,无或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其或蔽焉,物欲也。明之者,去其物欲之蔽,以全其本体之明焉耳,非能有以增益之也。”曰:“何以在亲民乎?”曰:“德不以徒明也。人之欲明其孝之德也,则必亲于其父,而后孝之德明矣;欲明其弟之德,则必亲于其兄,而后弟之德明矣。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皆然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故曰一也。”[24]

首先,王阳明向南大吉指出,“政在亲民”,即为政的根本在于亲民。其次,王阳明强调,要做到亲民则需要“明明德”,但“明明德”不是离开亲民而去“明”,而是就在亲民之中,“明德”与“亲民”是合一的。王阳明说的“明德”就是“良知”,从为政来说,“明明德”是不能离开各种具体的亲民措施而空明其德的,就像“致良知”不是离开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些具体的人伦事物而空致其知的,所谓“人之欲明其孝之德也,则必亲于其父,而后孝之德明矣”,兄弟、君臣、夫妇、朋友皆是如此,所以说“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明德”与“亲民”是一件事,是体用一原的。(www.daowen.com)

后来,南大吉将王阳明的“明德”“亲民”合一的思想发挥为“学仕一事”。他说:

心之良知本一也。以其运于天而言谓之命,以其赋于人而言谓之性,以其率而行之谓之道,以其修而诚之谓之教,以其推而及之于四海谓之治,以其成而重之于万世谓之功,皆是心也,天下之所同也,学所以明此也,仕所以行此也。故吾心于事苟无欺蔽,行之而自觉其是;于物苟无私累,处之而自得其安;则必自以为快矣。吾心既快,求之天下而同然,人心亦未有不快之者,是故毁誉不能摇,祸福不能怵,无入而不自得也。夫然后知学与仕本一事,而非两途也。夫然后知学固学也,仕亦学也。[25]

南大吉指出,“心之良知本一”,从天命之性到治国平天下,皆是吾心之良知及其流行发用,故学是明此良知,行则是行此良知,故从为官为政的角度来看,学与仕也只是一事,而非两途。学是为了使此心之良知恢复其本明之体,而仕则是将此良知施之于政,推之于民。因此,为学与为政、为人与为官是浑然一体的,而不是决然分开的。可以说,政学合一、学仕一事的思想是南大吉良知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而这也反映了他对王阳明思想的笃信与躬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