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吉(1487—1541),字元善,号瑞泉,明代陕西渭南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嘉靖二年(1523)二月,南大吉升任浙江绍兴府知府,是年六月到任,此时正值王阳明倡道东南,讲良知之学,遂师事之。不过在这之前,南大吉就与王阳明相识,因为南大吉是正德六年辛未科王阳明所取之士。而此时南大吉的弟弟南逢吉(号姜泉,1494—1574)也因会试不第,于是年陪同母亲一同来到绍兴,并与当年十二月师从王阳明。[2]
嘉靖三年(1524)四月,南大吉重修稽山书院,并建明德堂、尊经阁,选诸生优秀者入书院读书,又延请王阳明及其弟子讲学其中,《(万历)绍兴府志》说:“文成振绝学于一时,四方云集,庖廪相继,皆大吉左右之。”[3]十月,南大吉又续刻《传习录》(相当于今本《传习录》上、中两卷)于绍兴并作序。[4]南大吉的这些举措为当时阳明学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嘉靖五年(1526)正月,因在先前的施政中得罪地方大族,南大吉在当年的考绩中被罢官。七月,南大吉回到家乡渭南。在返乡途中,他曾寄书于王阳明,而王阳明复书不仅称赞其为“庶几于有道之士”,而且还说:
关中自古多豪杰,其忠信沉毅之质,明达英伟之器,四方之士,吾见亦多矣,未有如关中之盛者也。然自横渠之后,此学不讲,或亦与四方无异矣。自此关中之士有所振发兴起,进其文艺于道德之归,变其气节为圣贤之学,将必自吾元善昆季始也。今日之归,谓天为无意乎?谓天为无意乎?[5]
从王阳明的答书中可以看到,他寄望南大吉与南逢吉兄弟此次回到家乡后能在关中传播良知学,使关中之士振发兴起,“进其文艺于道德之归,变其气节为圣贤之学”。故不久之后,王阳明又复书询问南大吉“里中英俊相从论学者几人?学绝道丧且几百年,居今之时,而苟知趋向于是,正所谓空谷之足音,皆今之豪杰矣。便中示知之”[6]。而南大吉在《示弟及门人》一诗中云:“归来三秦地,坠绪何茫茫。前访周公迹,后窃横渠芳。愿言偕数子,教学此相将。”[7]也表明他愿意在家乡传播良知学。带着王阳明的厚望,南大吉回到渭南后,便在所居之地秦村与诸生讲良知学。嘉靖八年(1529)四月,又建湭西书院(或称湭西草堂)讲学,前来问学者众多。南大吉的讲学活动一直持续到嘉靖二十年(1541),这一年八月,南大吉去世。其后继续在关中传播良知学的是其弟南逢吉。(www.daowen.com)
南逢吉在嘉靖十七年(1538)中进士之前一直与其兄在家乡讲学,后来从山西按察司副使任上致仕后,又在渭南建姜泉书院,“收训子侄门人,接引后学”[8]。在南氏兄弟的门人中,较为著名者有薛腾蛟(字时化,号南冈)、王麟(字季灵,称石鼓先生)、裴贞(字一卿,号灵阴)等。另外,南大吉有三子,也颇有声名,能得良知之旨,“鼎峙诸生间,时人目为三凤”[9],但可惜皆不幸早卒,不能继其父辈在关中继续传播良知学,而南氏兄弟的弟子在关中的影响力也并不大,在南逢吉之后未见有较大的讲学活动。
虽然南大吉与南逢吉对阳明学的传播主要是在渭南一带,并且在他们之后关中的阳明学很快便衰落下去,但王学对关学的影响却仍然存在。晚明万历时期长安学者冯从吾(少墟,1557—1627)就以“本体与工夫合一”来融合程朱、陆王之学,使关中阳明学开始迎来了新的发展局面,并最终在清初李二曲和王心敬那里达到鼎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