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采访了“刘三姐鲫鱼”的掌门人刘三姐本人——刘著英女士。刘三姐鲫鱼是刘著英同她的侄儿李昆仑从1992年开始慢慢摸索的,通过选择加什么调料、什么时候掺水、煮多久,慢慢地尝试出来的。但具体是什么时间打出“刘三姐鲫鱼”的招牌,她已经记不清楚了。在刘三姐鲫鱼的创新方面,她说:“以前没什么调料,现在调料很齐全,油也放得多,适当添加了一些酸萝卜。以前不熬汤,现在要先熬一会儿汤,大概熬十分钟,把味道熬出来以后再倒鱼进锅。以前鲫鱼的汤是白色的,现在是红色的,现在的汤要熬得久一些,用的辣椒也不一样了,是从云南运过来的。”
他们家的鲫鱼有三种口味,分别是锅巴鱼、鲫鱼煎蛋汤、(麻辣/邮亭)鲫鱼。鲫鱼煎蛋汤是他们家比较独特的一道菜,做法是:先煎鱼或蛋,起锅,然后加水入锅煮鱼,再把蛋放进去,汤熬得很浓稠,营养价值很高。
关于邮亭鲫鱼一条街的形成,她说:“是在我们家店的生意火爆以后,这边才有人开始修房子,卖鲫鱼,然后形成了鲫鱼一条街,陈鲫鱼家也是在那个时候才开始卖鲫鱼创业的。”目前,刘著英家已经注册了“邮亭刘三姐鲫鱼”的商标,现在刘著英主要负责店的经营,她的侄儿李昆仑主要负责做菜。
刘三姐早年照片(右)
至于“邮亭鲫鱼”的说法来源,刘著英说:“在我们做了几年以后,因为这个地方叫邮亭,外面人来吃鱼,就说吃邮亭鲫鱼,我们管自己的牌子叫‘刘三姐鲫鱼’,外面的人喊‘邮亭鲫鱼’,这个说法实际上是外面的人喊出来的。”所以,我们认为“邮亭鲫鱼”的得名应该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www.daowen.com)
在刘三姐鲫鱼店铺里,挂了很多以前的老照片,上面有许多各方名人前来吃饭在此留下的合影,其中有两张合影都能看出“刘三姐”的招牌字样,有一张看起来比较久远,另一张上刘著英身后的店铺贴着瓷砖,但下面门窗与现在几乎一模一样。此外,她还给我们看了她家的一个《“邮亭刘三姐鲫鱼”巴渝老字号》的申报材料,里面对刘家的传承谱系记载得十分清楚:
刘三姐家庭谱系图
在《邮亭镇志》上也记载了刘三姐鲫鱼的谱系:“刘氏鲫鱼的祖辈最早于清咸丰年间就在邮亭开店煮鱼,其谱系为刘汝德、刘圣仕、刘延平、刘著英、李从孝和杨洋等。”[10]所以,再结合陈雄英女士和伍顺才先生二人所言,刘家不管是做鱼的历史还是目前传承人打出鲫鱼品牌的时间都早于陈家。
我们在《邮亭镇志》和刘著英家的申报材料中都有看到,邮亭鲫鱼这一古老技艺现在面临着后继无人的情况。一方面是有许多人都看不起这一行业,不愿学习这一技艺;另一方面,此行业目前还是原始的个体经营,经营的规模不是很大。还有就是对邮亭鲫鱼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行业混乱,使“邮亭鲫鱼”这一品牌信誉度下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