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描写病痛的诗歌中,不止停留在痛苦的感叹无奈中,而是在思考中体悟人生的道理,或寄情自然,或融入凡俗的生活,或借助吟诗,或依托佛道二教,为自己开解释怀,并在生命短暂与永恒的思索中,超越痛苦,达到释然。
《首夏病间》:“移榻树荫下,竟日何所为?或饮一瓯茗,或吟两句诗。内无忧患迫,外无职役羁。此日不自适,何时是适时?”身心之闲让他忘记身体之病痛,自适超脱。《自觉二首》其一:“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缚。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将病情的加深与缠绕归结为“畏”与“忧”,以精神的超越作为摆脱的一剂良药。其二:“誓以智慧水,永洗烦恼尘。不将恩爱子,更种忧悲根。”更是积极主动的努力斩断情根,摆脱悲情的折磨,超越精神的痛苦,追求生命的释然。《白发》:“由来生老死,三病长相随。除却念无生,人间无药治。”依托佛教解脱痛苦,佛教成为病痛中的一剂有效的镇痛剂。(www.daowen.com)
《九日登西原宴望》一首,是病痛中对于生命更为理性的思索与超越。“病爱枕席凉,日高眠未辍。弟兄呼我起,今日重阳节。起登西原望,怀抱同一豁。移座就菊丛,糕酒前罗列。虽无丝与管,歌笑随情发。白日未及倾,颜酡耳已热。酒酣四下望,六合何空阔!天地自久长,斯人几时活?请看原下村,村人死不歇。一村四十家,哭葬无虚月。指此各相勉,良辰且欢愉。”此诗作于元和七年九月重阳节。诗歌开篇言及久病卧榻,唯喜凉爽静卧,九月九日,日高未起。这时,兄弟们呼唤诗人起床,因为这一天是重阳佳节。重阳节人们有登高望远、饮酒赏菊之习俗。大家一起登上渭水之南的西原,登高望远,襟怀豁然开朗。随后,大家坐在菊花丛中,饮酒食糕赏菊。虽无丝竹之乐,却是歌笑任情随性,怡然和乐。酒酣之时,四下瞭望,自不免感慨良多。天地上下四方,空阔辽远,地久天长,让人不免感慨生命的短暂与渺小。白居易的感慨很实在,他不是源自对生命空灵的思索,而是从眼前的生活现象出发,以普通人的视角在忧伤生命,就更有触动人心的力量。“请看原下村,村人死不歇。一村四十家,哭葬无虚月。”由此,他与兄弟们相勉励:“良辰且欢愉”。诗歌从凡俗的生活现象出发,以通俗之语,将空间之辽远与个体生命之短暂相比较,寻求解脱。与汉乐府民歌之“何不秉烛游”的少年任性相比,体现出的是中年的冷静、理性、成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