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巴蜀江湖菜历史调查报告:邮亭鲫鱼的创始时间、地点和创始人记载

巴蜀江湖菜历史调查报告:邮亭鲫鱼的创始时间、地点和创始人记载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而关于邮亭鲫鱼这道菜的创始人及最早开店的人,却众说纷纭,总的来看,有以下四种说法。据了解,由六十多岁重庆大足邮亭镇向姓老人发明,是重庆地区烹饪鱼的又一杰作,川渝两地的一些县市餐饮市场,刮起了一股“邮亭鲫鱼”旋风。邮亭鲫鱼依靠“奇人陈青和”的名气,声名远扬。

巴蜀江湖菜历史调查报告:邮亭鲫鱼的创始时间、地点和创始人记载

关于邮亭鲫鱼较出名的店铺,有资料指出有三家鲫鱼店较为有名:

在邮亭鲫鱼一条街,最著名的招牌有“刘三姐鲫鱼”“杨门正宗鲫鱼”“邮亭陈鲫鱼”。其中“邮亭陈鲫鱼”的品牌,已向国家工商局申请注册。[1]

而关于邮亭鲫鱼这道菜的创始人及最早开店的人,却众说纷纭,总的来看,有以下四种说法。

1.没开店铺的向姓老人创始说

一篇《永恒不变|麻辣霸道江湖菜,重庆大足邮亭鲫鱼!非遗产品!》的文章说,邮亭鲫鱼的创始人为一向姓老人,创始地点为邮亭镇,而起源于清咸丰年间。

邮亭镇……是旧时下到重庆,上达成都的必经驿站,自古为成渝交通咽喉,史称“邮亭铺”“邮亭驿”。清代咸丰年间,南来北往的行人停留邮亭铺,喝茶、打牌、吃饭、住宿,人气甚旺。

从那时起,本地一些精明的渔民便依托邮亭铺开起了路边鲫鱼店。这里煮出的鲫鱼以其味鲜、细嫩的口感,赢得过往官家和商贾大加赞赏,天长日久,名声远播。……据了解,由六十多岁重庆大足邮亭镇向姓老人发明,是重庆地区烹饪鱼的又一杰作,川渝两地的一些县市餐饮市场,刮起了一股“邮亭鲫鱼”旋风。

传说此菜发源于咸丰年间的邮亭铺,真正火爆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口味不断创新至今仍受市民喜爱,和石刻一样成了大足的名片[2]

《重庆江湖菜大全》一文亦认为邮亭鲫鱼为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在1992年发明的,他先后在“向老太婆鲫鱼”“刘三姐鲫鱼”店工作过,但他具体姓甚名谁并不清楚。

其实邮亭鲫鱼的历史并不是很久远,它最初发明于1992年,由一位大概60岁的老人发明的,他本人其实是大足县珠溪镇人氏,20年过去了,这位老人也早已离开了尘世,但他留给我们的这道邮亭鲫鱼却广为流传,这位老人最先的工作地点是在“向老鲫鱼”(邮亭镇外的高家店),但时间的推移使得这家餐馆早已没落了,后来这位老人又被刘三姐(“刘三姐鲫鱼”老板)请去,也就是在刘三姐那里邮亭鲫鱼崭露头角,之后纷纷前来学艺之人甚多。[3]

2.“向老太婆鲫鱼”向俊东最早开店说

2014年,《大足日报》一篇名为《寻根邮亭鲫鱼》的报道中又提出一种说法,指出在邮亭鲫鱼的发展中,有三户人家做的时间都比较早,而向俊东老人开了最早的邮亭鲫鱼店。(www.daowen.com)

在众多消费者眼中,“向老太婆鲫鱼”才是最早的一家鲫鱼店。今年70岁的向俊东年轻时参军当通信兵,因为煮饭煮得好,调到了伙房。在部队里,见识了天南地北的烹饪方式,自创了独特的煮鱼方法。1984年,退伍回乡的向俊东和妻子开了邮亭第一家鲫鱼店,因为掌握了“独门绝技”,他的鲫鱼店很快做得风生水起……鲫鱼店的生意越来越好,年迈的向俊东夫妇渐渐顾不过来,希望儿女回来传承手艺,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嫌太累。2012年,向俊东无奈之下,将店铺租了出去,挑剔的食客却不满意新的老板,生意逐渐萧条,向俊东又开始重操旧业,但每天只接待少量客人。尽管如此,“向老太婆鲫鱼”店依然是鲫鱼食客的天堂。[4]

