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获取荣昌商业局详细信息

获取荣昌商业局详细信息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高文还说,荣昌羊肉汤做得多的还是在盘龙。黄石声也告诉了我们关于他知道的陶前贵(陶老八)之前在荣昌县城开店的位置:第一次的地点是在现在的玉屏幼儿园对面小巷子内中国农业银行右侧;第二次的地点在警民桥边上。

获取荣昌商业局详细信息

在荣昌区商务局的商品流通科,王高文(男,54岁)告诉了我们以下信息:陶老八(陶前贵)在县城开过“陶老八羊肉馆”,最开始是在昌元城内(现在成渝公路西街,往双河方向走的公路边上),开店的大概时间是1992年或1993年,后来先搬到警民桥边,三四年后搬到了原来的民生市场,在2000年左右关闭了店铺回盘龙镇老家去了。现在已经联系不到陶前贵了。

王高文还说,荣昌羊肉汤做得多的还是在盘龙。同时他也把他们所有的关于羊肉汤的资料给我们看,其中有两篇介绍荣昌羊肉汤内容比较全面的文章。其中之一是《盘龙羊肉汤》[4],内容大意是:

康熙年间,因为湖广填四川的政策,有一个叫陶元庆的人,带着自己一家人从江西赣州迁来荣昌。出发前,他的父亲(不用迁徙)给了他一匹壮马、一架大车和三十只羊。到达荣昌境内后,陶元庆在盘龙场找了一间弃房安顿下来。当时,所有移民们都缺少粮食,且四川经过战乱无粮可买。饥饿的陶元庆杀了一只自己带来的羊,将羊肉宰成小坨,架上一口大锅,连同内脏一起,炖起了羊肉汤。因着同来的人都没吃的,他便给周围的移民每个人都盛一碗羊肉汤,不计较移民给钱多少,每天如此,便逐渐有了名气。度过开始的危机后,陶元庆便在盘龙开了一家羊肉馆,取名为“陶羊子”,专门卖羊肉汤来养家。并且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越来越有特色。一直到了民国时期传到陶镀光的手里。陶镀光因在家排行老五,人称陶老五。他认为祖传的坨坨肉羊肉汤吃起来虽然鲜美,但还略有点腻口,尚有改进的地方,于是,经过多次尝试后,他将羊肉与羊杂煮透后就立即从锅中捞出,切成小片,吃时用煨好的沸腾的羊肉汤浇烫就可以了,这样做出来的羊肉汤不但汤美肉嫩不腻口,而且更爽口了。陶老五的创新使得盘龙羊肉汤的名气更大了,这种做法一直被传承到今天。

还有一篇《明明羊肉汤》[5],未写作者,该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最早在盘龙开店卖羊肉汤的,比较出名的是民国时期一位被称作“陶五爷”的人。1980年李道明向陶兴陆——“陶五爷”的侄子,也是其得意门生——拜师学艺做羊肉汤,1984年李道明在盘龙场麻街169号开了自己的店“明明羊肉汤”,后因盘龙镇改造迁址盘龙路465号,一直营业到今天。其间,在2000年的时候注册了“明明羊肉馆”商标。在从陶兴陆处学到羊肉汤的做法后,李道明并没有固守传统,在30年间不断琢磨改进,使羊肉汤的鲜美口感达到了极致,还自创了一系列羊肉菜品,有蒸、炒、烧、凉拌等。凉拌羊肉还是该店的特色菜品。明明羊肉汤现在已经成为盘龙的一绝,虽然位于一个镇上,但他家的顾客却来自海内外,包括印度、缅甸、美国等。(www.daowen.com)

我们对《盘龙羊肉汤》和《明明羊肉汤》两篇文章的内容产生了一些疑问:一是想要确定这两篇文章的真实性,二是想知道这两篇文章的形成时间,三是想知道陶五爷是否就是陶镀光其人。因此,就需要找到《盘龙羊肉汤》的作者。

我们辗转联系到黄石声,余明是他的笔名,《明明羊肉汤》《盘龙羊肉汤》都是他写的。根据黄石声的介绍推断,两篇文章里陶家在康熙年间填四川时迁来这里的真实性有待商榷。所以,荣昌羊肉汤(锅)出现于康熙年间的说法不可靠。

黄石声也告诉了我们关于他知道的陶前贵(陶老八)之前在荣昌县城开店的位置:第一次的地点是在现在的玉屏幼儿园对面小巷子内中国农业银行右侧;第二次的地点在警民桥边上。

这样,结合徐德权和徐富元的说法,我们可以认定荣昌羊肉汤锅最早就出现于陶家人手里。目前其传承人是陶家后人陶前贵,还有一家明明羊肉汤也是学习于陶家人处,且对菜有改革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