3.“刘三姐鲫鱼”刘三姐祖传技艺、最早开店说

《寻根邮亭鲫鱼》一文关于“刘三姐鲫鱼”店的内容如下:

刘三姐,原名刘著英,今年63岁,是邮亭“刘三姐鲫鱼”的老板……1990年,刘三姐在家门口开了个小饭店,由于没有经验,亏本一万多元……几个月后,刘三姐重整旗鼓,摆上4张桌子,添置了些锅碗瓢盆,小饭馆改成了鲫鱼店。刚开始的时候,每天凌晨5点,刘三姐都要到几十里外的荣昌县广顺采购新鲜的鲫鱼,来回三个小时,几十斤的活鱼,都由刘三姐背回来。几经煎熬,老人传下来的煮鱼手艺,在刘三姐手里重新“活”了过来,温油、煎料、勾料、浇油一气呵成,引来了食客,也引来了小偷……好在有她侄儿李昆仑的帮忙,20岁的李昆仑跟着阿姨把生意从4张桌子做到了40张桌子。刘三姐除了烹制祖传鲫鱼,又根据人们口味的变化,在调料、火候上下功夫,开发出了“红烧家常鲫鱼”“锅巴鲫鱼”“肥肠鲫鱼”“大蒜鲫鱼”等不同口味的鲫鱼,赢得了八方食鱼者的青睐。[5]

4.“陈鲫鱼”陈青和最早说

《寻根邮亭鲫鱼》一文关于“陈鲫鱼”店的内容如下:

在重庆,陈青和第一次吃到了火锅,他一下迷上了那诱人的鲜香。那时的邮亭还没有火锅店,陈青和决定,将这样的味道带回家乡。他的父亲陈恒青是煮鱼的好手,陈青和传承了父亲的手艺和天赋,开起了鲫鱼餐馆。他脑子活络,时常让食客们提出自己的意见,不断改进配方和口味。陈青和因为在饭店里表演魔术,引来了《华西都市报》《重庆晨报》《商报》等数十家媒体报道。邮亭鲫鱼依靠“奇人陈青和”的名气,声名远扬。邻居们纷纷效仿他开鲫鱼店,连名字大多也叫“陈鲫鱼”,时至今日,陈青和鲫鱼店所在的街道发展出大大小小三十多家鲫鱼店,被当地人称为“鲫鱼一条街”。

同时《永恒不变|麻辣霸道江湖菜,重庆大足邮亭鲫鱼!非遗产品!》也讲了陈青和做鲫鱼的缘由:

家住邮亭新市村五组的陈青和原本是个打石匠。谈起为什么卖起了鲫鱼,陈青和说道:“煮鱼的手艺,传自我父亲,他最爱吃鱼,自然练得一手煮鱼的好手艺。我从中看到了商机,准备用这门手艺创业。”

1983年,三十出头的陈青和改行做餐饮。“那时刚允许私人经营餐厅,所以我就想把父亲的手艺用起来,摆个摊摊卖鱼。”但他坦言,自己最开始的小摊并不是打邮亭鲫鱼的牌子,“那时候主要是卖火锅,兼搭着卖鲫鱼,后来吃鲫鱼的客人越来越多,干脆就只卖鲫鱼了。”

同时,我们找到几个视频资料,其中一段是陈鲫鱼的老板陈青和参加了中央台2014年3月18日的《影响力对话》节目的视频。在节目中他也说到,邮亭鲫鱼一条街当时只有他一家在开店,正是他的成功带动了邮亭鲫鱼一条街的形成。他开店是因为在重庆吃到了火锅,当时母亲和妻子都反对他,但是他摆了4张桌子就开干了,开始是开的火锅店,叫“陈火锅”,买了几包火锅底料,照着上面的方法来做,其间有客人来吃的时候给了他许多建议。后来生意做大了,请了其他厨师,陈青和从其他厨师那里也学到了许多做菜的技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